贝壳彭永东捐了四亿多,但网友更愤怒了!

贝壳和彭永东,可能没有想到,宣布捐赠900万限制性股票,不仅没有平息众怒,反而迎来更加猛烈的口诛笔伐。

 

事情是这样的。

 

4月17日,贝壳发了两份公告。

 

第一个公告,是2024年年度报告。年报数据披露,彭永东2024年薪酬总额是4亿。

500

根据贝壳往期财报,彭永东2022年薪酬总额为4.74亿、2023年薪酬总额为7.13亿。2022-2024,彭永东三年总薪酬达15.88亿。

 

第二个公告,是自愿性公告。内容是: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及控股股东彭永东,计划捐赠本公司900万股A类普通股。

 

500

根据当日收盘价计算,此次拟捐赠股份的价值约为4.68亿港元。

 

关于这900万股限制性股票的捐赠,公告也说了具体怎么用:

 

在履行相应的纳税义务后,50%的税后资金将用于居住行业服务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健康福利,另外50%的税后资金将用于应届毕业生等租客群体的租房帮扶。

 

简单理解就是,这4.68亿的捐赠,主要还是用来回馈中介从业者和应届毕业生的帮扶。

01

贝壳董事长捐了4亿多港元做慈善,事情是个好事情。

           

可广大网友,显然并不买账,并且义愤填膺。    

           

这两份公告一经发出,我先去翻了翻跟进这个事件的公众号文章,底下的网友评论。

           

从网友的评论来看,大致分为3类:

           

1、质疑捐赠的真实用途。

500

500

500

                    

这部分的网友主要认为,这笔捐赠“属于开发商玩剩下的操作,左右倒右手,最后钱用到哪里去,还不是自己说了算,且还可以抵扣个税。”

           

2、骂贝壳是“吸血公司”,对“经纪人和客户两头压榨”。

   

500

500

500

                    

可以看到,这部分网友主要认为,“天下苦贝壳久矣”。“平台做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吸血鬼”……基本都是在抨击贝壳对行业的垄断带来的不平等。

           

3、怀念左晖的贝壳,认为管理层“贪婪”。

  

500

500

500

           

这部分的网友则认为,贝壳被“职业经理人掏空了”,呼吁贝壳要善待员工和客户,就是最大的慈善。

           

也有部分媒体和自媒体,直接对准了彭永东和单一刚为首的贝壳管理层。    

  

500

         

500

02

那么问题来了,网友为什么这么愤怒?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以彭永东和单一刚为首的管理层,真的拿的太多了。

           

他们俩到底有多少钱呢?

           

从目前可查询的所有公开报告来看, 

           

贝壳的董事薪酬部分包括:袍金,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绩效奖金,股份支付薪酬费用,退休金计划供款。

           

在2019-2023年5年间,彭永东和单一刚的薪酬变化如图所示:

500

(彭永东)

500

(单一刚)

           

在这中间,左老板离世的2021年是一个分界点。

           

2021年之前,彭永东和单一刚是联创和执行董事的身份。

           

彭永东由于在2019年获得了一笔高达15.1亿的股份支付薪酬费用,财富巨增。

           

单一刚则不咋地,最多一年也就拿了685万。

           

左老板离世后,一切又不一样了。    

           

2022-2024年两年,彭永东拿了15.89亿,单一刚也拿了11.83亿。

           

这个年薪水平,已经超过当年房地产著名的打工皇帝夏海钧,排在世界前列。

           

根据福布斯发布的《香港上市中资股CEO薪酬榜》,夏海钧在2017年的年薪为2.7亿元,位居榜首‌12。2020年-2021年,夏海钧的薪酬2021年为2.02亿元,2020年为2.04亿元‌。请注意,夏海钧的这部分薪酬也包括股权支付薪酬。

           

而据公开数据,苹果现任CEO库克2024年的薪酬为7460万美元。库克的薪酬包括300万美元的基本工资、5810万美元的股票奖励,以及大约1350万美元的额外薪酬,折合人民币大约在5.4亿人民币。

           

同样是2024年,彭永东的薪酬总额是4亿,单一刚是2.9亿。同样包含股权激励,2024年彭永东的薪酬总额跟库克的薪酬差距只有1.4亿人民币的差距。

           

不过,对于彭永东和单一刚近3年的“天价年薪”,市面上也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比如,贝壳自己的对外解释。

               

500

           

简单总结就是:

           

左晖的猝然离世,彭永东接棒。贝壳2022年以同股不同权的架构回港上市,但由于彭永东为首的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不满足赴港上市的要求。因此贝壳给了彭永东这些股票。

           

这些限制性的股票,至今仍未解禁。因此跟大家理解的现金薪酬含义不同。

           

对于这个说法,有个小红书网友是这样总结的:

               

500

           

该网友表示,这天价年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金薪酬范畴,但股票彭永东是实实在在拿到手的,股票难道不算收入吗?

           

伟大的道理通常是朴素的,一阵见血的提问同样也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关于贝壳此次回应授予彭永东、单一刚限制性股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联交所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赴港上市的超级投票权持有人的股份所对应的经济利益占比不超过10%”的规定,这个回应有瑕疵。

500

最主要的证据是,贝壳2022年赴港上市时提交的资料表中关于豁免事项的文件中,就有一项是关于“有关上市时不同投票权受益人所占经济利益下限的豁免”。

我翻了下贝壳2022年赴港上市时的资料表,确实看到了公告原文,具体内容如下图:

500

(图源:贝壳公告)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2022年贝壳授予彭永东和单一刚这笔股权激励,也就是所谓“天价年薪”,也不影响贝壳赴港上市。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根据贝壳2024年财报,彭永东通过信托架构(方舟信托为受托人,Data Bliss Limited为控股公司)及其实体Ever Orient International Limited合计控制贝壳约1.03亿股,并拥有22.1%的投票权。

500

           

按贝壳4月17日收盘市值1818亿港元计算,彭永东的个人财富也是50亿港元级别的。

03

贝壳和彭永东这波引发众怒,最根本的原因还是:    

           

作为中国房地产中介行业最大的龙头,依仗着自己拥有的巨大的流量,挟流量以令各方诸侯。

           

1、对开发商强势。

           

在贝壳面前,即便是再牛逼的开发商,也不得不低头。

           

2023年1月14日,北京地产圈就有一个传闻,说北京链家新房业务的员工,突然接到了一条指令:下架所有中海项目,所有人不要再为中海带客。

           

事后,链家方面回应,网传链家与中海停止合作是一个误会,北京链家目前正在与中海协商2023年新的合同内容。

           

但明眼人都知道,新签合同就发生误会,这就是垄断带来的任性。

           

中海如此,其他开发商在贝壳面前,更都是弟弟。

           

且更不用是,2024年开始,贝壳已经开始准备进军房地产开发。

           

2024年7月,贝好家在西安成功摘得2宗地,但具体细节未披露;2024年9月,贝好家以10.76亿元竞得成都锦江区住宅用地,楼面价27300元/㎡(溢价率42.19%),刷新成都楼面价纪录,并计划自主操盘开发高端产品。2024年12月,贝好家以6.97亿元竞得上海奉贤新城地块,以6.23亿联合其他开发商拿下杭州钱塘江下沙单元地块。

           

当贝壳开始干起了开发的活儿,往后贝壳与开发商的关系只会更加微妙。

           

2、对普通购房者强势。

               

比如贝壳推出的省心租模式。官方介绍,贝壳省心租是贝壳租房面向业主和租客两端推出一站式机构房屋托管品牌。

           

定位自营模式,主打专业托管,将市场上分散的房源转为专业机构化长租房源,并提供专业管家服务,让业主省心、租户安心、行业稳定。但从客户体验上,省心租面向租客和房东两边收取的费用也不低。

           

雪球有个用户就发帖说,体验了贝壳的省心租模式,发现模式一变,贝壳的收入翻了2倍。

500             

该用户认为,以贝壳垄断的市场地位来讲,其实房东和租客都没太多选择,这也算是垄断的一个负面例子。还有贝壳为二手房交易推出的好赞服务也颇受市场诟病。

           

近几年二手房交易低迷,“好赞服务”是贝壳平台提供房源推广等资源流量,叠加入驻经纪公司的相关增值服务的一款打包服务产品。    

           

根据贝壳对“好赞”的描述,一旦使用,房源就会享受一定的特权期,其间贝壳与链家两大平台会联手倾注海量流量,再借助大数据的精准匹配,房源能够迅速触达潜在买家,实现高效的交易。但这个看起来能更好促进交易的服务,在实际落地后却逐步异化。

           

在一线城市及热门二线城市中,贝壳的中介费普遍在2%-3%之间,而在一些特定服务如“好赞”的加持下,这一费用还可能进一步上升。根据贝壳好赞服务的描述,使用好赞会额外加收1%的服务费。1%的比例对于一套500万元的房产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相当于一套全屋家电的价值。

           

这对于许多卖家来说,就已经是不小的费用。另一方面,如果卖家选择不使用“好赞”服务,他们可能会面临另一种困境:被“变相封杀”,即使市场交易活跃,也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推广和曝光而难以吸引到带看的客户。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不少相关的投诉,关键词基本是强制收费、服务欺诈、误导房东签约好赞服务等。

500

 

500

             

3、对员工强势。

           

彭永东宣布捐赠的新闻一出,我也上小红书看了看,现在或曾经的链家员工现身说法。 

500

   

500

500

我总结了一下,“不签直接的劳动合同”,“不交社保”,“不给新销售底薪”……这些基本都是贝壳员工吐槽的重灾区。

           

除此之外,广大网友在小红书反馈的贝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借薪制”。

  

500

   

500

          

雪球大v就曾表示,对贝壳的这个“借薪制”简直是堪比996的发明。

           

500

           

跟快递、外卖行业一样,中介本就是一个需要俯下身的行业。

           

但是以彭永东为首的贝壳管理层,他们大部分都是世俗定义里精英人士。他们其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干过中介。

           

500

               

在这些拿着天价年薪的高管的眼里,这是一门通过精密算计的生意,而不是千万经纪人的生计,这才是彭永东他们这次引发的根源。

           

职业经理人出身的人,不能指望他们懂得人间疾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