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用商人的眼光去看待特朗普,你会发现他其实有很大的政治抱负

【本文由“剑豪王”推荐,来自《美媒披露:特朗普顾问们趁纳瓦罗不在推动暂停关税》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们常说特朗普反建制,他和马斯克一样受到”传统政治“浸淫的时间并不长,我认为不能用传统的政治思维去分析他的行为,单纯的用商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你会发现他其实有很大的政治抱负,比喻说MAGA,制造业回归,去DEI,对俄乌战争的定义,甚至在俄乌战争爆发后,针对德国临时增加的国防预算,日本岸田趁机对北方四岛的发声,他都第一时间发出警告:小心军国主义抬头,针对拜登政府将俄罗斯踢出SWIFT和金砖国家正在推进的支付系统,他也看到了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影响,多次公开发出警告,他的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议题刚一出炉,世人皆惊,几乎都认为是”谎诞不经“,事情过去了两个月后,人们才意识到格陵兰岛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这对于霸权的美国来说就有了一定的合理性,他的这些政治远见远远胜于拜登。如果我们按政治思维看待特朗普,他在总统任上做的事”够疯狂“,不确定性是他独有的标签,实际上这很可能我们都受到了传统的思维认知所左右而导致的”误读“,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把商业思维和交易的艺术融入到他的政治议题中,如果用复合的眼光去分析他,他让我们看到的可能就是他故意让人们看到的。为了达到最终目的,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他故意释放的烟幕弹。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所以他绝对不会不懂经济和全球贸易,同时他绝对不是SZ,狡诈可能用在他身上可能会更合适。他也不是什么政治素人,能在两党建制派的共同抵制中确立自己在共和党中的大佬地位,能在民主党的追杀中再次重登大位,都充分的说明了他的政治手腕。

如果按照上述的前提去分析特朗普当下的行为,首先,我们不妨猜想一下他终极的政治抱负是什么,最现实的目标是什么,让美国再次伟大毫无疑问是他最大的政治抱负和梦想,他不可能不知道美国窝在自己家里的伟大不叫伟大,大到全世界的认可,小到对盟友的领导力,都应该是他心目中的伟大的理解,但他却在俄乌战争谈判中抛弃了盟友,并且对盟友也实行了对等关税,这种行为自然会削弱美国对盟友的影响力,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象上一任期那样不行吗?专门聚焦美国认为的最大竞争对手中国不好吗?实际上他也看到了在他任内和拜登的任上,美国对盟友的拉笼或胁迫都尝试过,但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不全力以赴的配合美国去实现它的遏制中国的战略,中美竞争,美国感觉时间已经不站在美国这一边了,短时间对盟友的极限施压才最有可能威逼成功,所以网上已经开始出现这种推测的声音。这可能是特朗普对全球实行对等关税”最现实的目标“,但这种猜测我们只能说有可能,并不见得是特朗普的真正目标,如果特朗普清晰的看到美国要赢得中美竞争,美国的实力已经不允许美国再拖家带口呢,那聚焦国内减少外部的掣肘,借关税逼迫他国产业到美国投资,借增加的关税收入解决即将到期的6月份的6万亿美债,这种现实诉求也是有可能的,但不论那种猜测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就是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的混乱和通货膨胀,这会导致他的民意支持率大副下滑,如果没有民意的支持,甚至引起混乱,他再有远大的梦想也没用。特朗普应该清楚这一点。

​全球化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中国夺走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世界都在沾美国的便宜,这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所宣传的观点,他是不是真这么认为我们暂且不论,但要让一个商人走向经济孤立主义,这多少有点象是冷笑话,他还有拜登对我们都实现了几乎同样的逷制和脱钩政策,但很可惜,八年了几乎没有一点成效,世人看在眼里,他肯定也看在眼里,但他自己说出的观点现在在美国几乎是政治正确,特别是他的MAGA支持者们象纳瓦罗之流更是对此坚信不移,攘外必先安内,要扭转这种认知除非自己感觉到痛,路线的180度转向只有经历过疼痛才能纠偏,卢比奥做为国务卿我们现在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国际舞台上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做一个反华的议员推向国务卿的位置,谁敢说不是特朗普故意而为之的呢,毕竟自己的内阁成员除了纳瓦罗和卢比奥其它人相对都比较理性,总比他在议员的位置上喷要好的多,让纳瓦罗挥舞关税大棒遇到阻力,让他和MAGA们的清晰的认识到增加关税行不通,这是不是就减少了特朗普末来做大交易的阻力?没准他还真就这么想的,毕竟他曾两次说过:中美合作能解决全球所有问题,在佩洛西访台时,他也警告说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他更关注美元的霸权,如果这一切都是他想要的大交易中的一部分呢?比喻说赞成中国和台湾统一,金砖国家支付系统不再重起炉灶,中美关税都降为零,这不失为很好的交易,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幻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