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爷开启迎接中概股回流大门
作者:Areil,自由撰稿人 。
是时候了,老美地方卡脖子了,那就回归香港,香港独立专业的金融体制助力中概融资壮大,互惠互利。
中美關稅戰或演變成「金融戰」,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可能有被除牌的風險,作為貿易談判條件一部分,本港市場或將成為中概股回流的主要市場,究竟有哪些中概股可望回流,頓成市場焦點。
高盛估計,有27隻、總市值達市值達到1840億美元(折合1.4萬億港元)的中概股,或有資格在香港進行雙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其中包括拼多多。
另估計還有富途、滿幫、Legend Biotech、唯品會、極氪、好未來、亞朵、陸金所、霧芯科技、世紀互聯、JOYY、賽禾、老虎證券、FinVolution Group、大全新能源、愛奇藝、LexinFintech、晶科能源、華銜、Uxin Limited、OpinFintech、Oxjin、coc、cococ、cococ、coccoc且精神可麗、西林、西林、西林、西華、國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13日)在網誌表明,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
事實上,中概股在美國「下市」的擔憂早已存在。早在2021年,美國證監會(SEC)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引入退市規定,已引發一輪中概股回流潮,其後透過中美雙方政府就審計程序達成協議,令問題得以解決。
高盛最新報告指,未在香港雙重或第二上市的中概股ADR(美國存託憑證)表現近月落後於其他中概股,證明ADR除牌危機成為投資者關注重點。
該行認為,若發生「摧毀流動性事件」,相關中概股在香港雙重主要或第二上市,有利公司獲得重新估值機會。
瑞銀估算,若中概股ADR回流香港,港股每日成交可增約190億美元,相當於該行預期2026年日均成交1420億港元的13%,可推高港交所收入和盈利增長5%至7%。該行對港交所保持「中性」評級,目標價320港元。
消息影響下,港交所(00388)周一曾升逾7%,高見336元,收市報334元,升6.91%。
瑞銀估計,目前約有230隻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在美國的總市值敞口為4600億美元,低於2021年底的1.1萬億美元。2021年及2022年曾出現除牌恐慌並導致中概股平均下跌22%,預期今次影響情況更為可控。
大摩報告指,隨著中美關稅升級,ADR退市風險再次浮現。
目前,ADRs佔MSCI中國指數約25%,其中超過80%已在香港雙重上市,相信即使發生退市情況,也能確保交易順暢,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將呈短期負面,但長期可控。
若發生退市事件,特別是所有ADR公司同時退市,大摩認為,將標誌著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顯著升級,整個中國股市將因股權風險溢價上升,而面臨估值下行風險。
未在香港雙重上市的ADR公司將比已雙重上市的公司面臨更大下行風險。
大摩補充,香港市場長遠可補充失去美國市場的交易量,尤其是大型企業可望符合港股通納入條件,在6至12個月評估期後,市場將轉向以企業基本面評估。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早前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表示,港交所擬推出的「科企專線」,是針對一些企業特別度身訂造,期望能提前接觸仍未決定來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正積極吸納全球各地優質發行人來港上市。
目前,本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在港進行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監管框架。
針對全球最新變化,他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