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贸易战,是很好的机遇

我隐隐觉得有人在把这次特朗普发疯当成一次机遇而不是危机来看。

可以帮助中国改变自己的国际形象,重塑国际贸易体系,改善自己的产业经济结构。

前两点很好理解。

比如第一点。外网支持中国的人,从没像现在这样多。

这几天的youtube看得人很不习惯,所有相关视频下面,都是一大堆天南海北的网友支持中国的,和以往大大不同。

500

500

当然,这些说来说去,最后落点又是“中国赢了”。

这显然没啥价值,所以我就不展开讲了。

重点说一下第三点。

昨天看到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文章,里面提了个观点,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当然是危机,但也可能是很好的一个机遇。

然后文章大概意思是说,其实第一次贸易战以后,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督促很多主要做美国的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不要过于依赖对美外贸。

但很多企业做惯了美国市场有了路劲依赖,而且美国人的钱确实特别好赚,所以他们不愿意转型也不想做准备,改革的阻力很大。

现在特朗普关税从外部直接把这条路给断了,反而推进了转型。

原文如下:

政府早在特朗普第一次外交掀起贸易战时就已认识到,美国市场越来越难做,中国经济结构须调整。

但很多企业产生依赖途径后,不愿转型升级,也不愿放弃国际市场。特朗普政府再引爆关税战,而是“给中国加一把鞭子”,让企业不得不想调整办法,也让中国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也认为,眼下的关税战给中国带来“危”与“机”。积极的一面是,外部压力将倒逼中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把对外贸市场或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转为内销,或开拓认知市场。

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多年来经济增长都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消费在GDP中占的比例过低。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只占GDP的36.2%

世界平均水平则是55%,美国更是有70%

就连韩国、日本,也基本都超过50%

投资太多,消费太少,甚至人为压低成本,为了出口做服务。

到了中国这个体量,还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是很难持续的。必须要有更旺盛的内需才行。

毕竟现在科技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人类逐渐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以前物资短缺的时候,谁能造出来谁是大爷。现在生产过剩,则是谁有需求谁是大爷。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特朗普敢于这样打贸易战,也正是依赖于这一点,因为美国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全世界人都想分一杯羹。

但其实根据购买力平价指数,中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是美国的1.6倍。

而且中国还有巨大的低收入群体,他们的消费潜力没被激发出来。

——我说的不是让他们去贷款消费,而是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收入。

收入和消费这东西,也是符合边际效益递减的。

一个月薪4000的人,工资涨到了8000,他的消费可能会多一倍。

而一个月薪40万的人,收入涨到了80万,他的生活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

所以我说和美国脱钩当然是巨大的危机,但也是一个好的机会。不只是说打败美国,谁赢谁输。比赢更重要的是下定决心,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之前很难坚决推行,是因为代价太大。转型会很痛苦,会有人失业,经济增长会放缓,很难下定这个决心。另外这么些年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来,还有大量的既得利益团体阻碍改革。

现在有外力帮你断了,反而方便转型了。下面就看国家愿不愿意下大力气改善分配和提振消费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