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N挂巨型导弹震撼亮相,最远能射1万公里,火力直达美国西海岸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炮口风暴

据美国《防务博客》网站报道,近期,一张拍摄于2023年的轰-6N轰炸机照片引发全球防务界震动。一架轰-6N轰炸机挂载了一枚体积巨大的空射弹道导弹飞赴某地。这是一款采用两级火箭发动机和双锥体弹头设计的超大型空射导弹,该武器系统极可能是全球首款真正意义的的空射中远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其技术特征与作战效能远超外界预期。

500

空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弹体结构优化,射程远,威力大。陆基或海基发射弹道导弹时,导弹的一级发动机需要消耗大量燃料,用来克服穿越低空大气层产生的气动阻力,导弹的体积、质量都比较大。在空射时,载机便相当于一级发动机,直接赋予弹道导弹一个初速和高度,减少了导弹主动段飞行时对气流层的穿越,从而实现较低的燃料消耗,增加了射程。

因此对比陆基和海基发射的弹道导弹,在执行相同射程任务时,因消耗燃料少,空射弹道导弹的尺寸和质量都能大大减少。在弹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空射弹道导弹能够携带更多燃料、更大当量战斗部、从而获得更远射程与更大威力。

500

二是全方位发射,突防能力强。弹道导弹空射时因具备一定高度和初速,大大缩短了主动段发动机工作的时间,进而减少了导弹被预警卫星跟踪和识别的时间。另外,虽然预警卫星能捕捉到导弹空中发射信息,但地面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远程跟踪预警雷达以及拦截兵力的探测、拦截范围往往都被部署在弹道导弹飞行的必经之路上,因而存在着一定盲区。由此便使得空射弹道导弹的载机,可以机动至这两者的盲区来规避探测,以此提高导弹突防概率。

三是平台机动灵活,生存能力强。陆上机动发射平台尽管具备一定越野能力,但还是受到地形、道路、桥梁和涵洞的限制,并且对地面保障设施的依赖性非常大。从理论上讲,空中发射弹道导弹时,载机只要升空,所能到达空域内的所有位置,都可以作为导弹发射点。

500

再者是陆基弹道导弹无论是发射井,发射阵地,还是车载机动路线都比较有规律甚至相对固定。倘若敌方率先发起核打击或火力突击,很容易被摧毁。部署在空中运载平台上的弹道导弹系统,则能够长时间保持巡逻状态,在战备值班时不容易被摧毁。机动灵活的载机平台在增强弹道导弹攻击力的同时,同样也提高了导弹的生存能力。

500

从最新照片来看,挂载至轰-6N机腹下的新型空射中远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由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双锥体战斗部构成,战斗部后端设有4片气动舵,总体外形很像是陆基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外界普遍认为,空射型中远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弹长为12米左右,弹径700~800毫米,可配备常规战斗部或核战斗部,最大射程在3000~5000千米范围内,再辅以轰-6N不俗的作战半径,轰-6N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作战半径大约为3500公里,配合1次空中加油的最远作战距离可以接近7000公里,这意味着轰-6H+空射中远程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有效打击范围可能达到10000公里。

500

10000公里的作战半径,打击位于第三岛链的美国海空军基地群、大中型水面舰船,乃至于美国西海岸都不成问题。在美海空军的眼中,第三岛链既是遏华制华的跳板之一,同样也是自第二岛链不再那么安全以后,兵力转移的战略大后方。当第三岛链出现严重威胁,美国海空军的仗可就是真的非常难打了。

此外,轰-6N轰炸机的另一个重要意义,这是一款具备空基核打击威慑力的核轰炸机,让中国首次具备了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轰-6H轰炸机携带配备核战斗部的中远程空射弹道导,可打击美国西部本土,将发挥出恐怖的威慑力。

500

轰-6N轰炸机挂载空射型中远程弹道导,有能力捅穿美国花费数十年心血构建的国土防空反导系统,成为我国“三位一体”核能力的重要补充,填补我国空基核力量投射的短板。意味着中国空基核力量首次获得可即时反应、全域覆盖的战略打击手段,这将对现有核威慑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500

俗话说:“不怕六爷挂得多,就怕六爷挂一颗”,轰-6N轰炸机与空射型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强强联手,主打强突防、远射程、高机动、高毁伤等核心招牌。大型中远程空射弹道导弹,让轰-6N拥有了完全不输给美俄战略轰炸机的战略威慑能力,中国空基战略打击力量必将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科罗廖夫的军事大厅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