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大陆》终于出了2,大伙才信了制作人真没死
直到今年4月之前,相信不少玩过《崩溃大陆》的玩家应该都没想到,这款属于一代人童年回忆的经典游戏,居然还能迎来续作发售的那一天。
《崩溃大陆》是一款发布于2016年独立游戏,由制作人Sam Coster和他的几位亲属共同完成。游戏在第20届 DICE游戏大奖上收获了“年度最佳手游”的殊荣,首年销量也顺利突破了50万份,算得上是那个年代独立游戏行业里口碑销量双丰收的典范。
尤其在中国,《崩溃大陆》成为了许多玩家的童年回忆。2016年至2020年间,该作在国内的学生群体之中意外走红。如今打开Steam平台搜索《崩溃大陆》,超过一半的评论都是来自中国玩家的补票留言,换上了性能更强的电脑后,大家依然怀念着用低配手机玩游戏的那段时光。
但也正是在《崩溃大陆》的忠实玩家之间,长久以来都流传着一个说法,那就是游戏主创Sam早已身患癌症逝世,游戏续作自然也不会有下文。
正因如此,当“打赢了复活赛”的《崩溃大陆2》终于出现在玩家们的面前,以前那些玩不到续作的遗憾才显得格外尴尬。
1
《崩溃大陆》在国内的大范围传播赶上了版权意识淡薄年代的末期。
本作毕竟是在学生群体之间广为流传,当时有能力,或者说有意识去支持正版的玩家并不算多,因此我们很难以清晰直观的数据统计《崩溃大陆》在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以及这部作品为何能在中国意外走红。
一个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崩溃大陆》手机版的发布时间正好赶上了热门游戏《饥荒》推出手机移植版的前夕。有太多想要体验《饥荒》的玩家在各大盗版游戏应用商店里搜索类似的代餐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恰好就是主打生存建造玩法的《崩溃大陆》。
《饥荒》安卓版的发布晚于iOS,而当时国内大多数学生用的普遍都是安卓手机
实际上,《崩溃大陆》的制作团队曾正面回应过,他们不想成为所谓的“《饥荒》复制品”。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不少玩家为他们的游戏贴上了“没有饥饿度也不会掉San值的《饥荒》” 的标签。
《崩溃大陆》的核心体验其实更像是披着生存游戏皮囊的动作游戏。玩家将扮演星际快递员,在外星球上收集资源、制作装备,游戏中存在数百种道具装备的配方,RPG玩法的数值驱动设计明显。由于取消了饥饿度、San值等元素,玩家在游玩过程中可以专注于探索和战斗,配合中二搞笑无厘头的剧情,与《饥荒》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不过去掉童年滤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崩溃大陆》的问题同样不少。考虑到当时游戏的开发团队只有3人,《崩溃大陆》在制作过程中难免留下素材复用、设计失误等遗憾。游戏的重复度较高,算是非常经典的“10级拿木棍打小龙虾,100级拿黄金木棍打黄金小龙虾”,且后期数值崩坏严重,大量的刷刷刷要素让游戏体验变得冗余繁杂。
当然,这些问题在当年看来都不是问题。因为国内大部分玩家接触到的应该都是修改了倍率或是修改了大量资源的魔改版本,免去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之后,《崩溃大陆》爽快流畅的即时战斗以及生动细腻的场景美术确实能对那个年代的手机游戏形成降维打击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崩溃大陆》的民间汉化来得非常早,在游戏发售半个月后便光速出炉,翻译质量也相当之高,完美还原了整蛊幽默的文本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本作的进一步传播。目前Steam平台显示《崩溃大陆》只支持两种语言,一种是配备了完全音频的英语,另一种则是同样配备了完全音频的简体中文。
2017年官方实现了民间汉化转正,正式发行了中文版本
《崩溃大陆》曾经在国内越是成功,玩家们后来补票时的心酸就越是难以言喻。
尤其是听闻“制作人离世”的一部分玩家,会惭愧地感到自己玩盗版的行为,或许在无意间延误了身患癌症的游戏制作人Sam 获得救助资金的时机,他们只希望这份迟到数年的补偿还来得及。
玩家们补票支持开发者的心意是好的,但把气氛搞得如此沉重属实没必要。很多人都知道《崩溃大陆》的主创Sam生死未卜,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大家集体哀悼之前,Sam的病就已经彻底痊愈了。
2
Sam的抗癌经历要从2013年开始算起。那年Sam刚满23岁,被确诊为淋巴癌4B晚期,这一阶段是癌症分期的最末端,癌细胞已经发生远处转移,论程度确实算得上“不治之症”。
在噩耗来临之前,Sam正与自己的两位兄弟一起开发手机游戏。他们三人于 2012 年共同创立了游戏工作室,并已推出两部作品。这两款游戏的口碑还算不错,带给他们的实际收益也超出了预期。Sam在这时候被确诊为淋巴癌,自然也是感到整个人生突然坠入深渊,毫无预警。
Sam在博客中分享自己当时的心情
得知自己的命运后,Sam暂时放下了手头原本的工作——他不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再开发一款愚蠢的小游戏,他想制作一款更有趣,更具深度,能让他在治疗期间沉下心来,远离现实世界的痛苦并沉浸其中的优秀作品。
不久后,Sam和他的兄弟创建了一个全新项目,该项目文件名为 fuckcancer.gmx。再到后来,这个项目的名字正式确立为《崩溃大陆》。
Sam等人计划于2015年春季完成《崩溃大陆》的开发工作。因为在2014年年初,Sam结束了癌症的治疗,并且在接下来的7个月内都没有复发,一切看上去十分顺利。
然而接下来,不幸接踵而至,2014年圣诞节过后的几天,准备洗澡的Sam发现自己的左胸膛再次肿胀。当晚,Sam的未婚妻抱着他在卫生间里哭了很久,直到烧热的洗澡水完全冷却。
重新确诊的Sam接受了“挽救性化疗”(salvage chemotherapy)——一种介于根治和姑息之间,通过药物干预争取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医疗手段。通常而言,既要忍受强力药物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又得面对不知何时才是个头的精神煎熬。
Sam前前后后总共经历了两次干细胞移植,数不清的化疗和放射治疗。在干细胞移植前,Sam得到了两个月左右的休息时间,他利用这段空窗期持续推进项目进度,为了完成《崩溃大陆》,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等到Sam再次离开医院,已经是2015年9月了。但出院并不代表疗程结束,他在往后的几个月里还必须保持每天服下20粒指定药物的习惯。一旦服药的剂量或是时间出错,移植来的免疫系统便会无情地殴打Sam的肝脏。
在此期间,Sam结束了《崩溃大陆》的剧本写作,并且开展了游戏的第一次公测。幸运的是,玩家们的反馈普遍不错。
2015年12月2日,Sam回到医院参加复诊。终于从医生口中确认,癌细胞至少目前已从他的体内被清除了。随后Sam敲定了《崩溃大陆》的上线日期——2016年1月21日。
换句话说,其实在《崩溃大陆》发售前,Sam的病症就已经完全控制住了。他的励志故事也成为了游戏最好的宣传手段之一。
但事到如今已经很难去考证,究竟为什么这段开发故事在传到国内的过程中出了偏差,从一个“既治好了病,也开发出好游戏”的大团圆结局,变成了“做完游戏人没了”的悲剧。
其实一直有人试图澄清这个谣言,但总体而言,收效甚微。
最有力的证明,只能是Sam本人带着新游戏现身说法。
3
今年3月,为庆祝《崩溃大陆2》即将发售,制作团队特意为中国玩家准备了一场Q&A,由玩家提出与游戏相关的问题,再由Sam本人亲自解答大家的疑惑。
在官方账号的评论区底下,有一位玩家提到了那场差点夺走Sam生命的病情。接到这个问题后,Sam表示地球的另一端还有人在关心自己的健康,让他深受感动。他坦言,自己当时病得非常严重——后来他才得知,那时候自己的存活几率只有7%。
实际上不只是玩家,就连参与治疗的医生们也不得不感慨——Sam 能够顺利康复,简直是一场几乎无法复现的奇迹。“淋巴癌”三个字实在容易让人联想到无法避免的命定之死,也难怪国内玩家更容易相信那个“坏结局”。
癌症促成了《崩溃大陆》的开发,同时也为游戏制作提供了灵感。《崩溃大陆》的第二世界,存在大量受感染的反胃场景,一些肿瘤状的敌人会发射癌变迫击炮对玩家造成伤害。那些不了解游戏开发内幕的玩家大概会认为这是制作人的恶趣味,而那些明白了Sam一边抗癌一边做游戏的玩家则会有全新的感受。
制作游戏对Sam来说是一次心灵上的疗愈。专注游戏开发能让他心无旁骛,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不至于直面残酷的现实面临身心崩溃的结局。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球各地爆发。Sam和他的团队开启了《崩溃大陆2》的开发工作,因为他想借这次机会再次治愈自己,治愈那些深受疾病困扰的普通玩家。
《崩溃大陆2》的开发经历,显然没有1代那么跌宕起伏。不过就游戏取得的成就来看,2代的表现似乎并不逊色于1代:游戏发售首日在Steam国区热销榜位列第三,玩家好评率高达96%,Steam在线人数峰值也已经全面超越了1代。这款近10年后的续作,依旧延续了初代所取得的成功。
Steam评论区点赞最多的评论
就像1代一样,《崩溃大陆2》超过半数的评论同样来自中文,毕竟谁都无法拒绝为童年补上一张返程的车票。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配方,不少玩家都说在游玩2代的过程中,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在手机上玩1代的那段青葱岁月,无忧无虑,又对游戏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用游戏治愈自己的生命,再用游戏治愈他人的童年。《崩溃大陆》是由一群热爱游戏、热爱生命的玩家共同创作的故事。生命不止游戏,但好在我们的生命里还有游戏。
部分参考资料:
https://www.polygon.com/features/2015/12/11/9880812/crashlands-making-a-game-while-recovering-from-cancer
https://www.pcgamer.com/how-a-terminal-cancer-diagnosis-inspired-comedy-crafting-game-crash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