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权力与资本的联姻撞上现实利益的围墙

当权力与资本的联姻撞上现实利益的围墙

撰文:皆大欢喜

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美国时间 4 月 10 日,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表示 “我不需要马斯克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欢他而已”。这样的表态震惊了美国主流媒体。人们普遍认为马斯克与特朗普的资本与权力联姻的蜜月期还没有结束,马斯克前两天还头戴写有 “特朗普的一切都正确” 的小红帽,怎么能说变脸就变脸?

美国政治舞台从不缺利益结盟的戏剧性转折。特朗普与马斯克这对曾被外界视为 “权力与资本联姻” 的黄金搭档,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向分道扬镳。这场看似风光的合作,本质上不过是现实利益与理想主义碰撞出的短暂火花 —— 当政策铁锤砸向商业帝国,当价值观分歧撕裂共识底线,这场权钱交易的脆弱性便暴露无遗。

利益联姻的先天缺陷:没有共同理想的合作注定脆弱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充满功利色彩。作为政坛实用主义者,特朗普需要马斯克的科技光环为政府改革背书;而马斯克则试图通过进入权力核心,为其商业版图争取政策倾斜。但这种基于短期利益交换的结盟,恰似沙滩上的城堡 —— 当关税政策导致特斯拉成本激增、NASA 预算削减威胁 SpaceX 的太空计划时,两人的矛盾便如潮水般冲垮合作基础。

特朗普为巩固传统能源集团支持而打压电动车产业的举动,更是直接踩中了马斯克的商业命门。早在特朗普推行关税政策初期,特斯拉就因极度依赖国际供应链存货而深受其害。其位于中国、德国等地的超级工厂以及来自中国的电池产业、韩国的芯片产业,曾不止一次助力特斯拉,但关税大棒落下后,从这些地区进口的零部件价格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如果算上之前针对汽车行业的关税,特斯拉从中国购买零部件的成本预计上涨 72.5% 。这对于销量和口碑本就逐渐下滑的特斯拉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种结构性冲突证明,缺乏共同价值观支撑的资本与权力的联姻,终究经不起现实利益的考验。

理念鸿沟的全面爆发:从政策分歧到价值对立

这对组合的冲突远不止于商业利益,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价值观的根本对立。当特朗普挥舞 “美国优先” 大旗收紧移民政策时,马斯克却在社交媒体疾呼 “美国需要全球顶尖人才”;当白宫为取悦石油巨头放松环保监管时,特斯拉工厂的屋顶正铺满太阳能板。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马斯克推崇的精英治理模式与特朗普 “用奴才不用人才” 的用人哲学形成尖锐对立 —— 前者要打造星际舰队般的高效团队,后者却将政府机构变成政治投诚者的俱乐部。例如,马斯克在经营企业时,注重选拔有真才实学、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致力于构建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以实现其宏伟的科技蓝图,像 SpaceX 的火箭研发团队汇聚了全球顶尖的航天领域人才。而特朗普在组建政府团队时,更倾向于任用对其个人忠诚的人,一些官员的任命饱受争议,被指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和经验,甚至丑闻缠身,这种差异在政府决策和执行过程中不断凸显,导致双方在诸多事务上难以达成共识。

这种从政策执行到组织文化的全面冲突,注定让两人的合作成为政治行为艺术式的表演。

政治现实的必然选择:当实用主义遭遇商人本性

特朗普对马斯克态度的转变,堪称政治实用主义的经典教案。当马斯克的光环效应耗尽,当关税大棒已为传统能源集团献上投名状,这位精明的商人总统便毫不犹豫地开启切割模式。那句 “不需要马斯克做任何事” 的轻描淡写,与其说是体面告别,不如说是对工具价值失效者的无情抛弃。

而马斯克在社交平台接连呛声政府的举动,与其说是理念坚持,不如说是看清利益天平倾斜后的止损操作 —— 毕竟当关税政策让特斯拉市值蒸发百亿时,再浪漫的科技情怀也抵不过财务报表的血色赤字。此前,马斯克就多次呼吁特朗普撤销关税令,还公开抨击特朗普的高级贸易顾问纳瓦罗,指责其在关税政策上的错误决策,甚至建议美国和欧洲建立零关税的自由贸易区,但这些努力均未成功,特朗普明确拒绝了马斯克撤销新关税政策的呼吁。在此情形下,马斯克的反抗更多是出于维护自身商业利益的无奈之举。

这场权钱联姻的破裂,为当代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鲜活注脚。它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资本试图驾驭权力时,终会发现权力游戏的规则远比商业博弈残酷;当权力试图收编资本时,必会遭遇价值理性的顽强抵抗。或许未来在太空探索或基建项目上,两人仍会因短期利益再度握手,但那种建立在纯粹功利算计上的合作,永远无法跨越理念鸿沟铸就的高墙。这场美国版 “权力的艺术” 提醒我们:没有价值观支撑的利益同盟,终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估计此时此刻,马斯克不是哭晕在厕所,而是肠子都悔青了。

注;参考了《国会山》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