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投资撬动产业再出发,你永远可以相信宜宾速度!

作者 | 傅斯特

又见人间四月天,在明媚的春光里,有一座城市的忙碌与奋斗的热情,似热火朝天的盛夏。

4月9日,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后宜宾储能产业园第三批入驻企业集中开工,其中就有中车的身影。

去年,中车株洲所最大储能基地在宜宾揭牌成立。眼下,中车株洲选择加码宜宾,设立首个中车储能创新中心。

将镜头拉远,会发现中车株洲并不孤独。在这三江汇流、层峦叠翠的长江首城,近年吸引了宁德时代等巨头抢滩于此。不到10年时间,宜宾成功打造出覆盖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晶硅光伏、新型储能、数字经济在内的全产业链体系。

宜宾过往的产业布局,属于长坡厚雪。今年以来,宜宾明显提速,短短4个月时间里,加快节奏,创新打法,构建基金矩阵。宜宾希冀以基金为支点,撬动更多产业及其上下游,最终形成雨林般的生态。

最近,外部环境骤然变化,中国城市和产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内生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宜宾的探索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01

1月10日,就在人们刚刚拥抱2025年时,宜宾就以时不我待之势召开了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会上宜宾抛出“基金绣球”,拟整合已组建的18支、300亿存量基金群,拓展未来3年内超300亿增量基金群,打造总规模超600亿的投资发展基金矩阵。

同一天,宜宾还召开了主题为“新应用·新场景·新宜宾”的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发布会。会上发布的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包括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新型储能、可再生能源替代、绿色低碳转型应用等7大类型共78个应用场景, 总投资超195亿。

3月25日,宜宾将2025年首场省外投资推介会开到了上海。会上签约项目130个,签约总金额近500亿,其中基金项目18个。

4月9日,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签约了8个储能产业合作项目,总金额28.7亿。

500

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摄影:王宇

这套看似眼花缭乱的“组合拳”有着同一个底层逻辑,城市的远见彰显无遗。

过去几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集中期。在这一过程中,一批城市通过新兴产业实现崛起,宜宾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动力电池、光伏新能源,到新型储能,宜宾这座白酒飘香的川南城市在多条产业赛道实现从0到1 的突破。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加入到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以及去年出台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对地方招商引资产生的影响。都对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传统招商引资方式亟需升级;另一方面,产业迭代需要更多内生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宜宾再次以城市的远见,聚焦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生态,基金招商由项目导入的1.0时代,向投引并重的2.0时代迭代升级。

基金招商主要指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利用基金的专业化运作和资源整合能力,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近年来,产业投资基金愈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说企业和项目是一棵棵参天大树,产业是由树组成的雨林,那么产业基金就是灌溉这片雨林的源头活水。

不过,国内产业基金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部密集西部弱,大城市密集小城市弱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头部城市。但难能可贵的是,宜宾早在2021年就开展了基金招商,通过合作资本推介,成功签约落地项目50个,总投资达1100亿。

目前,宜宾已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产业基金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整的城市之一。这一泓惠泽产业的源头活水已然成势,宜宾也迅速完成了从招引一个个企业、一个个项目,到培养一个生态圈的华丽转身。

02

雨林可以大水漫灌,但产业基金对产业的引导,需要精准“滴灌”,后者更考验城市的“微操”。

为此宜宾建立了“基金机构导流—产业专班研判—对应县(区)承接”的漏斗工作机制,头部资本挖掘项目资源,产业专班评估技术路线,区县团队落实土地用工,实现了对产业的“滴灌”。

500

俯瞰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项目,图源:四川在线

宜宾的这些“滴灌”,精准投向“一蓝一绿”——数字经济与新能源。其中动力电池导入昆仑电解液、青岛明昉、中材锂膜等项目17个,总投资482亿;晶硅光伏导入高景太阳能、青海丽豪、英发睿能等一批优秀核心企业,在四川率先完成光伏全产业链布局;新型储能导入新艾电气等头部企业,持续擦亮“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从城市产业基金群建立之初,宜宾就坚持让专业机构做专业的事。18 支300亿的存量基金群,宜宾引入 IDG、中金、晨道等头部资本组建管理 7 支基金,规模 221 亿。

其中,中金宜宾基金由中金资本与宜宾共同成立,围绕宜宾“4+4+4”现代化产业集群,不断促进中早期、成长期企业落地宜宾。成立以来,已经完成投资项目6个,招引签约落地项目10余个,广泛覆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累计落地金额超过百亿。

进入2025年,宜宾的产业基金迎来创新升级。1月10日,宜宾召开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发布总规模超600亿的产业投资基金矩阵和首期榜单,推动宜宾产业建圈强链。

新设立的300亿基金,主要由宜发展集团和五粮液集团发起,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要技术,引领各类长期资本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开展有效投资,带动形成产业投资资本集群。

500

俯瞰宜宾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摄影:罗顺

在基金矩阵的牵引下,城市的产业跑出了加速度。

宜发展集团通过与中金资本合作组建基金,链接招引了昆仑电解液落地江安县,项目从前期洽谈到签约,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宜发展集团还通过与IDG资本合作组建基金,招引高景太阳能落地高新区,项目一期实现了从签约到投产只花了75天,展现了宜宾的高效决策与执行能力。

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钟险表示:“产业基础和基金招商是宜宾市筑巢引凤的金字招牌。在合作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宜宾营商环境优良,产业基础完善,国有资本实力雄厚,为投资落地带来显著优势,对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目标企业有天然吸引力。同时,宜宾市委、市政府机制灵活,政策效果好,执行力度强,招引团队专业、高效,为产业基金发展提供了优渥土壤。”

2025年以来,宜宾以基金为纽带,向更多产业领域拓展、更多发展区域覆盖、上游下游不断延伸。这标志着新时代下,宜宾持续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坚定“一蓝一绿”产业方向,基金招商由项目导入的1.0时代,向投引并重的2.0时代转段升级,以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00

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三江之眼”观景台,摄影:罗顺

03

想打造雨林般的生态圈,必须有大格局和系统性思维。这一点,正是宜宾市委市政府决策层擅长的。

1月10日,与宜宾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同一天举行的,是宜宾的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发布会。

应用场景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落地的复合载体。城市只有立足“为产业找场景,为场景找产业”定位,才能着力推动应用场景变为“行业前景、发展美景”。

宜宾以“基金+场景”为抓手,产生了1+1>2的效果。依托新能源应用等专项基金,宜宾精准对接总投资近200亿的7大类、78个应用场景,建立场景供需对接平台,构建“场景生成应用——应用生成项目——基金保障项目”的新模式,以点带面、串珠成链,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组建生态圈的探索中,宜宾创新推出“产业链+基金+资本+场景+科技+专业化公司+会展”的协同战略,这不仅有助于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了更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宜宾的种种努力,产生了“时空压缩”的神奇效果。

时间方面,在宜宾发布“300+300”基金矩阵之后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就广泛对接意向基金机构31家,收到推荐项目107个,一季度签约项目130个、总金额近500亿。

500

宜宾市2025长三角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现场, 图源: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

3月的宜宾市2025长三角投资推介会上,签约合作基金机构8家、推荐项目18个、协议金额82.9亿。

紧接着4月9日,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通报了场景项目推进情况。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宜宾“言必行 行必果”的态度作风。

空间方面,宜宾将今年首场省外投资推介会开到了上海。宜宾是长江首城,上海是长江入海口。当“宜宾速度”遇上“上海视野”,产生了奇妙的空间共振。

上海是人才高地,在沪科研机构和高端实验室能为宜宾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原动力,从而实现深化宜宾的产业化实践与加快上海科研成果转化的双重效果。上海的金融资源为宜宾项目引入全球化视野,让更多的国际资本看到宜宾、了解宜宾,也让宜宾的产业升级变得更有“底气”。

这样的空间联动,也是宜宾“汇江向海、逐立上游”城市精神的生动写照。

500

宜宾三江口,摄影:罗顺

至此,宜宾新一轮发展密码逐渐清晰: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以“一流朋友圈”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以“一流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能级提升。三路径环环相扣,汇聚起城市加速前行的磅礴之力。

宜宾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产业变革,从来不是单一企业的招引,而系于产业集群,基金矩阵,场景革命等等,是整个生态圈的共生共荣。

这个生态圈最终成就的,是一片机遇的大海。如果说逐立上游,是长江首城昂扬的决心,那么汇江向海,则是宜宾拥抱未来的勇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