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关税极限施压的本质是一场碰瓷式自救
4 月伊始,美国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向中国极限施压。其背后的实质,是美国企图转移国内股、债、汇三重金融风险的 “碰瓷式自救” 。
一、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股、债、汇三重压力
(一)美债危机:6 月到期潮的 “定时炸弹”
依据美国财政部 2025 年 4 月最新数据,2025 年 6 月美国国债到期规模预计攀升至6.5 万亿美元(含利息),较此前市场预期大幅扩容,反映出美国财政扩张政策的持续发酵与债务上限谈判破裂后的紧急融资压力。由于美联储长期维持高利率(当前基准利率 5.25%-5.5%),国债再融资成本较 2020 年增长超 120%,仅利息支出预计达 1.2 万亿美元。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的趋势未改:截至 2024 年 10 月,中国持有美债规模降至7601 亿美元(美国财政部 TIC 数据),若按近半年月均减持 40 亿美元估算,2025 年 3 月将进一步降至7590 亿美元,逼近 2009 年以来最低水平(2008 年 10 月为 7274 亿美元)。当前海外买家(如日本、沙特)对美债需求同比下降 18%,国内养老金、银行等机构承接比例已超 70%(美联储数据),若 6 月拍卖认购不足率突破 20%,可能引发美债收益率单日飙升 50 个基点,直接冲击金融市场稳定。
(二)美股泡沫:高利率下的估值崩塌风险
截至 2024 年 12 月,标普 500 动态市盈率达22.3 倍(FactSet 数据),虽低于 2025 年初市场情绪驱动下的 25 倍高点,但仍显著高于 15-18 倍的历史安全区间。企业债风险同步加剧:2024 年 10 月美国垃圾债违约率升至4.5%(标普数据),高收益债市场流动性降至 2016 年以来最低,交易商库存同比减少 35%,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违约率将突破5.5%,逼近 2020 年疫情前的 6.3% 峰值。
(三)美元信用危机:去美元化加速
全球外汇储备格局持续重构:2024 年第三季度美元占比降至57.4%(IMF 数据),创 1995 年以来新低,按年均下降 1 个百分点趋势,2025 年底将跌破 57%。中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作为去美元化工具:截至 2024 年 11 月,已连续 18 个月增持黄金,累计增持 44.17 吨(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总储备达 2279.57 吨,进一步削弱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二、关税战的本质:美国 “碰瓷式自救” 策略
(一)真实目的:以关税为筹码,逼迫中国出手接盘
美国试图复制 2018 年 “关税施压 - 美债增持” 剧本,但中国反制能力已今非昔比:当前中国持有美债规模 7601 亿美元,不足 2013 年峰值的一半,若进一步降至 5000 亿美元以下,相当于直接抽离 6 月到期美债规模的 40%,可能引发拍卖市场流动性崩塌。尽管新增关税预计推高美国消费品价格3-4%(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远超 2018 年的 2%,但美国仍押注中国出口承压后被迫妥协。
(二)配合美元回流的金融逻辑
短期来看,4 月关税战升级后,全球避险资本月内回流美国达1200 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但其中 60% 集中于短期货币市场,长期资本流入仅 350 亿美元,难以填补美债需求缺口。长期风险在于:若中国启动 “美债抛售 + 本币结算” 组合反制,可能导致美元指数季度跌幅超 5%,2025 年全球美元外汇储备占比或加速降至 56% 以下。
(三)为美联储政策转向铺路
CME 利率期货显示,市场对 2025 年 6 月美联储紧急降息的概率在增加,美国试图将降息归因于 “关税战冲击经济”,掩盖其长期货币宽松导致的债务危机。同时,通过渲染 “中国贸易威胁” 转移国内矛盾,试图缓解两党在财政预算上的激烈博弈。
三、中国的反制策略与结果预测
(一)金融反制:抛售美债与去美元化
若中国将美债持有量从 7601 亿美元降至 5000 亿美元以下,需抛售 2601 亿美元,相当于 6 月到期美债规模的 40%,直接冲击拍卖市场并可能引发美债收益率跳升 100 个基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2024 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交易额达175 万亿元(中国金融新闻网数据),同比增长 43%,已联合金砖国家建立本币结算试点,覆盖能源、矿产等核心贸易领域。
(二)贸易反制:精准打击关键产业
中国掌控全球69.23% 的稀土开采量与 92% 的加工产能(USGS 数据),若限制出口,美国防部稀土依赖度超 80% 的 F-35 战机生产线可能停工 6-12 个月。农业领域直击美国政治软肋:2024 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246.5 亿美元(USDA 数据),对大豆、玉米加征 30% 关税将直接影响中西部 15 个州的选举布局,重创共和党票仓。
(三)结果预测
短期(2025 年 6 月):美债拍卖若遇冷,美联储被迫紧急降息 50 个基点,美元指数或跌至 98 以下,通胀反弹至 4.5%,美股三大指数单日跌幅可能超 3%。
长期(2026-2030 年):去美元化联盟加速形成,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预计从 2024 年的 5.8% 升至 2030 年的 12%,美元储备占比跌破 50%,标志着 “单极金融秩序” 终结。
2025 年关税战本质是美国在股债汇三重困局下的战略豪赌:6.5 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规模、4.5% 的垃圾债违约率与 57.4% 的美元储备占比,暴露其金融体系的深层脆弱性。这场 “碰瓷” 或将成为美元体系崩塌的导火索,加速全球多极化金融秩序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