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关税战的一些观点
1. 特朗普此时发动关税战的动因
a. 短期。特朗普执政百日,无所作为。对加墨关税战,遭到反制,很丢面子。格陵兰和巴拿马运河,没拿下。吞并加拿大和墨西哥,没动静。精简政府机构,雷声大雨点小,没什么显著效果。俄乌战争,没有迅速结束,仍在继续。中东,强制结束了巴以冲突,但又和胡塞搅上了,还打得有来有回,不像当年叱咤风云的霸主样子。所以,需要搞个大事情,证明特朗普能干大事,拉住选民,保住选票,为共和党服务。
b. 中期。美政府债务高企,资金捉襟见肘,迫切需要解决开源与节流两个问题。美股各主要上市公司也快要公布年报,年报成果可能不尽乐观,会打击美股,进而影响美国经济。此外,共和党也需要特朗普的政绩,以为2026年中期选举做准备。
c. 长期。首要任务是搞垮中国,中国垮了,其他国家也撑不住,必须向美国纳贡称臣,维护美国霸权体系。从治国理念上讲,美国统治阶层较统一的思潮是要从新自由主义转向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让美国霸权收缩,在北美洲搞小院高墙。
2. 特朗普的目标/如意算盘
a. 增收。一方面增加关税收入,贴补政府赤字。另一方面减少美元流出,这样可以降低美债利息,从而降低美政府融资成本。
b. 制造业回流。关税高墙垒起,理论上将刺激美国国内重新投资制造业,也可促使外国生产商到美国投资建厂。
c. 摧毁中国等竞争对手产业。制造业回流了,中国自然垮了。
3. 特朗普设想的附带损失及补救方式
a. 附带损失。通货膨胀短期内会提高,但美国消费者忍一忍就过去了(反正不会影响特朗普买鸡蛋),长远看,通胀会下来。至于长远有多远,谁也不知道。
b. 补救方式。美联储降息,货币多了,消费者收入高了,就能忍受高通胀。
4. 特朗普能否达成目标
在可预见的未来,比如四年内,不能。如果特朗普能坚持三十年一贯的政策,有可能。但特朗普能不能活三十年都是问题,遑论美国的深层政府能不能坚持一项政策三十年不变。
a. 目标矛盾。到处都是矛盾:增收关税与进出口量矛盾;增收关税与制造业回流矛盾(见下b项);美联储缺乏降息意愿,客观上也没有降息的窗口,面对通货膨胀,美联储将选择加息;如果通货膨胀继续,增收的关税会被通货膨胀吞噬。
b. 缺乏客观条件。制造业回流,缺乏基础设施,即使不考虑工厂、道路等硬性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国内供应链、国内市场等软性基础设施都没有完备的体系。最明显的,要想制造业回流,得有工人吧,美国现在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工人,不合格的也没有。如果说用AI工厂减少人工,那制造业回流干嘛?不雇佣工人,工人不得利,凭什么投票给共和党?AI不会投票。如果依赖国外市场提供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在很长时期内,必须如此,客观情况要求),又需要降低关税,与增收矛盾。
5. 特朗普的选项
未知。特朗普对除中国和欧盟外的国家或地区暂缓90天关税,没什么作用。90天内不可能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谈好关税条件,能谈好9个就是能力非凡。90天暂缓与其说是给其他国家机会来kissing the ass,不如说是释放积极信号,缓解美债压力,同时给特朗普的团队时间来思考下一步怎么办。特朗普团队根本没想到中国敢强力反击,只想到了最好结果,没有为其他情况设置预案。草台班子。
设想几种可能性:
a. 最好的情况下,特朗普认输,关税恢复正常状态,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
b. 较好情况下,特朗普会给绝大多数国家10%的关税税率,虽然留下了转口贸易的缺口,但可以向选民宣布胜利。特朗普会继续和中国干,咱们也会继续刚到底。
c. 较差的情况,美联储配合特朗普降息,其他国家配合美国,提高针对中国的关税。美联储降息的可能要大于各国联合起来提高对中国关税的可能。在目前情况下,各国需要中国挡在前面,抵抗美国的压力,所以大多数国家不会提高对中国的关税。
d. 非常差的情况,美联储配合特朗普降息,特朗普联合俄罗斯和欧盟构筑贸易和金融壁垒,将中国排除在世界贸易与金融体系之外。可行性非常小,但特朗普会去尝试。我们要联合俄罗斯和欧盟,抵抗特朗普和美国的暴政。
e. 极端最差情况,特朗普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力图将中国从世界地图上抹去,所谓“我消灭你,与你何干”。这将是一场核大战。我们要为最极端的情况做准备。美国在接下去10-15年内进入这种极端最差情况的可能性在增加,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多多准备核弹头。
番外问题:
我们为什么不跟进第三轮加关税?
回答:大家都能看出来,特朗普的第三轮加关税就是强行挽尊,咱们跟进就是小孩子斗气,没什么实质效果。咱们是成熟的政治体,不会搞那种小孩子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