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n通道金刚石MOSFET问世

500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金刚石CMOS集成电路发展迈出了一步。

NIMS 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 n 通道金刚石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这一突破标志着实现基于金刚石的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迈出了重要一步,使其能够在极端环境中使用,并推动了基于金刚石的电力电子的发展。

金刚石具有卓越的物理特性,包括 5.5 eV 的超宽带隙、高载流子迁移率和出色的热导率。

这些特性使金刚石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材料,可用于极端条件下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应用,例如高温和强辐射(如核反应堆堆芯附近的环境)。

与传统半导体相比,金刚石电子不仅减少了对复杂热管理系统的需求,而且还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更高的击穿电压耐受性和在恶劣环境下的增强耐用性。

对 Diamond CMOS 集成的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金刚石生长技术、电力电子、自旋电子学和可在高温和强辐射条件下工作的微机电系统 (MEMS) 传感器的发展,对基于金刚石 CMOS 器件的外围电路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实现单片集成。对于 CMOS 集成电路的制造,需要 p 型和 n 型通道 MOSFET,就像在传统的硅电子器件中一样。然而,n 通道金刚石 MOSFET 尚未开发。

500

(左)金刚石外延层表面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图像。(中)金刚石 MOSFET 的光学显微镜图像。(右)在 300°C 下测量的 MOSFET 性能。当栅极电压 (Vg) 从 -20 V(黑线表示)增加到 10 V(黄线表示)时,漏极电流增加。图片来源:Satoshi Koizumi、Meiyong Liao 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

该国立材料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技术,通过在金刚石中掺杂低浓度的磷,在原子水平上生长出具有光滑平坦梯级的高质量单晶n型金刚石半导体(图左)。利用该技术,该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制造出n沟道金刚石MOSFET。

设计和性能验证

该 MOSFET 主要由一个 n 沟道金刚石半导体层和另一个掺杂高浓度磷的金刚石层组成(图中中间图)。后者金刚石层的使用显著降低了源极和漏极接触电阻。该团队证实,制造的金刚石 MOSFET 实际上可用作 n 沟道晶体管。

此外,研究团队还验证了该MOSFET优异的高温性能,其重要的晶体管性能指标——场效应迁移率在300℃时约为150cm2/V・sec(图右)。

这些成果有望促进CMOS集成电路的发展,用于制造恶劣环境下的节能电力电子、自旋电子器件和(MEMS)传感器。

在电动汽车中,基于金刚石的功率电子器件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功率转换、延长电池寿命以及缩短充电时间;在电信领域,尤其是在5G及更高级别网络的部署中,对高频和高功率器件的需求日益增长。单晶金刚石基板提供了必要的热管理和频率性能,支持下一代通信系统,包括射频开关、放大器和发射器;消费电子领域,单晶金刚石基板可以推动更小、更快、更高效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组件的开发,从而带来新的产品创新,并提高消费电子市场的整体性能。

在其特性优势和广阔前景的驱动下,金刚石在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多个环节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从热沉、封装到微纳加工,再到BDD电极及量子科技应用,金刚石正逐步渗透到半导体行业的各个关键领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据悉,目前全球各大芯片公司正加大力度投入研究。报道称,英伟达率先开展钻石散热GPU实验,性能是普通芯片的三倍;华为也公布钻石散热专利,例如,12月3日其公布一项名为“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集成电路、电子设备”的专利,其中涉及到金刚石散热。

此外,全球首座金刚石晶圆厂明年或量产。西班牙政府近日已获得欧洲委员会的批准,将向人造金刚石厂商Diamond Foundry提供8100万欧元的补贴,以支持其在西班牙建造一座金刚石晶圆厂的计划。该工厂计划在2025年开始生产单晶金刚石芯片。

据市场调研机构Virtuemarket数据,2023年全球金刚石半导体基材市场价值为1.5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底市场规模将达到3.42亿美元,2024年~2030年的预测复合年增长率为12.3%。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