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N:穿越赛博空间40年,这是迪士尼2025年最疯狂的电影冒险!

500

 

 

文 |大胡子 

排版编辑 | 复制人写手 

 

 

43年前,1982。 

 

彼时的大胡子还不到1岁,估计不少看这篇内容的朋友们还没出生。 

 

当时,世界发生了如下大事件: 

 

. 苏联“金星13”号到达金星;

 

. 英国和阿根廷爆发马岛战争;

 

. 以军分三路侵入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

 

. 行刺里根的刺客被判无罪释放。

 

不过这些重大事件跟今天要说的,没有一点关系——好吧,就好任性。 

 

话说,这一年,一位名叫史蒂芬·李斯伯格(Steven Lisberger)的动画师出现在迪士尼,提出要搞一部关于「赛博空间」的电影。 

 

迪士尼不明觉厉:哥们儿你可以呀!然后就真让他搞了。 

 

当然,「赛博空间」这个概念并不是起源于这里; 

 

这部电影问世的两年后,即1984年,「赛博空间」的概念才在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中出现。 

 

不过,这部电影在那个年代还是很有野心的,并且非常独树一帜。 

 

因为它的名字是TRON,翻译过来叫《电子世界争霸战》。 

 

500

△ 82版《电子世界争霸战》电影海报 

 

500

△ 标志性的片头LOGO动画 

 

故事呢,讲述了一个天才程序猿的人生奇事;你也可以把它当做是赛博世界版的《绿野仙踪》。 

 

凯文·弗林,嗯嗯,就是那个程序猿,他进入到了电脑世界,在一系列竞技活动中巧奔妙逃,最终胜出,重回现实世界。 

 

500500

△ 现实中的“程序猿”和电子世界的英雄弗林 

 

站在当今的时间点,回望这部电影,各种画面实在是过于小儿科,甚至可以说——有点傻。 

 

500

△ 上世纪80年代的古早电影CG 

 

500

△ 这很“程序猿” 

 

不过我们可别忘了,那是40多年前。 

 

以那个时候的科技水平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或者说敢为天下先地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电影产业上,还是颇有里程碑意义。 

 

毕竟,它是第一部昭示了计算机生成图像将在电影特效中发挥潜力的影片。

 

500

△ 影片幕后花絮 

 

计算机生成图像的优势是它能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这项技术事实上只是个新生儿,《电子世界争霸战》将会被看成是计算机图形在娱乐业的孕床。

 

你看,一语成“谶”。 

 

如今的电影产业,借助CG已经成为标配,甭管是好莱坞大片,还是国内古偶剧,计算机的确给了无限的可能性。 

 

那么对于这部电影本身呢?也一样。 

 

有了计算机的加持,产业端自然不会让这个IP吃灰。 

 

时隔28年后,也就是2010年,《电子世界争霸战》续集姗姗来迟,它就是《创:战纪》。 

 

500

△ 《创:战纪》(2010)隔年被引进到内地公映 

 

故事呢,讲的是凯文·弗林回到现实世界之后,仍旧继续他的技术研究,并时常回到数字世界中建设美好赛博家园。 

 

不过,1989 年,他进入电子世界之后就一去不复返,只在现实世界留下一个儿子——萨姆·弗林。 

 

有苗不愁长,娃儿终于长大了。这一天,他从蛛丝马迹里发现父亲为何消失以及他的行踪,于是顺藤摸瓜地来到游戏厅,发现了老爹的秘密实验室,并被带入到电子世界。 

 

500

 

任务开始:在赛博世界中营救老爹。 

 

任务结束:老爹没救回来,但捡到个数字女友。 

 

500

 

可能这就是影片副标题Legacy(遗产)的真正含义吧......(笑哭) 

 

直至今日,大胡子还是很后悔的。为啥当年在曲江影城看了个普通版,而没有看IMAX,没能彻底沉浸在电子世界中。 

 

500

 

对于那些宛如粉丝应援的霓虹灯棒,想想还是挺有意思的。 

 

如今,只能感叹时光既往,不可复追。 

 

正当我以为一切都停留在了2011年时,这不,好消息来了! 

 

2023年6月,迪士尼宣布第三部《创:战神》立项;2024年1月,《创:战神》正式开拍;本片定到了今年10月北美的档期。 

 

500

 

近日,电影发布了首支预告! 真是流光溢彩,有生之年系列;这支新预告让身为TRON的老粉我激动不已、思绪联翩。 

 

在这个特别的节点,我想把大家带回到13年前,回顾那部“槽点满满”、却在概念和视觉上完全领先于时代的 《创:战纪》。 

 

01 戛然而止的内涵

 

国内年轻一代认识《创:战纪》,可能是通过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创极速光轮(TRON Lightcycle Power Run),这是全球首个以“TRON”为主题的过山车,也是迪士尼乐园史上速度最快的过山车之一。 

 

500

△ 迪士尼乐园的创极速光轮过山车体验 

 

过山车体验完美还原了 《创:战纪》的视觉设计,也把这部电影推到了“科幻IP标杆”的高度。 

 

其实吧,对于《创:战纪》这部电影本身,但凡大家提及几乎都是吐槽:像什么故事老套,毫无意义;角色崩塌,没有深度;内涵肤浅,缺乏想象...... 

 

毕竟,生于2010年的 《创:战纪》,自然没有其「父辈」的那种先驱性,就剩下娱乐了。 

 

对于 《创:战纪》来说,此时的它在主旨性上已经有些生不逢时,对于赛博空间,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弥合与困顿,已经有了太多深刻的作品。 

 

这一点,作罢。 

 

不过,影片中的弗林与克鲁到是可以挖掘的一对,是可以类比尼奥与史密斯的存在。 

 

500500

△ 《创:战纪》中的弗林与克鲁(上) 

   《黑客帝国》中的尼奥与史密斯(下) 

 

克鲁本是弗林为助其管理电子世界而创造出来的存在,可以说是弗林的镜像或者理想中的弗林。 

 

对于克鲁,弗林是给了强力的完美性,这就成了刻在他骨子里的基因,也是造成电子世界毁灭的根本。 

 

你想想让一个强迫症管理世界,会是怎样的情况? 

 

更可怕的是弗林,他以为克鲁是完美的,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主体性,将一个世界交给了他。 

 

结果呢,原生数码种族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完美,也使得弗林与克鲁的身份发生逆转。 

 

前者从「主人」变为被追逐和被驱逐的对象;后者则跃居世界之王。 

 

500

 

咋办? 

 

必须支棱起来啊,弗林这么想,也这么做。 

 

结果呢,他越和克鲁争斗,克鲁的力量就越是强大。 

 

克鲁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弗林,即本我,无非是在电子世界中的镜像,一个「伪自我」。 

 

500

 

而套用拉康镜像的理论,嗯嗯,又是拉康,他认为——「主体就是无」。 

 

因此,后期的弗林基本不和克鲁正面争斗,他开始吐故纳新,锻炼心性,臻化向「无」。 

 

影片结尾,弗林彻底地理解了万事万物的规律,「真正的完美永远是个未知数」,选择与克鲁同归于尽,无论本我,还是伪我,都走向了无。 

 

500

 

02 独特的视效

 

可以说“独特的视觉”是 《创:战纪》最能够让人铭记的部分。 

 

你会发现整部电影的色彩很统一,橘、红、黑、白、蓝。 

 

天是黑色,建筑也是黑色,压抑,又渗透着沉寂,无噪点,让各种光晕、流线、反射更为突出。 

 

500

 

而且黑色有着强烈的包容性与吞噬感,在这个色调上划过各种颜色不会让类似于白色显得那么突兀,你会发现有着一种晕染的柔和。 

 

白色呢,多是吃瓜群众,当然,弗林不一样,他也是白色,象征了后期的他对平和、纯洁的追求。 

 

500

 

反派是橘色与红色;跟着主角的都是蓝色。 

 

500

 

这不仅仅是对第一部作品的继承,也是提供了非常明显和统一的视觉符号,整个电子世界看起来既缤纷多样,又异域纷呈。 

 

不过,这些还都是静态的。 

 

作为一部科幻风格的电影,必须要有令人激动地视觉设计。 

 

这就不得不说极速光轮和后期的飞机大战。 

 

在第一部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做出一些简单的格子,而光轮摩托会在直线轨道上行驶,突然不可思议地右转。 

 

500

△ 82版的光轮摩托 

 

但在第二部就不行了,必须要遵守一些基本空间与物理准则。 

 

前布加迪的设计大师根据赛得·米德的科幻画稿,搞定出摩托的外形特征。 

 

500

△ 赛得·米德为82版影片设计的画稿 

 

500

△ 设计师Darren Gilford和Daniel Simon的新版设计图 

 

数字领域负责完成动态输出,演员们骑在一辆静止的摩托上做出赛车中的各种动作,用四台RED摄像机拍摄他们头部的影像,再转化成图像,最后动画师根据这些CG头像调整赛车手的身体和整个动态过程。 

 

500

 

这才有了经典的极速光轮,也使得看过本片的观众再在迪士尼的游乐项目中有了更贴近电影一般的神奇体验。 

 

03 精彩的电子配乐

 

配乐,在大胡子看来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不可忽略的隐藏叙事空间。 

 

对于 《创:战纪》而言,配乐则大为不同。 

 

法国电子乐队Daft Punk打造的迷幻电子乐,把整部影片赛博空间的味道渲染得淋漓尽致。 

 

自不用说,电子声波的巧妙变形以及多声部交响乐的运用让喜欢电子乐的朋友们委实兴奋。不过,也会让一些不怎么喜欢电子乐的观众觉得吵闹。 

 

因人而定吧。 

 

比如,萨姆初入电子世界,就被「识别者」抓住带往市中心区域。 

 

500

 

注意此时的BGM,纯正的电子乐介入,随着音色不断由暗到明变奏出一种叠加序列,形成快速而固定节奏,持续重复。 

 

这种节奏配合着低音鼓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的不安氛围,凸显出萨姆的慌乱与懵圈。 

 

而在飞行过程中,简单的旋律隐藏着不简单的心思。 

 

500

 

电子乐节奏加上舒缓的弦乐,可谓动静结合,搭配出空中的听觉与心理体验。 

 

除此之外,大胡子还是建议对整张OST都可以听听,才能彻底发现Daft Punk的用心,无论是典型的lo-bit音色,琶音辅助器的发散与循环,还是对80年代迪斯科的融入与变奏,风格独特,充满爆发力和煽动性。 

 

500

 

500

 

OK,没有了,对于 《创:战纪》而言,几个优点已说到,其他的就不多言。 

 

喜欢这种风格的朋友们,可以没事儿多刷几次,权当找回迪士尼玩项目的感觉。 

 

可惜电影亏的很厉害,直接导致第三部作品持续搁置。 

 

此外,更悲催的是Daft Punk也已解散。 

 

然而,没有了前两部的角色与Daft Punk,这一次Tron的效果和票房将会如何,我们只能等到10月方可知晓。 

 

不过,现在就能知道的是——电子世界终于入侵现实,迪士尼的第三次电子世界大冒险也就此展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