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来临,欧洲各国如何应对特朗普关税战?

500

​4月2日,世界进入美国总统特朗普号称的“解放日”,他早就预告,从这天起,他将对全世界征收“对等关税”,包括与美国进行贸易的所有国家。欧洲各国该如何应对?请看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观察员的报道。

法国观察员孔帆:特朗普宣布,对来自欧盟的所有产品征收20% 的额外关税,这让法国工商界感到恐慌。从化妆品到奢侈品,从汽车到飞机,法国都是首当其冲。法新社报道说,虽然商界对反击特朗普关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恐惧,但法国政府正在为反击做准备。

在特朗普的“解放日”前夕,两百多位法国企业领袖、国会议员、大区主席在巴黎商讨对策。法国南部大区主席雷诺-穆塞里耶告诉法新社:“欧洲将作出坚定的回应,并不断加大对美国的压力”。他向特朗普隔空喊话:“你们想展示你们的力量,所以我们也要展示我们的力量。”他的目的是保护他所在地区的葡萄酒和空中客车直升机工业。

复兴党议员罗德威尔表示,我们坚持基于自由贸易和完美竞争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已不复存在,那么,我们要通过在边境设置壁垒和重新振兴我们的工业,在经济上重新武装自己。

英国观察员王子璇:特朗普将对英国进入美国的进口产品加征“基准关税”,税率定为10%。

对此,英国方面表现出谨慎而坚定的态度。在特朗普所谓的“解放日”前夕,英国财政大臣瑞秋·里夫斯(Rachel Reeves)召集工业界代表、议员和政策顾问举行闭门会议,评估美国即将实施的关税可能对英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据《金融时报》报道,英国政府已启动“紧急贸易影响评估机制”,重点关注汽车、制药和金融服务等关键出口行业可能面临的挑战。 

英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布赖恩·麦克布莱德(Brian McBride)公开表示:“英国不会卷入贸易战,但我们将坚定维护自身利益。”他呼吁政府加强与欧盟的沟通,在关税问题上保持一致立场,以增强谈判筹码。《经济学人》也发表评论指出:“英国不能在大国博弈中被动行事,务实的联合才是明智之举。”

尽管英国已脱欧,但在对美贸易问题上,伦敦与布鲁塞尔罕见地保持协调。首相基尔·斯塔默在接受BBC采访时明确表示:“英国将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必要时也会采取反制措施。”他强调,政府正在与七国集团(G7)成员国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磋商,确保英国在多边机制中发挥应有作用。

媒体普遍认为,英国当前采取的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策略:一方面避免激化英美关系,另一方面坚守核心产业和国家利益的底线。这种战略性克制,或许正是英国在后脱欧时代维护全球话语权的现实选择。

德国观察员小萌:特朗普掀起关税战,对来自欧盟的所有产品征收20% 的额外关税,作为德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首当其冲。多位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德国车企可能将会重新评估对美投资计划。

不过,德国车企态度并非一致。大众集团目前仍在推进其在美国的新投资计划,计划为旗下新品牌建立生产工厂。与此同时,大众高层也表示希望能与特朗普政府达成 “交易”,在关税或市场准入方面争取到一定豁免或优惠。但目前看来,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被本土品牌蚕食,未来,美国市场的重要性将会变得更大。

除了德国车企,医药行业也显得忧心忡忡。虽然部分头部企业在美国设有工厂,在应对关税或市场准入变动上具备一定缓冲能力。但对于那些缺乏美国产能、主要依赖德国本土生产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仿制药制造商而言,风险巨大。一旦面临更高门槛或成本压力,它们很可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钢材企业与汽企和医企不同,美国并非德国钢铝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德国最大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表示,其出口重点仍在欧洲,对美出口占比极低。但业内更为担心关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一旦美国市场对全球钢铝关闭大门,原本出口美国的产品可能涌向欧洲市场,形成供给过剩,从而打乱欧盟的价格体系。

意大利观察员卢嘉琦:在特朗普“无差别”关税大棒毫不留情地向意大利挥落之际,一贯亲美的意总理梅洛尼终于“被迫”表态称美国的举措是一个“错误选择”,自己将会采取“符合意大利利益”的应对措施。4月3日,也就是所谓的“美国解放日”的次日,梅洛尼取消了原定的所有行程,集中精力来应对美国关税问题。不过,尽管白宫方面已表示不会开启谈判,可梅洛尼依旧在期待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称将竭力与美国达成协议,避免贸易战。

相较于梅洛尼表态时的“小心翼翼”,总统马塔雷拉的态度则坚定且清晰。马塔雷拉明确批评特朗普的关税举措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同时强调欧洲“需要团结、冷静且坚定”的回应。意外长塔亚尼对马塔雷拉表示支持,称总统的言论是“明智之举”。

今日网分析文章指出,美国新关税政策将波及意大利葡萄酒、时尚和制药等多个关键行业,并影响大量工作岗位。而针对这场引爆舆论的关税危机,媒体称梅洛尼手中或有一个不那么隐蔽的“B计划”,即在美国副总统万斯4月18日访问意大利之际,可以借机与美国“重修旧好”。如果这一希望也最终破灭,那么意大利才真正到了需要采取“最后手段”的时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