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贸合作的不易,需要正确面对!
最近这段时间,不少关心中国军贸的宝子们内心都很Emo。在宝子们看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军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各种高科技的武器装备足以压到任何对手。
然而在国际军贸市场上,中国军工的斩获却没有像具体武器装备的战技指标那样所向披靡。“在不少重要市场上的竞标中,甚至不如韩国人”。有消息称韩国与埃及的100架FA-50教练机的谈判即将进入尾声,于是不少的中文军事自媒体们哀嚎一片。其实,宝子们,大可不必因为这些消息,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每一单国际军贸背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买方选择某个产品的考虑从来都不是什么简单的“战技指标对比”J-10CP多用途战斗机成功销往巴基斯坦,让不少人看到了中国明星武器装备的外销前景。诚然,J-10CP战斗机在有源相控阵雷达和PL-15E、PL-10E空空导弹的加持之下,可以有效的压制目前国际市场上可以买到的任何一款四代/四代半战斗机。
然而你能压制别人,并不等于人家就必须选你现代的先进武器装备的背后,需要有庞大且繁杂的作战体系以及一整套零备件供应链的支撑。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先进武器装备是被排除于西方体系之外的。如果选择了中国的先进武器装备,那么就得从内到外的全盘接受来自中国的体系。介于西方对于中国影响的警惕和排斥,那些个选择了中国先进武器装备的国家势必也会受到来自整个西方世界的打压。然而,对于很多国家来说,他们在日常的经济活动对于西方世界有着很高的依赖性。贸然在重大先进的武器装备计划上选择中国制造,是要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的。当然,也有一些不怕西方打压的国家,但是你买武器装备总得有钱吧。买几十架战斗机或者其他先进武器装备的钱可不是小数目,可不是勒紧裤腰带就能挤出来的。基本上中小国家的大宗武器装备采购都要靠复杂的融资以及再搞若干返点优惠(本国组装或者贸易补偿啥的)才能进行的。即不愿意承担风险,还得靠乙方融资,并且要的返点还高,这样的军贸生意有啥好做的呢?在这里一定有宝子会问,既然现在买中国武器装备这么多问题,那我们之前的军贸又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中国军贸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冷战时期,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伙伴,是冷战东西方之外的第三级。但凡是需要对东西方关系进行平衡的,那中国的武器装备就是首选。当然,这一时期也有一些敌人的敌人会选择我们的武器。
冷战结束后的我们有一段窗口期,利用与西方国家蜜月期的一些成果,打造出一些质优价廉的可以融入西方体系的武器装备。卖给埃及的K-8E教练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2010年之后,中国的武器装备在性能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让不少的国家对于我们有了戒备心,同时西方国家又与俄罗斯有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军贸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不仅要受到来自西方的竞争,而且还要面临来自俄罗斯等原先的生意伙伴的竞争。比如HQ-9在土耳其的防空导弹竞标,中国坦克在北非与俄罗斯的竞标等等。
相较于大部分中国军贸的用户来说,巴基斯坦是个特例,他是位数不多的在以上三个时期内,都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军贸合作关系的国家。在冷战时期,巴基斯坦面临着来自印度的军事压力,且要利用中美的关系来抵消来自苏联的影响。歼-6战斗机、强-5攻击机,歼-7战斗机,59中型坦克,都是这一时期合作的成果。在冷战之后的窗口期,面临的军事压力愈发严重,在美国冻结了和他军事合作的同时,他又能与其他西方国家保持一定的关系。FC-1战斗机、K-8教练机、哈立德坦克则是这一阶段的成果。等到进入2010年之后,现实军事压力依然严重,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依然不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也差了很多,且本国财政囊中非常羞涩。ZDK-03预警机,HQ-16防空导弹,054AP护卫舰算是成功合作的典范,而S-26潜艇则因为主机被德国人卡脖子,拖到了现在。
虽然J-10CP的成功外销,开创了中国军贸的新篇章,但是在短期内,这个成功很难被复制。巴基斯坦购买J-10CP的前提是,在合作之前中巴就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基本上巴空军的装备体系和零备件供应链都是中国的东西。在合作过程中,巴基斯坦方面因为现实的军事压力对合作大开绿灯,且中国方面也愿意为巴基斯坦提供融资。
对于埃及来说,让埃及短期内不考虑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感受,全面倒向中国体系是肯定不可能的。让埃及用来自中国的融资来支付购买J-10CE的钱,先甭说埃及愿不愿意,中国是铁定不愿意的。上次K-8E合作中的不愉快还没忘记呢。
最后再来说一下L-15教练机。L-15教练机最大的问题还是他的动力问题,乌克兰马达西奇没剩下啥了,国产发动机为时尚早。即便未来国产发动机及时满足了要求,埃及也未必愿意接受中国体系。
所以嘛,韩国人拿下了埃及的教练机单子,以及可能的战斗机大单也没什么好酸的,为这件事儿Emo,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