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技术还在路上,这是现实情况

【本文来自《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智能驾驶技术还在路上,这是现实情况。随着车机和传感器技术的提升以及大数据和AI学习的积累,智能驾驶技术也会保持提升。

那么关于构建智能驾驶场景的体系、我们能否从另一个角度思索一下呢?比如:路侧。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把所有“感知”动作全部交给车辆在效率、成本和AI的角度来看是否一定就是合理的呢?

路侧安装传感器显然不具有可实施性,但几乎所有车辆行驶的道路都有路灯,而且越是限速高的道路路灯设施越完善。那么路灯能否作为智能驾驶场景中一个载体呢?

路灯的”话语“是灯光 ------ 这是核心思考点。

通过灯光向车辆发出精准定位、应急广播和辅助通信信号是完全可行的,只要车辆配备了可见光接收端。可见光定位和通信技术是一个可用的技术,虽然它也受制于大雾、大暴雪和大暴雨情况下的光线遮蔽,但这只是极少数极端天气情况、且在全中国来说也是占少数的地区,可见光通信和定位技术完全可以作为辅助技术手段。

实现这个场景是有难度的 ------ 并不是成本,具有可见光定位和通信功能的灯具与普通路灯在成本上的差距是可以接受的,这要看怎么理解,一个是照明产品,一个是照明+通信基础设施,如果政府能够正确理解得话,那成本真不算高。真正的难度在于建设这样的场景是属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资、时间和车端系统接驳。

路灯也可以同时部署其它技术硬件,以增加性价比,如:音频感知端(定位/广播)。

让技术在飞一会儿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