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集团启动5.2亿美元私有化 京东生态整合收官在即
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报道,近日,达达集团(DADA.US)宣布与京东集团达成私有化协议,买方团将以每股ADS 2.0美元现金收购流通股,交易估值5.2亿美元,较1月24日收盘价溢价42%。根据纳斯达克公开数据,截至交易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达达股价收报1.91美元,市值4.96亿美元。
京东五年三步实现绝对控股
据达达集团官网披露的股权变更记录显示,京东集团自2021年起分三阶段完成战略布局:2021年2月以8亿美元获取51%控股权;2022年通过5.46亿美元增持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2%;2024年9月斥资收购沃尔玛所持全部股份后,最终持股比例达63.2%。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京东即时零售业务全面整合为"京东秒送",据本网了解,2024年5月16日有媒体报道,该业务日均单量已突破800万。
据达达集团公告统计,自2022年8月创始人蒯佳祺卸任后,京东系高管全面接管核心岗位:2023年12月京东CFO单甦出任董事会主席;2024年3月审计风波后,原京东物流首席战略官傅兵接任临时总裁。这一系列变动与业务整合节奏高度契合,2024年9月京东完成对达达的绝对控股后,据公司官网显示,原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已进入达达战略决策委员会。
财务承压倒逼战略转型
据达达集团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96.6亿元同比下降8%,净亏损20.38亿元同比扩大4.2%。业务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第四季度京东秒送营收7.37亿元同比下滑52.4%,而达达快送收入16.95亿元逆势增长40.8%。值得注意的是,该季度无形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0.587亿元,本网主编雷挺分析,主要源于业务整合导致的品牌价值重估。
艾瑞咨询2024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突破8000亿元,行业集中度CR3达72%。分析师指出,达达退市后将完全纳入京东体系,其2024年Q4销售费用压缩至6.1亿元,同比下降37%,预示京东将通过生态协同实现降本增效。随着交易预计在2025年Q3完成,即时零售市场或形成"京东-美团-阿里"三足鼎立新格局。
延伸阅读
即时零售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核心论点
即时零售正从“流量扩张”转向“效率竞争”,成为推动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升级三重驱动下,行业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形成“全天候、全场景、全品类”的生态化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与增长动能
大湾区经济网编辑查阅商务部研究院《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占网络零售额4.2%。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8万亿元,2030年有望超2万亿元。高频需求(日均订单超4000万笔)、高用户渗透(活跃用户5.8亿)、高增长潜力(增速超传统电商17.89个百分点)构成核心增长动能。
数据支撑:
区域分化显著:长三角、珠三角占全国交易额55%,东北地区订单增速达46.7%(美团数据)。
品类结构优化:生鲜食品占比32%,消费电子增速最快(2021-2026年CAGR达68.5%)。
即时零售进入“效率竞争”阶段,智能调度与仓储自动化成为降本增效关键:
履约优化:京东秒送突破“9分钟送达”,美团AI调度系统实现高峰期每秒3000订单处理,超时率降至5%。
仓储升级:盒马鲜生部署AMR机器人后拣货效率提升3倍,人力成本削减40%。
技术路线分化:自营平台重资产投入仓储机器人,开放平台聚焦API生态整合(中研普华)。
政策红利与行业痛点
政策端“十五五”规划加码新基建,县域冷链仓储覆盖率目标65%(国家发改委),但行业仍面临结构性挑战:
效率瓶颈:高峰时段骑手缺口30%,商超订单拣货成本占比45%。
区域失衡:三四线城市仓储密度仅一线城市1/5,配送成本高25%。
合规压力:数据安全新规下,30%中小平台需系统改造(华经产业研究院)。
未来趋势与投资方向
生态化竞争:美团“闪电仓”计划2027年覆盖10万个点位,京东整合“秒送+外卖”构建协同效应,抖音“小时达”GMV增速超50%。
下沉市场突围:县域即时零售规模突破1500亿元(2023年),美团闪购县域订单量同比增54%。
绿色与科技投资:智能调度软件、县域冷链、医药配送成三大高增长赛道,2025年行业融资规模预计超300亿元。
即时零售已从“模式创新”迈入“生态重构”阶段,技术、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共振将推动行业向“效率至上”转型。企业需构建“数据-履约-政策”三角能力模型,抓住城乡融合与绿色物流红利,方能在万亿赛道中抢占先机。
撰文:徐丽丽
编辑:高小波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