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医 外衣下的保健品乱象:谷医堂涉嫌诱导消费遭集体投诉

原标题:科技中医 外衣下的保健品乱象:谷医堂涉嫌诱导消费遭集体投诉

500

500

截图来源于华夏健康网健康领域专栏创作者《健康之声》

来源|健康之声

编辑|塔尔·小康A

打着"科技中医"旗号的湖南谷医堂互联网医院及其关联公司,近期陷入多起消费者投诉漩涡。黑猫投诉平台显示,2024年以来涉及该机构的投诉超百起,投诉内容集中于虚假宣传、高价销售保健品、非法行医、威胁消费者等,涉诉金额单笔最高达8.6万元。记者调查发现,这家宣称拥有"两张互联网医院牌照""30项国家专利"的企业,其营销模式存在多处违规嫌疑。

"包治百病"的"神药"陷阱

在名为"经方易学"的直播课程中,自称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的易法银将"龙血树叶破壁饮片"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通过伪造"患者热线"、营造产品紧缺氛围诱导中老年消费。该产品实为普通食品资质,课程中宣称的"破壁技术"疗效缺乏科学依据。

类似套路屡见不鲜。网上投诉人"正义喵"投诉显示,谷医堂销售人员以"彻底根治糖尿病"为由,诱使其父购买5.5万元"正糖名家谷物粉",实际产品仅为固体饮料。多起投诉均指向同一模式:先以"名医传承""独家技术"建立信任,再通过话术制造健康焦虑,最终推销高价保健品。

"健康顾问"背后的身份迷局

投诉材料揭露,谷医堂的"健康顾问"团队存在严重身份造假:自称"申医生""贺教授"的"专家"在未做任何检查的情况下,诊断投诉人患有"衣原体感染"甚至"HIV"(投诉编号17373283410); 招聘信息显示,这些"顾问"实为无医学背景的销售人员,经话术培训后上岗;通过企业微信、短视频平台打造"老中医"人设,使用化名开展诊疗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谷医堂互联网医院宣称拥有"张良圣、谷井文等名医资源",但投诉中涉及的"诊疗服务"均由其健康管理公司完成,后者经营范围明确排除医疗行为。这种"互联网医院背书+健康公司敛财"的模式涉嫌违规。

监管真空下的维权困境

尽管投诉量激增,监管回应却显乏力:一是资质合法,行为失范,湘江新区市监局承认谷医堂具备经营资质,但对其"以食代药""虚假诊断"等行为未予定性;二是调解终止率高,多起投诉因"无法达成协议"终止调解,消费者被迫转向司法途径;三是跨区域监管难题,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全国引流,实际经营主体与宣传主体分离,受害者维权成本陡增。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投诉反映谷医堂存在"威胁撤诉""冒充平台套取信息"等行为(投诉编号17377887547),暴露出企业对投诉机制的恶意规避。

披着"科技中医"外衣的生意经

公开资料中,谷医堂以"互联网+中医药"创新者自居,宣称拥有:171款"药食同源"产品(实际多为普通食品);与高校合作的"产学协同育人"项目;两张互联网医院牌照。

但记者调查发现:其主推的"正糖名家""男性调理"等系列产品,多属"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类别;所谓"远程诊疗"实为销售话术,未发现合规电子处方流转记录; 投诉涉及的"谷医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与持牌互联网医院关系模糊。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邓利强指出:"以食品冒充药品、非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已违反《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互联网医院更应严守边界,不得变相推销保健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