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手!严控公立医院分院区数量

​公立医院负债总额已超2万亿,多地重申:严禁公立医院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举债建设,公立医院分院区数量控制在3个以内。

撰文文   慧

责编丨汪   航

2025年以来,公立医院“一院多区”的发展热度不减,新院区立项、开工、落成或启用的消息频现。

一家医院到底能建几个分院区?一周前,上海市卫健委印发《2025年上海市医政工作要点》,明确表示要加强医院多院区管理,将公立医院分院区数量控制在3个以内。

500

《2025年上海市医政工作要点》节选

除了上海,拥有“宇宙最大医院”的河南,当地卫健委今年亦有相关表述,严禁公立医院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举债建设等。

实际上,严控公立医院分院区数量的规定早在2022年就有国家文件提及。但“医学界”梳理发现,在最新决算收入超过百亿的17家医院中,其平均院区数为3.88个(含在建),高于政策红线——不得超过3个。

盲目扩张导致医院高负债

对公立医院而言,“一院多区”是自身扩容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有助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但动辄上亿、甚至几十亿的分院区建设项目,绝大多数是通过举债进行的。

早在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晓宁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就曾表示,目前一半以上医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债问题。

“造成负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公立医院的无序盲目扩张方式,正是导致公立医院负债压力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郝晓宁说。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23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我国政府办医院负债规模达21345.54亿元,对比2010年的3970.64亿元,增长幅度高达437.58%。

500

截图自《2023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值得注意的是,负债并非是一个绝对的负面指标,但基于建设等产生的资产性负债过高,势必会影响医院运营的稳定性。

资深医院运营管理职业院长郭俊告诉“医学界”,许多大型公立医院通过扩张来巩固其成本优势,不断开分院“攻城略地”。而在他看来,这些“新院区”的未来发展仍处迷雾之中。

“一是带息负债问题,在资本密集、运营强度高的新院区成长阶段,若没有持续3至5年的资金投入作为补充保障,最终可能导致资源的大量闲置;二是对于拥有多个新院区的医院来说,是否还有足够的医护力量来支撑其运营,依然是未知数。”郭俊说。

高负债重压之下,公立医院新院区也并非都是“香饽饽”。

较为典型的一起案例是,2024年5月,计划投资25.8亿元的昆明市呈贡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宣布终止,原因是“不可抗力”。业内分析,真正原因或与政策有关,即严禁公立医院举债扩张。

即便是已经完工的新院区,也可能无法顺利启用。去年,某大型三甲医院建设了近7年的新院区由当地政府转交付于其他医院,官方披露原因之一是“公立医院不能举债经营,开业设备费和开办费尚存在较大缺口”。

另有多家医院人员向“医学界”透露,若仅是基于医院自身发展,某些建分院的需求其实并不迫切。

还有三甲医院医生告诉“医学界”,自己并不看好无序扩建新院区。一方面是医院因此负债过高,员工薪酬待遇可能降低;另一方面是新院区启用后,员工工作地点和内容可能变动,对部分员工来说负担变大。

此外,大规模扩张床位和院区,往往还会导致床位空置率提升,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更多的运营成本。“大型医院多院区一定程度上还造成了本地其他医疗机构业绩和绩效双降的负面影响。”郭俊说。

多地重申政策红线

为推动公立医院合理发展,早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严禁多院区建设未批先办、未批先建,杜绝无序扩张。

被称为“国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也引入了相关指标,引导公立医院注意关注自身的负债原因,提升抗风险能力。

此外,2022年年3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发布,对公立医院分院区的概念、申请条件、床位规模等予以明确。

从申请条件看,能设立分院区的公立医院,其自身实力应具备一定条件,包括综合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服务效率等均为区域内先进水平,具体包括:

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病床使用率持续超过90%高位运行,平均住院日处于全国同类别医院前10%(以平均住院日短为优);

住院病人疑难程度(CMI值)排名为所在省份同类别医院的前10%;现有院区绩效考核等级连续三年A+级以上(专科医院A级以上);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和严重行风问题。

在这份文件中,分院区建设数量也有明确要求:到2025年末,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举办分院区不得超过3个。

今年是该政策的收官之年,上海、河南等地重申了这一红线。四川广元市则在去年年末发布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将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0%以内;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购置大型医用设备。

郭俊表示,分院区数量控制在3个以内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现实来看,在资本加持、地方政府扶持等因素下,控制效果离预期仍有距离。

目前,拥有超过3个分院区的大型三甲医院不在少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5个院区、324个病区、超过13000张床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则有4个院区,另有多个三甲医院正推动“一院四区”建设。

专家提醒,公立医院以往无序、盲目举债扩张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医疗机构要明确自身定位,立足实际需求,让分院区真正起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当地居民的作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