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无祖国,谁说的?它为什么要这样说?

(DS)“工人无祖国”这句话出自《共产党宣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它的核心含义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利益是超越国界的,因为他们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因此,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也应该是国际性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的范围内。

为什么要这样说?
1. 工人阶级的全球性处境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无论身处哪个国家,都面临着相似的处境:被资本家剥削、劳动条件恶劣、收入微薄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这种剥削和压迫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产物,而不是某个国家的特定问题。因此,工人阶级的利益是相通的,他们需要团结起来,跨越国界,共同对抗资本主义的压迫。

2. 批判民族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民族主义往往被资产阶级用来分化工人阶级,转移他们对阶级矛盾的注意力。例如,资产阶级会利用“爱国主义”或“国家利益”等口号,让工人阶级忽视自身的阶级利益,甚至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战(如参加战争)。因此,“工人无祖国”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工人阶级应该超越民族主义,关注自身的阶级利益。

3. 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应该是国际性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的范围内。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全球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合作,才能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因此,“工人无祖国”也体现了国际主义的精神。

4. 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全球化,资本家会跨越国界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和更大的市场。因此,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也必须是全球性的,不能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

总结
“工人无祖国”这句话并非否定工人阶级对祖国的情感,而是强调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斗争是超越国界的。它呼吁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跨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共同对抗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一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为后来的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