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中国式现代化之二:中西方现代化的差异(二☯历史篇:考证实史vs推演虚史)

【接上篇】

当今世界最大的疑惑:(美国)皇上何故谋反?(南北朝高澄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基督教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扰动,是宗教文化时期的尾声,是前文明时代的终结。

自从十六世纪西方出现了深谙“元始”宏大含义的高人,将汉平帝元始元年定为公元元年,规定耶稣在该年降世,西方2000年的宗教“史”就诞生了。

但问题是,西方“史”无法自恰。

公元1241年4月11日,成吉思汗的长孙拔都率领六万铁骑西征,轻松击败数十万手持木棍的欧洲联军,占据了整个东欧大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开启了蒙古人对欧洲300年的统治。后世评价其对欧洲的影响主要有两点:“黄祸”是欧洲人难以磨灭的梦魇、催生了欧洲文明的萌芽。

为什么拔都不再西进,并非能力问题,实际上,拔都更轻松地击败了西边的孛烈儿(波兰)和捏迷思(德国)的联军。不再西进的原因很简单,西边(西欧波德法等地区)就是一片活跃着原始人的原始森林,没有什么油水,不值。

当然,400多年后,沙皇彼得一世发现他们落后了,因为蒙古人只会搭帐篷、不会盖房子,于是彼得亲往西欧考察学习,仿西欧新建圣彼得堡作为首都,俄国从此削尖脑袋也要钻进西欧怀抱。

因为,西欧的人从东南阿拉伯人那里得到的更多,先开化了。

但是,这是东欧的历史,西欧的“历史”可不是这样说的。

也就是说,中西历史的差异:考证实史vs推演虚史

既然连历史都说不清道不明,中西方现代化理念的差异,可不就成糊涂账了。

 

西方的《山海经》型历史

有人认为,《山海经》是十多万年前地球的上一轮文明的历史,如若属实,那可是人类最早的历史,如果也是人的话。

而在当今世界,“西方史”正是《山海经》的最新版本。 

因为,不同于中国的考证史、即典籍与遗迹文物完全对应的信史,西方的“历史”是推演史、即通过理想和“合理化推测”产生的“虚史”,既没有典籍史册、又缺乏可信的遗迹文物佐证,网上称为“伪史”。

如果说西方历史源自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等,其实从理论上溯源也正常,就像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追根溯源,是源自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没错啊,那些海洋上升的水汽,吹到青藏高原变成雨水,可不就产生了长江、黄河。但问题是,三大洋是客观存在的、现在也还在,而建立古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建立古巴比伦的两河汇集三角洲,都是在近一两千年才逐渐沉积形成的,三四千年前还在地中海、波斯湾的海底,哪来的陆上文明。

看来它们都要加个“古”字,是有原因的,只不过这里的“古”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时间、还是存在?

顺便再说,自从西方产生了深谙“元始”含义的高人,将汉平帝元始元年定为公元元年,规定耶稣在该年降世,西方宗教“史”就诞生了。于是,西方人就将历史切分成“公元前”和“公元后”两段,“公元前”意味着“原始”、“公元后”则意味着“文明”,而他们的“历史”就从前后两个方向铺陈、编篡,往后彰显其“文明”,往前则好歹得找个爹。

只不过,西方人至今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公元后”的中间,会出现一千多年的“黑暗的中世纪”,这一西方文明的“黑障期”,就像飞船返回时穿越大气层、因电磁屏蔽而产生的黑障,“中世纪”前后都有“文明”,唯独中间一千年没有,西方“文明”神秘地消失了、被某种神秘力量屏蔽了。

 

凡非中国皆为西方

以黑格尔为带头大哥的西方“造史运动”无非两点:有西方、无中国。

但凡中国之外的文明,都被归为西方名下,到处认爹只为找到祖先。

 

☯为什么要“有西无中”

为什么要“有西方”?因为他们是上帝之子。

为什么要“无中国”?因为本尊不灭、赝品何以自立。

上帝很忙,所以老人家只能依自身造亚当、取亚当骨造夏娃,再让亚当和夏娃生下无数的基督徒。因此,基督徒自认“上帝之子”是错误的,上帝不是他们的生父、而是他们的爷爷,好在西方还没有伦理,倒也不觉得是个问题。

在西方“历史”中,只要不是出自中国,那就统统都是他们的。比如说,早期,西亚的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次生的古希腊等地的历史和文化,都是他们的;中期,南传的西亚阿拉伯、北传的东北亚蒙古等地的文化,也都是他们的;后期,直接从明朝进货的汉文化,也是他们“大航海”造就“启蒙运动”的伟大“神迹”。

也就是说,人类的文明统统都是他们的。

顺便一说,欧洲从阿拉伯人和蒙古人那里,见识了什么是文化,但却不能承认源自阿拉伯和蒙古,因为阿拉伯人是异教徒、是邪恶的,而蒙古人是黄祸、是上帝之鞭。但问题是,突然有了文化,总得有个说法,否则就成了“巨额文化来源不明”。

这个问题困扰了西方几百年,尤其是在1600年,当利玛窦进京后,西方被彻底震撼了,原来文化是这么回事。因此,在依汉文化葫芦画瓢、构建自己文化的同时,西方文化的源头问题就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于是放眼他们的世界,找到了古希腊,因为能够证明确实可能曾经有过文化的、地理上能勉强算作西方的地方,只有古希腊无后,不会有人告他们文化侵权,而如果据实辩护,西方文化与古希腊没有关系,问题就更大了,侵权只需赔款,而无关则是泄露种族重大机密:真实的西方文化就是没有文化。

 

☯只有毁“真”才能存“赝”

但是,关键是中国这个本尊绝对不能现身,否则他们的那些赝品如何自立,拍卖会上要想高价拍出赝品,别人的真品就必须销毁。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资源归公的改革,镐京的“国人(贵族)”发动暴乱,周厉王被迫逃亡,史称“国人暴动”。

为什么要强调公元前841年,因为其史载“共和元年”,是中国信史的端口、官史的起始年份。

为什么西方学界承认中国历史始于公元前841年,因为他们勉强能够接受。根据西方“史载”,公元前1300-1190年,当特洛伊城遭到希腊人进攻时,维纳斯女神的儿子埃涅阿斯及其追随者逃出生天,沿北非西行穿过迦太基,来到古意大利建立古罗马政权。到公元前750-715年,其后代罗穆路斯正式成为古罗马王国第一任国王。

什么意思?当中国在公元前841年诞生时,古罗马的历史已经辉煌了,在历史上妥妥的压倒中国,更何况前面还有2000年的古希腊(始于公元前 2850 年的克里特文明)。只要锁死这一时间节点,中国就只能承认落后,永世不能翻身。

也就是说,只要“考证”人类所有的文明元素,都是产生于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古希腊,咬死中国的所有文明都是来自西方,万能上帝的完美,就能做成铁案,任谁也休想翻案,谁翻案就灭谁。这就是洋人与狗抵死不承认,中国在公元前841年之前有历史的根本原因,任凭中国的遗迹、文物遍地开花,也要顽固地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西方的麻烦始于公元1899年,甲骨文被古学家王懿荣发现了,西方的“时间节点”破防了。共和国建国后,中国独立自主的考古工作逐渐开展,中国的遗迹越来越多、文明史越来越早、急需申遗的国宝越来越广。过去我们哀求西方的承认,但现在充满文化自信的中青年考古人,不吃那一套,不管西方认或不认,我们的文明就在这里,无所谓。

 

➤“精神分裂”的西方历史

西方对东欧、西欧不同的历史描述,导致了欧洲人编篡的欧洲历史一体两面、“精神分裂”。

 

☯东西欧历史是两个分裂的“平行史”

从西欧的角度编篡,他们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比如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什么的;但从东欧的角度记载,他们也承认,欧洲文明的萌芽,是蒙古人用铁蹄踏出来的,比如丝瓷茶铁、四大发明等文明之物,都是蒙古铁骑带去的。

据西方“史”载,从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古罗马总督凯撒率领5个军团(约2万人)征高卢(现今西欧意大利北部、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德国、荷兰和瑞士一带的日耳曼人地区),经过7年8次极为凶险残酷的战争,将高卢纳入了罗马的版图,还抽空写了本“人类顶级文史巨著”《高卢战记》。

但问题是,传说中古罗马的拉丁人与高卢的日耳曼人之间,并不存在文明代差、降维打击问题,凯撒获胜的原因,被西方编篡为具有超凡军事天才的凯撒,指挥着一支有组织的、具有超强战力的职业军队,而对方高卢人只是一群不专业的乌合之众。

经古罗马“先进文明”教化的高卢日耳曼人,1300多年后,在蒙古人眼里却是一群原始人。而他们的王子忽必烈,却震撼于汉文化之文明先进,就此丧失了对中西亚、尤其是欧洲这些蛮荒之地的兴趣,成为蒙古大汗后,对位于中亚、南亚、东欧的蒙古四大汗国弃若敝履,只想着专心南下到汉人文明圈子里混,由此建立元朝。但魔幻的是,洋人与狗却忽悠我们,汉文化是源自古希腊、古罗马什么的,好一个怪异的莫比乌斯圈。

想起有部科幻电影,月球正面一如既往死寂,但月球背面的工厂,正干得热火朝天。西方人编篡的西欧历史,如同月球背面的景象,是给人看的童话,从东欧历史看到的是月球的正面,那才是真实的欧洲历史。

 

☯可信的西方史是从“黑暗的中世纪”开始的

其实,欧洲的历史,如果不谈什么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这些虚头八脑的《山海经》,大大方方地承认,欧洲历史是从罗马帝国(所谓西罗马)与拜占庭帝国(所谓东罗马)是两个民族、语言(没有文字)、信仰都不同的区域,即历史是从“黑暗的中世纪”开始的;同时,拜占庭帝国因处东部,较早接触阿拉伯人传来的汉文化,开化相对早些;而罗马帝国因处西部,后续的“神圣罗马帝国”分裂后的西欧地区,较晚些才接触蒙古人传来的汉文化,开化相对较晚,只不过欧洲人的启蒙(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从西欧开始的。若能如此总结欧洲历史,虽有自吹、夸张成分,但基本能够自洽。

 

☯“西方历史”就是笑话

顺便讲个笑话,西方的“历史”,在中国人看来就是个笑话。

希腊克里特岛山上发现了规模浩大、金碧辉煌的王宫遗址,并挖掘出许多大陶缸,被认定是存放葡萄酒、橄榄油及各种山珍海味、生猛海鲜的容器,足见其辉煌灿烂的文明。因此,克里特岛被西方认定为古希腊文明的起点。

插嘴一说,该岛土地贫瘠,无法种植粮食,只种得出葡萄和橄榄。

后来有西方自己的学者质疑,那是个“三无”遗址,无水源、无厨房、无马厩,用于王宫似有不妥,更适合不吃、不喝、不出行的人,比如死人。果不其然,后来遗址就摇身一变,考古认定为彰显辉煌文明的“贵族”墓葬区,其实就是死人上山、不占耕地,该岛耕地金贵啊。至于那些大陶缸,那是葬具,因为贫瘠的岛上只有草地和一些灌木,没有树就只能用陶缸做棺材了。

再顺便一说,前几年德国某地挖土时挖出一柄崭新的铜剑,于是德国考古界一片欢腾、香槟断货,“我们德国终于有了自己的青铜时代。”

突然想起西安碑林的基督教“景教碑”,连在中国极端严格的“文物”都能造假,国外不就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了。

 

文艺复兴:整个欧洲学习中华文明

英国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说:“1434年,一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点燃了文艺复兴之火。”

研究中世纪技术史的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说:“中国的科技发明,把欧洲人从中世纪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北京启迪了意大利文艺复兴。”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精髓,对西方人无疑是颠覆性的,比如1785年以后,人们便称法国为“欧洲的中国”。因为,西方在此之前,除了知道上帝,就只剩下茹毛饮血,巨大的差距让欧洲人极度自卑,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想想现在的韩国,一个字,偷。比如,孔子是韩国人。

其实,韩国人的偷,也不是其原创,他们原创不了什么,而是从“西方史”中偷得的“祖传秘方”。西方这种偷,比韩国更恶劣,那是要“杀祖灭迹”啊。经典老动画片《渔童》里,洋鬼子那句“鱼盆是我的”,还有人记得吗。实际上,西方“偷帮”的带头大哥黑格尔就公开叫嚣:“中国的历史,就是没有历史。”“他们(孔孟老庄)的东西只是常识,中国没有哲学。”等等等等。

中国悠久的文明和科技传到西方,基于《圣经》的宗教文化的整个体系崩塌了,于是只能不断地修改《圣经》的内容,不知道改了多少版本,今天我们看到的《圣经》,是在1546年特兰托公会议审定的“《圣经》正典”(就是《圣经》的编纂定稿版)。

也就是说,基督教虽有传说中的2000年历史,但在特兰托公会议审定“《圣经》正典”之前,基督教其实是个混乱的原始宗教,审定后才成为相对系统和规范的近代宗教。

顺便一说,在此之前的各版《圣经》里,并没有关于耶稣基督的可靠记载。这可是个必须刻意隐藏的大问题,因为公元1546年才敲定耶稣,那么公历这个耶稣纪年从何而来?关键就在于,没有纪年,历史是从哪里蹦出来的?难道是“石猴史”,从石头里蹦出。

当然,现在大家都清楚,他们是采用我们汉历(阴阳合一历法)中阳历部分(廿四节气),仿阴历将一节一气并称为“月”,改名为“格里高利历”,并把汉平帝元始元年定为公元元年,规定耶稣在该年降世,看来他们也有人知道“元始”的含义。只不过,始料未及的是,那时他们不贪心,觉得两千年够古老了,后来方知两千年对中国能算个什么,也许他们肠子都悔没了,当初为什么不设计得更早些。

这种篡改《圣经》的老毛病,也蔓延到了编篡整个西方的历史,路径依赖也罢、嗑药上瘾也罢,也只能无中生有了,还能怎么办呢?

启蒙运动后,在充分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基础上,经几百年无数西方学者的艰苦努力,终于产生了现今这部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西方“历史”。本来是想依葫芦画瓢,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猫。

 

西方现代化极简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现代化是被中国的文明逼出来的。

只不过,西方文化源自汉文化,但却走向了反面,对“什么是现代化”的认识天壤之别。

 

什么是西方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这一观点源自传说中的古希腊哲学家色拉叙马霍斯的思想。

“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

海盗本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上面的歌词出自一首流传久远的海盗之歌,反映的是英国皇家海盗的辉煌。

什么是“皇家海盗”?简单说就是得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官方授权“私掠许可证”,可以拦截、攻击、俘虏和抢劫敌对国(比如西班牙)的商船,甚至袭击敌对国殖民地的港口,无论两国是否处于战争状态。普通海盗被俘会被处死,但持有私掠许可证的海盗可获得战俘待遇。

为什么英国要支持海盗,原因很简单,因为英国皇家舰队远不是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对手,打不过当然就只能使邪招了,这就是昂撒人的“天性”。果然,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终于经不住层出不穷、无休无止的海盗消耗,不得已将海洋霸主宝座让给了英国。

为什么现在美国对我们无休止地各种阴招,那是昂撒人没有底线的“祖传秘方”,妄想着还能再造辉煌,拖垮先进、文明、强大的中国,再现当年传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原始落后的斯巴达,终于战胜先进文明的雅典的奇迹。

顺便一说,现在所谓中西之争,就本质而言,经济上是汉犹之争,即汉人的生产型经济模式、与犹太人的掠夺型经济模式之争;政治上是汉昂之争,即汉人的共赢政治模式、与昂撒人的殖民政治模式之争;文化上是孔基之争,即汉人的社会文化、与基督教的宗教文化之争。

 

➤现代化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

如果分析西方现代化的概念,其实讲的是西方在资本主义发展历史阶段,所形成的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过程,或者说,它其实是资本主义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一个经验性归纳。

也就是说,西方认为自身的现代化,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而对非西方的国家,则附加了两个前提:民主化和市场化。比如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早已超越西方的标杆美国,但洋人与狗仍坚持认为,中国如果不全盘西化,就永远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真是著名双标。别当笑话,至今仍有许多冥顽不化的国人,还坚守这种信念。

 

➤中国的文明启蒙了西方

那么,西方是怎样实现现代化的?说来也简单。

自从西汉开启了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生活物品,以及铁器、兵器、机械等生产物资,就源源不断地输往西亚,并辗转传到欧洲,西方人这才知道什么叫优雅、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但是,马可波罗回国后,西方人才得知,他们被西亚中间商盘剥得如此恐怖,原来西亚人的财富由此而来、是他们的血汗钱奉献的。

不过好在也得知了中国也有海岸,并非内陆深处、不可企及,于是动了绕过西亚中间商、直接从中国进货的念头。

欧州沿海地区本就是商盗文化,又习得大宋顶尖的造船和远洋航海技术,听说郑和船队已顺利到过西亚和东非,于是一百年后,哥伦布便踏上了寻找丝瓷茶铁货源的漫漫征途。

这就是所谓“大航海时代”的起源。

但是,当千辛万苦到达中国、看着满地的丝瓷茶铁,西方人愁死了,因为他们什么都没有。那个穷啊,现在的许多中国人是很难想象的,拿什么来交换所渴望的文明之物?拿什么来升级他们的文明等级?

抢不成(低能)、换不着(无货),可真是个大问题。

 

➤西方的现代化是用别人血泪托起的

终于让他们发现了唯一能让中国人满意的东西,就是白银,因为中国的货币体系一直都是银本位制,尽管中国银矿贫瘠。于是,如何筹集白银就成为西方的头等大事;于是,就爆发了西方三百年的白银战争。

但胜利者满载从欧洲掠夺来的白银,组团前往中国进货,一个新问题出现了,欧洲也非白银主产区,产量本就不多,而又欲壑难填。正好美洲殖民地白银超多,但又苦于无人开采,因为原住民印第安人所剩无几了,何人来做奴隶就是个问题。于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上演了,那就是“黑白三角贸易”,经黑奴、白银的转化,欧洲人得到了丝瓷茶铁等文明之物。

西方的商盗船队从欧洲出发,先到非洲掳掠黑奴,运到美洲开采白银,再将白银运到中国换取丝瓷茶铁,最后运回欧洲,从而构成了一个闭合的贸易圈。据说,从美洲开采并运到中国的白银,超过十万吨(约30多亿两)。

从此开启了人类历史中黑暗的“殖民时期”。

但问题是,这种让欧洲上层过上文明生活的贸易方式,存在很大风险,尤其是远洋航行,而且白银产量跟不上西方文明需求的增长。于是,英国人发现了另一条途径,那就是中国缺乏羊毛纺织品,因为农耕区不可能大规模养殖绵羊;于是,欧洲另一个血腥的事件发生了,那就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中国的文明之物引发了西方的工业革命

某位英国商人有句名言:“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也许当时他不可能知道,他的这句呓语将会改变人类的历史,那就是著名的“工业革命”。

圈了地、养了羊、剪了毛,但纺织跟不上,怎么办?用机器代替人,于是现代高效率的纺织机诞生了。江南织造局的木制纺织机不结实怎么办?于是改成铁制,即珍妮纺织机;动力不足怎么办?于是来源不明的蒸汽机改良了。

这些事洋人与狗是要全力回避、打死不认的,但后面的事则是他们眉飞色舞的,因为以珍妮纺织机为起点的“工业革命”,是西方人赖以高高在上两百年的根基。

十字军东征抢掠西亚财富、大航海直接到中国进货、为筹银开启奴隶三角贸易、为获取更多的丝瓷茶铁不惜圈地运动、为提高毛纺产量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西方近代高速发展的历史,背后的诱因和动力,其实就一个:换取中国的文明之物,以实现欧洲人的文明生活。

这就是人类工业化的起源、这就是西方现代化的历史。

 

➤组织能力是现代化的刻度

顺便一说,为什么英国的工业革命,起源于自己并不需要的、大规模的机械化纺织业?这是洋人与狗始终刻意回避的所谓“世纪难题”,但说不清这个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就永远说不清。

实际上,现代工业体系是西方人用汉文化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与西方的文化体系本就不相容。当美西方发展到一定程度,个人主义至上时,就丧失了工业经济运转的基础,难以再搞工业了,商业、金融都还行,但制造业就搞不下去了,这正是西方经济“脱实向虚”的根本动因。为什么近几十年来,欧美的制造业不断转移到东亚,因为东南亚受汉文化影响很大,东北亚则更大。这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汉文化程度越高,制造业就越发达:中国为首、日韩次之、越南再次,印尼、马来亚、泰老柬等也都是制造业新兴国家。

因为,西方个人主义是与现代工业“三无”模式完全抵触的,而现代工业大生产模式中,生产组织(公司董事长)无民主、生产过程(流水线)无自由、生产结果(利润分配)无平等,完全是基于中国农耕文化的组织性、纪律性,关键是:组织能力是人类文明的根基。

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以组织能力来衡量,这是中国的强项,也是现代化的标志。

 

西方现代化的新标准是金融

金融现代化,新版鸦片贸易。

西方过去现代化标准的重点是工业化,但现在升级了,要金融化了,似乎不搞金融就不算现代化。

但问题是,金融的原罪就是反人类,因为金融只掠夺、不生产。

什么是美国的金融霸权?

光头和尚为什么要买梳子,因为香客信仰的需求,“开光的梳子”可以高价卖给香客。

梳子尚有使用价值,有些东西就毫无实用价值,纯属金融霸权,比如“菁茅石壁”。

这里先讲两则记载于《管子.轻重》的小故事,这可是“金融衍生品”和“美元霸权”的源头。因此,如果要清算“金融衍生品”和“美元霸权”的罪恶,追根溯源,恐怕要找到管子的坟墓。

菁茅是长江、淮河之间的一种特产茅草,管子让周天子派官吏把菁茅产地封禁看守,并规定凡随从天子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的,都必须携带一捆菁茅作为祭祀之用的垫席。于是,各诸侯国都载运着黄金、争先恐后地奔向菁茅的出产地求购,以致菁茅价格暴涨,一捆菁茅可以卖到百金。这样,周天子仅用了三天就解决了七年的财用。这就是“金融衍生品”的魔法,菁茅不值钱、但值钱的是对菁茅的需求。这就是虚拟经济,即价值取决于无中生有的需求。

管子派石匠制作廉价的石壁,即圆形薄石片。管仲就此西行觐见天子:“为了维护王室礼统,下国的君上想率领各国诸侯来朝拜先王宗庙,并到周天子处观礼。请求大王发布命令,要求天下诸侯凡来朝拜先王宗庙并到周天子处观礼的,都必须带上彤弓和石壁。不带彤弓和石壁者不准入朝”。于是,天下诸侯都运载着黄金、珠玉、粮食、彩绢和布帛到齐国购买石壁。齐国的石壁由此流散于天下,天下的财物都归于齐国,因而齐国八年没有征收赋税。这就是“美元霸权”的神威,齐国石壁不值钱、但不用石壁买不到好东西。

比如说,世界银行公布,2022年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比值约为4:1、而汇率却是7:1,什么意思?简单通俗不专业地说就是,中国创造了7份财富,自己得4份、美国拿走了3份,而美国拿走的这3份,正是美国金融霸权所“创造”的财富。

换一种说法,4元人民币能买一瓶饮料,无奈卖家只收美元,只能花7元人民币换1美元买下,其中4元买水,3元买美元的使用权、俗称保护费。

 

➤金融是现代化鸦片

二战后,英国衰落了。但衰落的是工业、是经济,贪婪的欲望可是一点都没有衰落。

当年,英国人垄断了从中国获取丝瓷茶铁的渠道,供应着欧美,那是赚得盘满钵满的,但奈何欲壑无限、白银有限,于是英国人动起了罪恶的心思,白银不够、就用鸦片,从而导致中国人百年屈辱的鸦片战争爆发了。

“天才”的英国人并不在乎手段,深刻领会中国的猫论和读心术,只要能大赚特赚黑心钱就行。于是,当英国工业衰败、经济难以为继时,英国人又想到了2700年前管子的金融手段。

过去,英国人还需要用鸦片交换丝瓷茶铁,现在美国人不用了,直接用你的骨头炸你的油即可,这就是金融霸权。

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羊毛永远长不长的绵羊,因为羊毛每次长到“达标”,就被剪走了。自生自长的绵羊,羊毛却成了别人免费的午餐,而用来剪羊毛的,就是金融这把超级无敌大剪刀。

金融本是商品经济的衍生物,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作为是一种交易活动,金融交易本身并未创造价值,而是一种将未来收入变现的方式,也就是明天的钱今天花。

传统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货币资金流通的学科,但现代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活动的资本化过程,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金融不创造财富,只瓜分财富,金融的目的就是要主导财富的分配。

为什么金融界讲求的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因为它是西方狩猎文化的产物,它只掠夺、不生产。只不过,鱼吃的是鱼、而金融吃的是人。

 

➤魔幻的金融衍生品

金融本来是为经济活动服务的,是实体经济的一个有机部分,管子只是将其作为经济活动的味精式的调剂手段,但“聪明”的英国人将金融抽离出来,成为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一种产业,虽不能创造价值、却能获取暴利,从而硬生生“创新”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称为“虚拟经济”,其产品称为“金融衍生品”。

千万不要小看虚拟经济的威力,美国GDP的70%就是这玩意儿。如果说这玩意儿是“啤酒上面的泡沫”过于写实,那么务虚的说法是,有点像冥币,对考妣的孝敬之意,你觉得值多少、它就值多少。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核心区别在于定价机制不同,实体经济基于现实成本,应该值多少;虚拟经济基于未来预期,将来有可能会以多少出手,它就值多少,关键在于能否猜出将来接盘侠的心理。

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资本所有权有三度剥离,一度剥离是工人与生产资源的占有及所有权相剥离,以便企业控制生产资本,以公司的形式竞争;二度剥离是指公司所有权从生产中剥离,资本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竞争;三度剥离是资本所有权从公司所有权中剥离以使资本现出原形,独立参与竞争。

什么是金融衍生品,极简单粗暴的说法是,一个你没有见过、也不可能见到的平安果的部分所有权。

什么意思?一度剥离是说,用包装纸精心打扮,把苹果从一种食物变换成一种偶像;二度剥离是说把偶像变换成白条,比如把一元的苹果变成十张白条,每张定价两角;三度剥离是说把各种白条的不同组合变换成商品销售,称为金融产品,比如把一张面额两角和两张面额一角的白条装进红包里,售价一元。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这个一元钱买来的红包,与当初的那个苹果已无关系,那个苹果是否存在(腐烂了或本就不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是否有接盘侠以两元买走。

 

➤虚拟经济就是新版的庞氏骗局

突然想起庞氏骗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苹果,重要的是怎样从下家狠捞一笔。

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等等,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当年苏秦出发时两手空空一介布衣,凭话术获得各国信任,发起合纵联盟、身佩六国相印,可谓是空手套白狼之鼻祖。法门无它,就是用上一国的背书,去诱骗下一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适量的虚拟经济善加使用,确实有利于调节信心、稳定市场。但是,当霸权将其它国家置为下家,以剪他国羊毛作为自身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虚拟经济就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

《庄子・胠箧》里有句话:“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个人玩庞氏骗局是要坐牢的,比如庞氏骗局的“发明者”庞兹,但如果是国家来玩呢?华尔街和伦敦城本就是一伙人,英国没有航母保驾护航,但美国有,于是美国人把金融庞氏骗局推到了顶峰。

当然,为淡化虚拟经济的丑恶,华尔街将其植入服务业,这就是洋人与狗鼓吹服务业代表现代化的特定原因。

想起过去一位非洲名人有句名言:“过去我们没有上帝,但拥有土地。西方人来了,我们拥有了上帝,但土地没有了。”

中国为什么要抵制虚拟经济,原因很简单,当我们拥有虚拟经济,我们的实体财富就会不翼而飞,除非是我们做局。但问题是,五千年的文明束缚着我们,这种下三滥的事是不能干的,遭天打五雷轰不说,惹人怨、被人恨就免不了,将来怎么在道上混。毕竟,与不知道下周开会应该讨论什么问题的美国议会不同,中国是一个要制定五年短期计划、十五年中期规划、一百年长期目标的文明。

美国学者汉斯说:“中国现在正在干一件大事,那就是让资本重新回归制造业,这将会彻底打破美元多年建立起来的游戏规则。中国的这一做法,很有可能让其直接站到世界的中心。可惜的是,美国却无力阻止,因为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阳谋。”

毕竟,金融游戏创造不了财富,只是对财富转移后的再分配而已,能创造财富的,永远是实体经济。

 

➤皇上何故谋反

当今世界最大的疑惑:(美国)皇上何故谋反?

南北朝时,被丞相高澄架空的魏国孝静帝元善见,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于是密谋举兵讨伐高澄未遂,于是就有了高澄的千古一问:“皇上何故谋反?”

2025年1月21日,特朗普提名的下一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爱丽丝·斯蒂芬尼克声称,要“挑战中国在全球舞台占据主导地位”。

这就得问一下自诩天下霸主的美国:何故谋反?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国会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终于以271票对262票勉强通过军事行动,但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只是一种报复、而非战争。那时,中国在英国人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他们的文化、文明都来自中国。即便战争结果是英国大获全胜,他们的要求也只是在广州、汕头或厦门的一个码头边,租块地建库房以便贸易,但清廷不同意,而是将缺水的荒岛香港送他们了事。

但获胜的消息传回英国,举国欢腾,女王和议员们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对中国的敬畏,这块压在西方人心头的沉重石头,终于可以抛开了,他们不再畏惧中国了。

如果对此不太理解,个人觉得电视剧《走向共和》里的一个情节比较生动传神,当甲午海战获胜的消息传进日本皇宫,天皇低垂着的头缓缓抬起:在中国人面前低了一千多年的头,终于可以昂起了,朕要吃肉。

二战后国际秩序是美国建立的,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霸,对中国当然不利,但谁在意呢。年幼的美国,没有经历过当年英国冒险打败中国时的狂喜,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是从奴隶般的赴美华工开始的。出自欧洲的老一辈政治家,如布热津斯基、基辛格之类,才知道中国深不见底,美国的年轻一代,觉得中国顶多是像日本、韩国那样,盯紧点就行,不碍事。

但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国人适应能力超强,很快适应了、高速发展了。等到高喊“我们需要改变”的奥巴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理解当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忧虑时,一切都太晚了,什么都改变不了啦。

十多年来,美国不停地换打法,但毫无效果,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什么是铁拳打在棉花上,就像国际乒联不停地修改规则,但我们总能很快适应跟进。

美国建立的、基于金融霸权的全球化新殖民体系,正被中国在内部改造,不论是一带一路、三大倡议,还是在联合国,这可是顶级阳谋,犹如推恩令,无解。

美国认为吃亏了,当然要改变,比如MAGA。但自己辛苦建造的大厦,却变成了中国的窝子,想进去还得买门票了,就像当年溥仪游故宫,只好妄想能推倒重建。但是,美国内忧外患,外部是江河日下、内部是“槽中无食猪拱猪”,党争破脸、社会极端,美国还能干什么。

雪上加霜的是,从好莱坞大片《她》外景全是上海、以彰显未来感,到“144免签”蜂拥来中国实地长见识,再到“小红书难民潮”的网络启蒙,中国从各方面自然流露出的、难以想象的现代化新范式,严重动摇了“民主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化“硬指标”。

这导致一个严重问题,美欧急眼了,西方那套“现代化”的标准、模式,还有多少人相信?那是西方得以高高在上两百年的根基,“东(中)升西降”之说日盛,这可不是白人老爷们所喜闻乐见的。

怎么办?“陛下造反”、争取“换道领先”呗。

 

华盛顿共识vs北京共识 • 中西现代化之争

如上篇所述,在哲学层面,中西方的未来观是截然相反的,西方的未来观是“历史终结论”,中国的未来观是“永远在路上”。

既然历史终结了,西方现代化的理念也就终结了,华盛顿共识当然就是现代化的标准,美国当然就是现代化的样板。这就是洋人与狗要拼命灌输给我们的思想。

有一个问题,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关注了,二十年前那可是爆燃全球的重磅头条,那就是“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之争。但现在,华盛顿共识在南方国家已成笑话,而北京共识却说不清、道不明,因为总是在路上,从寻找自己发展之路、到全球命运共同体,总是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之中。

“华盛顿共识”产生于1990年,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即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新自由主义理论。最初针对拉美国家,之后演化为指引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圭臬,简单说就是: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

“北京共识”起自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并称之为“北京共识”。该共识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同样注重社会变化,也涉及政治、生活质量和全球力量平衡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一种寻求公正与高质量增长的发展思路。在乔舒亚・库珀看来,建立在“北京共识”基础上的中国经验具有普世价值,可供其它发展中国家参考,可算是一些落后国家如何寻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模式。

北京共识出现后,国际舆论出现了“北京共识”可以取代“华盛顿共识”的声音,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北京共识”逐渐成为南方国家的共识,“华盛顿共识”则渐渐被遗忘了。

但是,洋人与狗不仅贼心不死、反而变本加厉,在现代化问题上刻意渲染,坚持认为只有基于“华盛顿共识”的才是现代化,基于“北京共识”就永远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因此,两个“共识”之争,本质上就是“谁代表现代化”之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