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中国孩子没有创造力,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都是胡扯

【本文由“guan_15946067631577”推荐,来自《英国网友发问:作为一个西方人,我应该在中国养育自己的小孩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其实说什么中国孩子没有创造力,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都是胡扯。

首先,在基础教育阶段,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创造力,除了完成课业,给予一些孩子个人兴趣的尊重就好了,真正确立创造性的是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兴趣和他们的严格基础教育相结合就会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够做些什么。而真正创造力培养和显示的阶段是在研究生阶段,就看看中国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的中国人才,许多有所创造的都是在研究生阶段和其后时间。中国有创造的,如刚才露头的如梁文锋,王兴兴等,也都是在大学之后才发展出创造力。

另一个表现创造力的是依赖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阶段。中国的创造大多和应用有关,因为中国人从来都是实践导向的发明创造,不是理论导向的发明创造。而实践性发明创造一是社会有需要,二是经济发展能提供实验和应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创造型人才就会爆炸性出现。

再次,有创造力的人在所有的社会和人群中都是少数,绝对不会超过四分之一,而中国现在的小学和中等教育是普及与普惠式的,把智商120的人和智商80的人放在一起学习。学校追求高升学率,老师只能吃力拔高所有学生。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完全能够应付高强度教育,因此真正受惠于这个教育制度的人根本不吭声,反而是那些不够聪明的人感觉到压力山大,因此他们叫苦连天的声音最大,而且很多父母不肯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不接受孩子将来只能成为普通劳动者和蓝领工人,也对教育制度批评的声音很大,所以才造成了现在这个似乎大家都不满意的教育体制。

最后,关于中国教育体制不能培养有创造力的人的说法,根本就是西方教育界竞争不过中国,给中国的一个大忽悠。许多人居然还信了。信了这个忽悠的人,就正是那些自己孩子平庸又不接受事实的父母,把孩子的平庸归于教育体系。而自己孩子高考过关,上了研究生,要么找到好工作,要么出国,要么创业成功的孩子们的父母,肯定不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