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的上海和最没钱的东北生育率双双垫底,现代化的罪与痛!

我们往往把生育率降低归结为没钱,分配不均等。

但最有钱的上海和最没钱的东北生育率双双垫底,是无法这么简单解释的!

不止中国,全世界都是这样,越发达,越现代,生育率越低。

什么是现代化?不是有钱。而是是语言、文化、思想、制度、生活方式、道路交通等方方面面。

现代化最大的优势,就是个人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可以自由的选择生活的地点,方式。这本来是好事,但对婚育来说,却是最不利的!

以东北为例,别看东北穷,东北可是中国最早进入现代化的地方,在那个年代,东北的计划生育执行最好,东北的女性社会地位最高,东北的铁路四通八达,东北人受教育程度最高,东北人说的是最标准的普通话,东北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天选打工人!

所以,当东北经济遇到困境的时候,东北人自然而然的涌向全国各地。

而各个地方政府当然也欢迎啊,这么多不用从小养大,来了就能干活的廉价劳动力,谁不喜欢呢?

这就是现代社会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虹吸效益!

穷地方年轻人都走了,哪里还有生育率?

而上海作为全国最有钱的地区,接受了最多,素质最高的外来人口。

本地人从生到养孩子最少二十年,然后才能与外来的廉价劳动力竞争,怎么可能争的过?

不止如此,这种虹吸效益必然造成传统家庭的破碎,父母、子女、夫妻长期异地,如何还能保持传统的家庭关系?

而在一切都现代化的同时,生育却在退化。

年轻的朋友可能不知道。

以前东北的企业都有托儿所、幼儿园甚至小学,孩子基本生下来就可以扔到单位,家长不管工作多晚,下班时一接孩子就可以了。

所以那个年代,尽管没钱,生孩子却从来不是负担。

后来企业改制,这些统统都被减负了,却没有社会机构去承担这些,所有的负担就又只能落到家庭身上。

现代化让一切更方便的同时,却把生育抛弃了!

确实,现在社会利益为先,所有的方便都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可孩子是没钱的,只能花父母的钱,我早就说过,现代社会生育对家庭来说,就是赔本的买卖。

除非家庭经济情况良好,或者父母有极大的牺牲精神,不然不生孩子才是最优解!

而对资本来说,既然可以用种种手段掏空钱包,那还要孩子干什么?用虹吸效益大变活人不香吗?

其实所有发达国家都是这样,只不过他们不只在国内,而是利用语言、文化、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进行虹吸!

对因此造成的本国原住民生育率急剧下降,甚至亡国换种都在所不惜!毕竟,只要利益够大,资本家可以出售绞死自己的绳子嘛!

所以,不要把板子扣到年轻人身上, 现代社会就是对生育最不友好的社会。

天下事一个字——利,不谈利益,只谈情怀,靠道德绑架是不可能把生育率搞上去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