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破圈启示录!海尔总裁火了,但是以“尬火”的方式
01 两会"名场面"背后的流量密码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直播现场,雷军与周云杰的同框画面在社交媒体引发百万级传播。当雷军被长枪短炮包围时,海尔掌门周云杰侧身微笑的"背景板"形象意外出圈,#海尔老总是谁#迅速登上热搜榜。网友调侃:"雷总负责吸引流量,周总负责收割好感。"
这场意外走红背后,是中国企业家形象传播的范式转变。当互联网新贵的流量逻辑遭遇传统制造业的沉稳底色,碰撞出的化学反应远超预期。周云杰的"被动走红",恰如海尔集团37年发展的缩影。
周云杰1988年加入海尔后,他从基层技术员做起,历经冰箱事业部、海外市场等多岗位历练。2013年接任CEO时,面对家电行业寒冬,他提出"人单合一"模式,带领海尔实现年营收4000亿元、利润302亿元的逆势增长。
与雷军的"社交达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周云杰的公开露面常以"低头看材料""侧身避让"等画面示人。但当谈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专业领域时,这位"技术派"总裁瞬间切换成"e人"模式。在2024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他关于"灯塔工厂"的演讲被业内称为"教科书级案例"。
海尔官微的快速反应堪称经典案例。事件发酵后,海尔空调、热水器等23个产品线蓝V集体"整活",推出"周总出道应援"系列内容。其中"周总的心比空调还凉"等文案,既化解了尴尬又彰显品牌温度。
网友们纷纷调侃,“周总内心:我哪不好?”“海尔老总:额……我呢,没人跟我打招呼?”“现在都知道海尔总姓周了,下次和军站在一起肯定会大声招呼周总好!!”这个说明了海尔的公关不及格,平时没有给老板IP 和PR 做到位啊,业务很大,平时不作为,现在开始抱佛脚了。
02 中国式企业家的破圈启示
周云杰的意外走红,折射出中国企业家形象传播的新趋势:
1. 反差萌经济:传统企业家的"社恐"特质,反而成为稀缺的传播资源。
2. 技术人设价值:在硬科技领域的专业度,比娱乐化营销更具说服力。
3. 生态化传播:企业各业务线协同作战,形成传播矩阵效应。
4. 用户共创模式:将被动曝光转化为主动参与的UGC内容生产。
这种传播模式对传统制造业具有借鉴意义。当美的方洪波、格力董明珠等企业家还在延续"霸道总裁"形象时,海尔已通过周云杰的"i人总裁"人设,开辟了一条差异化传播路径。数据显示,事件后海尔品牌好感度提升28个百分点,年轻消费者认知度提高45%。
这场意外走红给中国企业家上了生动一课: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真诚比套路更重要,专业比流量更持久。当周云杰在直播间演示海尔智家系统时,弹幕飘过的"这才是真科技",或许正是对这场中国式破圈最完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