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还会有“金三银四”吗?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新的打算?
杭州某应届生小威
不知道算不算“金三银四”,但我确实在准备赶一次求职浪潮。我目前正在一个比较熟悉的项目组,只是感觉对我的个人提升不算很大,所以也想着骑驴找马,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某游戏公司HR老张
我们公司今年依然还会在校招上继续投入,不过区别于之前,今年会倾向于和学校建立前置合作,提前在学校定制或发掘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比如一些产品的CE(Customer Engagement,用户参与)测试,会更多地让在校学生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发掘一些人的闪光点,然后吸纳他们加入。
在用人维度上,今年我们会更关注创新人才,相对以前更多基于已上线和立项的项目去做人员补充,现在我们会更看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微信小程序的爆发,让我们更相信现在的年轻从业者可以做出更受市场更喜欢的产品;AI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化,也让极限单兵(个人创作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某种意义上,我会认为,年轻的从业者比现在经验资深的从业人员更有机会——一方面,“父辈”积累的财富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他们接收国内及海外的信息更多,想法思维更活跃。
橘子糖工作室制作人糖果
作为小型独立工作室,我就讲讲未来一年的打算吧。
去年对我们工作室两个人来说,是有点疯狂的一年——我们上线了两款游戏!今年,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新项目的前期构思。可能是经验越多顾虑越多,所以前期讨论时已经毙掉了好几个半成品的概念,现在才终于敲定准备投入原型版本的开发:剧本大纲、重要玩法构建、概念美术等。估计在原型开发完毕后,就要第一次尝试寻找投资的事务了。
除了开发工作之外,今年还有一些线下计划,比如带着已经发售的游戏《零和之心》和周边参加些线下漫展。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活动只要能回本摊位费,就是一种与人交流“充电”的娱乐活动了。
如果可以的话,能一直这样一部一部作品地制作下去,就是我们最快乐的事情了。
野生战斗策划铁棍
个人感觉,虽然这段时间整个就业环境并没有回到前几年的状态,但相比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应该还算活跃的。“金三银四”应该还会有,不过像2022年我经历的项目那样、刚传闻解散就有几十个猎头追过来联系的情景,估计已经是绝唱了。
过去1年里,我经历了很多。最近我的化名前缀也从“某大厂”改成了“野生”,即将要换个新环境了。新的一年没有太多想法,希望新机会顺利落地,在新环境好好发展吧。
《龙之歌:美食与冒险》制作人Miyako
不觉得“金三银四”特别重要。我觉得游戏行业整体还是很萎靡,新项目越来越少,身边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自己做独立游戏,自己雇佣自己。
北京游戏策划CiCi
我感觉这两年“金三银四”的说法已经很少了,就是继续在公司苟住,还是跳槽的区别,但想跳也得先找到地方跳。
某大厂中台小沈
现在分化挺严重的,好的项目对人才的需求依旧很大,但大多数前景堪忧的都在收缩。至于我个人,其实没什么计划,只能先苟着,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
某媒体平台游戏运营赛螃蟹
有没有“金三银四”,要看怎么讲了。就说说校招的情况吧。环比肯定是有的,毕竟校招也就是秋天九、十月和春天三、四月这两个时间段,但同比可能就未必有那么“金”了。
去年到今年,整体国内市场有目共睹,二游这个招人的主力板块更是在走下坡路。厂商从理智角度出发,肯定更愿意去招能立刻上手的社招员工。我认识的大厂Leader普遍反馈,宁可要一个学历不高但是在本项目游戏上有过几百小时时长的老玩家,也不想要一个高学历但刚毕业的新人,前者可能没那么聪明,但至少够“懂”这款游戏本身。
莉莉丝公关老吴
刚换公司,不知道会不会有。新一年的打算就是努力干干,尝试新的东西,走出舒适圈,接触新的人,解决新的问题。一方面是锻炼自己,一方面是涨涨见识。
上海某产品运营
听说我们今年基本没什么新增的岗位,其他公司好像也差不多。行业不景气,招人只能把门槛往上提,有的岗哪怕有空位,也可能要留给那些已经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习生,除非简历特别好,特别对口,否则应届生应聘应该挺艰难的,竞争压力很大。我的建议是,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考虑先入行,之后再跳槽走社招。
不愿透露姓名的疲惫老策划
有没有“金三银四”不知道,反正我是打算回家搓自己的游戏了。
某中厂前程序
我已经从游戏行业转行了,现在正在给一个平台网站当后端程序。和做游戏比,这边工资不高,工作也没有太多挑战性,但我觉得至少先干着,再看看机会。其实大家都说游戏行业行情差,但出来之后发现,其他行业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甚至因为风气比较“传统”,和老板同事的相处会更压抑一点,只是压力没有游戏行业那么大。
苏州某网络游戏公司策划大葱
我计划跳去另外一家厂了。过去的同事大厂跳槽,薪资动不动就能翻倍,现在的话,我也就涨了两成。金三银四,涨个20%差不多得了。今年的规划是在核心能力上多多成长吧,还要熟悉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