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成功的导弹突袭,预示中国的绝对优势

“这种武器改变了21世纪战争的面貌”。这是俄罗斯《观点报》一篇文章的说法。

文中所说的武器,就是无人机。

环球时报21日转载了《纽约时报》发表的一个数据研究:目前俄乌冲突多达80%的人员伤亡,可能是由无人机造成的。

的确,我们现在看到的俄乌战场,不再是二战时期那种天空中大规模的战斗机格斗,也没有大规模轰炸机群的“地毯式轰炸”,还没有上千辆坦克的大会战,更没有成千上万士兵的冲杀。战场上最活跃的角色,变成了无人机。它们不仅攻击坦克、装甲车、火炮,也攻击各类工事、掩体和建筑物,还频繁攻击单个的士兵。

除此之外,无人机还作为最新的侦察手段,基本上取代了侦察兵和炮兵观察哨,直接飞抵敌方,近距离传回视频和照片,确定地理坐标,成为火炮和导弹的“引导员”、

总而言之,无人机已经成为战场的主角,全面嵌入整个军事行动的全部流程。

2月19日,俄军通报了一个极为典型的导弹突袭战例。

在苏梅地区,俄军通过侦察无人机发现一片密林中,隐藏着300毫米火箭炮、装甲车等大批乌军战车。

进一步观察,确认情报无误后,俄军指挥部马上派出了一辆“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车,在无人机引导下,向目标区域发起远程打击。

500

而“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是俄军精准的中短程战术导弹,其精度可以达到2米,最大射程500公里。关键是该导弹携带的高爆弹头重达500公斤。如此巨大的威力,在无人机的引导下,精准地击中了目标。毫无防备的乌军遭到了重创。

在导弹打击之后,经过俄军无人机查证,当场摧毁20辆战车,乌军包括一名营长在内的大批人员伤亡。

对于这个战例,我的思绪并不局限于俄乌战场,而是转移到了我军未来可能的作战,对于胜利,我更是信心满满。

凡是去看过珠海航展的国内外人士,都被中国种类繁多的先进无人机震惊了。上百种型号的无人机,包括了大中小各类型号,更有喷气式与螺旋桨式,有常规速度的,也有超音速的,还有多种隐身型号,甚至还有能够执行多种任务的无人机母机“九天无人机”。

请注意,珠海航展展示的仅仅是外贸型的无人机,解放军装备的先进无人机不可能拿出来展示。

全球无人机领域的专业人士早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的无人机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技术性能,都已经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

可想而知,在未来的作战中,我军显然占据绝对的优势。再加上全球最强大、技术最先进的解放军火箭军,在中国边境3000公里范围内,我军具有绝对的优势和决胜的把握。

很多人都在为轰-20的迟迟问世感到疑惑,但我判断,很可能那是正在修改器其主要用途,将其作为无人机航母的原因。待到它列装的时候,未来战争的制空权、打击地面和水面目标的主动权与控制权,就会落到我们的手里,实在值得期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