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个半月被吐槽“毫不作为”,健尔康冤不冤?

500

“常言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上市公司,毫不作为,没有涨幅,死气成成,可想公司的业绩目标,产品质量,这样下去合适吗?”2月17日,一条投资者的“尖锐”提问出现在上市公司健尔康的投资者互动专区中。

面对投资者的怒火,健尔康董秘的回复十分“平静”——“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健尔康的关注与关心!”

查看健尔康自2月10日至2月17日的投资者互动记录,会发现自2025年1月以来,“感谢您对健尔康的关注与关心”这一回答已成为健尔康董秘的固定模版。

如此千篇一律的回答自然引发了投资者的反感。2月7日,就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发起提问,“每次对于股民的回答都是感谢对健尔康的关系和关注,请问能正面回答问题吗?二级市场下跌成这个样子,是真的因为二级市场吗?不是自身原因?”

而健尔康董秘对此的回复依旧是“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不存在应披露未批露的公开信息,感谢您对健尔康的关注与关心!”

把董秘的回复套路放在一边,投资者的怒火大部分来源于健尔康萎靡的股价。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健尔康属于典型的“上市即巅峰”。公司于去年11月7日登陆上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52.9%至81元/股,次日盘中触及96.21元/股的历史最高值。但这一辉煌并没有持续,公司股价自上市第三天起迅速回落。截至2月20日,健尔康收于37.25元/股,较最高点96.21元/股已下跌61.28%。

对于一只次新股而言,短时间内股价迅速掉头往往隐藏着投资者对于企业基本面的考量和市场动态的反应,这一点也适用于健尔康。

从产品角度来看,目前伤口护理类产品已经取代了防护类产品成为健尔康的业绩C位。但是,伤口护理类产品毛利率并不高,从2021年至2023年,该块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4.79%、21.27%、22.11%,低于同期公司整体毛利率23.61%、24.15%、22.83%。直到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的毛利率才超过了公司整体毛利率。

同时,目前健尔康的整体盈利能力依然低于行业头部企业。华金证券研报指出,健尔康的可比上市公司稳健医疗、奥美医疗、振德医疗2023年度平均收入为45.66亿元,平均销售毛利率为34.92%;相较而言,公司营收规模及毛利率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

销售渠道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健尔康来自前5大客户的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分别为63.4%、58.72%、68.56%和72.21%,整体集中度呈现增长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健尔康的前5大客户均为美国企业,在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加剧的当下,健尔康的海外业务存在不小的风险。

这个风险不仅是失去大客户的风险,还有失去巨额出口退税的风险。招股书显示,健尔康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32亿元、1.57亿元、1.205亿元、6094万。同期,公司出口退税金额分别为5,669.00万元、5,916.50万元、7,162.54万元和3,868.86万元。这意味着,公司近一半的净利润依赖出口退税。

除了高额的出口退税,健尔康享受的其他政府补贴也不少。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健尔康享受的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1,427.45万元、1,728.54万元、1,502.06万元和780.34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0.84%、10.99%、12.16%和12.80%。税收优惠的主要内容为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然而,依赖政府补贴并非长久之计。有业内人士指出,政府补贴的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应理性看待补贴带来的短期利好,同时关注公司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内容来源|知谭商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