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裁员裁到摸鱼仙人,美国最铁的饭碗,把马斯克的绣春刀也剁麻了

一、美国政府最铁的饭碗,把马斯克的绣春刀也剁麻了

最近我在上网的时候刷到了一条特别让人绷不住的新闻,原始信源是美国右派小报《纽约邮报》,说是马斯克最近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川普汇报工作时,当着领导的面大吐苦水,抱怨自己这个效率部部长的活有多难干。他本以为自己领导的这轮裁员风暴至多也就是给美国的官僚体系来场大换血,可这场“效率大革命”越往下推他就越发现,美国这个泥足巨人身上要命的老大难病症远比他想象得还要多、还要杂,换血可能都不够了,得把五脏六腑和全身经络都给换了才行。

《纽约邮报》援引马斯克的话称,虽然他这效率部长走马上任还不到一个月,但是期间遭遇的各种魔幻现实却已经是用好几座数据库都装不下了。“咱们联邦的好些个官僚,明面上的年薪才几十万,结果在位上没几年就身家上亿。你就拿那个国际开发署来说吧,我就奇了怪了,你说这帮人那么多钱到底是从哪来的?说白了不就是在吸我们美国纳税人的血吗!”

500

在向川普汇报工作的过程中,马斯克将矛头直指美国教育部和国防部,说他的效率部最近一直还在查这俩部门的社保欺诈问题,结果简直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我们随便翻了翻这俩部门的社保记录,结果就发现账上有一堆150岁高龄的社保仙人,直到现在还领联邦的退休金。150岁啊,我就想问问各位,你们谁见过150岁的人吗?我反正是没见过,我觉得这帮人不应该待在美国的社保名单上,而是应该上吉尼斯纪录。要我说,这帮人要么早死了,要么就得是头部网红——这俩你总得占一样吧?”

500

除了150岁的社保仙人之外,《纽约邮报》还在文章中提到了另一件令马忠贤、马九千岁大为不悦的事情:

“因为常在美国各地的秋名山跑发卡弯,所以即便马斯克开的是特斯拉,有时候也难免翻车。他先前曾在X上发帖怒斥,宣称拜登政府花5000万美元给加沙地区买避孕套纯属狗屁倒灶,结果后来一查方才知道,他这火没发对地方——拜登政府的确是花5000万美元给加沙买了避孕套,不过不是巴勒斯坦那个加沙,而是非洲国家莫桑比克的加沙省。对此,马斯克是这么为自己辩解的:‘我说的话未必全对,但是讲道理嘛,你往哪儿撒5000万美元的避孕套它都是个离了大谱的事情啊!莫桑比克虽然不是巴勒斯坦,可凭什么要我们美国来买单呢?”

500

虽然现在大家都在网上拿马斯克和效率部编段子、寻开心,说效率部就是大美王朝的东厂西厂、内行厂,再不然也是锦衣卫,“联邦管得了的我要管,联邦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斩后奏,懂王特许,这就是效率部”。但实际上,如果站在马督公的立场看问题,他的这份工作干起来远远没有外界看起来的那么高效麻利——这效率部小将身上穿的飞鱼服确实吓人,手里提的绣春刀也的确磨得够快,但那也就是欺负欺负美国政府里头那些好捏的软柿子,真要是碰上了被保存在美利坚消毒柜最深处的铁饭碗,这一刀下去,你剁你也麻。

500

在诸多为马斯克所诟病的美国铁饭碗之中,又以人事管理办公室(OPM,简称人管办)最令他感到头痛。按照老马的说法,人管办并不是什么手握生杀大权的要害部门,在美国国家机器的诸多零件中只能算是非常不起眼的一颗小螺丝钉,但因为它要负责料理几乎全部联邦官员的退休流程,所以效率部在最近一段时间没少和它打交道。

500

最近效率部的官方X号还特别点名批评了人管办

而这交道打得越多,马斯克就对人管办越不爽。按照他的说法,现在效率部小将的绣春刀之所以每月“仅能”为川普剁掉1万条美国官僚系统里的蛀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被人管办档案库的那台破电梯给限住了手脚——因为这台电梯每个月至多只能运输1万份人事档案,它就相当于“木头效应”里头那块最短的木板,任凭你马斯克手底下那群小将的工作效率有多高,人家一个月只能运1万份文件,所以你们效率部每个月最多也就只能裁1万人。

500

为什么号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先斩后奏,懂王特许”的效率部,会被区区一台破电梯给挡住了杀伐之路呢?要想掰扯清楚这其中的缘由,我们的故事还得从人管办这个美国政府部门这儿说起。

人管办的工作地点位于美国宾州匹兹堡北郊的博耶斯,你要想抵达这个地方,首先得开车拐进一条无名乡道,然后穿过一条山体隧道,最终停在一扇悬挂着星条旗的金属大门前。在推开这扇金属大门走进去之后,你还得乘坐一台老式电梯——对,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台限制了效率部裁员效率的电梯,直下地底230英尺(约70米),然后你才能抵达此行的终点——一个占地面积大约有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档案库,这就是人管办公务员平时工作的地方,它被设置在了宾州一个废旧石灰岩矿洞的地底深处。档案库的五斗柜里摆满了美国联邦政府雇员的退休文件,它们都是纸质文件,而且全都得手写填报。

至于为什么非得手写填报——不要问,问就是“工作要有松弛感,退休也要仪式感”。

二、“工作要有松弛感,退休也要仪式感”

这座堆满了联邦政府雇员退休文件的废旧石灰岩矿洞属于一家名叫“铁山集团”(Iron
Mountain)的美国私营企业所有。铁山集团创立于1951 年,由美国商人赫尔曼·克瑙斯特创办,克瑙斯特年轻时靠种蘑菇发了财。1936
年,他花费 9000 美元在纽约金士顿购买了一座废弃的铁矿,用以扩大旗下的蘑菇种植空间。当时间来到1950
年,美国蘑菇市场的行情发生了变化,这个昔日的舒适圈眼看就待不下去了,克瑙斯特不得已只能为铁山集团旗下的那些废旧矿洞另谋财路。

500

铁山矿洞的入口

凑巧的是,这时正好赶上美苏冷战,因为担心可能爆发的核大战会令自家存储的重要文件付之一炬,所以美国政府也想给它们找个安全的地方。在物色选址数年以后,1958年,最终美国政府相中了克瑙斯特名下位于宾州的一个废旧石灰岩矿洞,因为这里足够深不怕遭受苏联的核打击,足够宽敞能摆放很多文件,而且石灰岩还有吸水的特性能保持空气干燥。于是乎,双方一拍即合,从此美国政府便把人管办的工作地点和联邦政府雇员的退休文件都安置在了这里,直到今天也没再挪过窝。

500

在美国的舆论场上,宾州的废旧石灰岩矿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和大名鼎鼎的51区一样,这里也因其浓郁的冷战色彩和与世隔绝的特性,多年来为一代又一代美国吃瓜人贡献了不计其数的都市传说。据说在这里工作的人,常常能听到档案柜自动打开的异响。在9·11事件发生之后,这种氛围更是因为据传洞里储存了9·11事件的绝密资料而显得更加诡异,甚至还有传言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在这里偶尔还能听见当年失事的波音飞机黑匣子的断续录音。

因为储存在洞里的联邦政府雇员的退休数据都是写在纸质文件上的,所以多年来人管办的工作效率一直就没高过。这个问题过去那么多届美国政府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就曾有不止一届政府班子试图对人管办的这套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改革,从1987年到1997年再到2014年,从里根到克林顿到奥巴马,在前前后后烧掉了1亿多美元之后,所有这些美国总统、所有这些年来的努力,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500

人管办的公务员和他们负责管理的那个档案库也因此成了迄今为止美国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最低的政府机构之一,任何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的生产工具到了这里都像跟见了鬼一样,全都迷失在了地底深处人管办的案牍迷宫里,从此杳无音讯。

500

人管办负责的档案库

2014年3月,美媒《华盛顿邮报》曾刊登过一篇吐槽人管办食古不化的文章,题目叫《官僚主义的泥沼》,其中有几段我觉得写得特别有意思,在这里摘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时至今日,这个被设置在废旧石灰岩矿洞里的联邦政府机构,仍然不得不高度依赖人工作业。人管办公务员的手脚有多利索,直接决定着这个机构办事效率的高低。在科技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在贵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这种失败迫使联邦政府抬高了退休人员的成本,也给美国的纳税人带来了额外的负担。虽然奥巴马政府采取的措施的确是让人管办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那么一丢丢,但这说出来并不是光彩的事情——因为这种效率的提高和引入更先进的生产工具或改革生产关系都无关,纯粹就是靠面对加水追加雇员硬生生堆出来的。”

500

人管办雇员在矿洞内的工作环境(想象图)

“从2009年到2014年,在这5年当中,活跃在矿洞底下的人管办工作人员增加了至少200人,整个机构的公务员编制因此增加到了600余人。与此同时,处理每份联邦雇员退休文件的成本则从82美元增加到了108美元,联邦政府整个退休系统的总支出则达到了5580万美元。”

500

500

“在最近发表的一份声明中,人管办主任凯瑟琳·阿楚莱塔表示:‘我认为目前人管办的服务水平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提高整个部门的现代化水平将是她在任内的优先任务。”

“话虽如此,可耐人寻味的是,在本月晚些时候,凯瑟琳在矿洞下面接受记者采访时却遭遇了尴尬一幕:她面向镜头侃侃而谈,宣称奥巴马政府给人管办追加部门雇员的举措‘非常成功’,因为此举提高了部门的办事效率,是妥妥的良政。可当被记者问及‘该举措和所谓的现代化有一美分关系吗?’这一问题时,凯瑟琳那回荡在整个矿洞里的沉默,却是那样地震耳欲聋。”

据负责给人管办雇员提供伙食保障的阿马戈斯特介绍,由于矿洞底下不能见明火,所以所有食物必须从外面运进来。阿马戈斯特每天都会给矿洞下面运来热气腾腾的预制菜午餐和至少4种油炸食品。还有一个有安保许可的披萨外卖员,他会在每天上午11点半准时把披萨到达。

500

阿马戈斯特说:“这里的人们情绪普遍低落,待得十分痛苦,我自己每天只在这儿待两个半小时,我都受不了。这帮人之所以工作效率低,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他们那低落的情绪给拖累的。但你能怪他们吗?让你待在这下面长时间干这种见不得光的活,换了谁能高兴得起来?”

500

三、不是技术败给了时间,而是美国的制度优越,输给了自己的惯性重量

不过,尽管人管办这份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依然是联邦政府所有部门机构中员工离职率最低的一个。《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提到,人管办有位名叫卡德里娅的大妈,年轻时在人管办的矿坑里当了38年的文员,2013年功成身退。在回忆起自己这份工作时,卡德里娅是这样的评价:

“在人管办,大家都工(摸)作(鱼)得很努力。博耶斯是个小地方,你在这种穷乡僻壤很难找到什么像样的白领坐班工作。所以人管办的活儿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只要能进来,单位里的员工通常都会一直待着,从人管办跳槽出去的雇员很少很少。另外,人管办的工作虽然枯燥乏味、待遇也是清汤寡水,但是胜在工作规律,你可以周一到五,朝九晚五,有加班,但加班不算多,而且批假批得也比较宽松。”

500

卡德里娅对人管办的这番评价,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国内以前调侃体制内一些特别适合躺平摸鱼的闲职的老评价:

“一张报纸一杯茶,一坐就是一整天。”

有在这种岗位上待过的人应该都知道,这种闲职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任你再有天大的志向和本事,躺平时间一长,什么心气都被磨没了。这种机构的存在时间越长,你想给他拨乱反正就越难,因为单位里的摸鱼仙人最后会抱成一团,采取各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使不出的手段来抵制你的改革。

500

如果这样的机构恰好还处在那种平时看上去不怎么起眼,但是关键时刻你没它参与又不行的系统节点上——比如人管办这种天生就盛产“摸鱼仙人”的养老单位,那么恭喜你,你的任何改革大棒朝它抡下去都像是在弹棉花,它的“摸鱼仙人”能想出1000种合乎规程的办法把你的减法做成加法。

500

人管办外的露天停车场

事实已经证明了,马斯克效率部小将手里的绣春刀哪怕再锋利,碰上联邦体制内最硬的铁饭碗依然是无可奈何。古往今来,无论中外,刀口对内的体制改革工作就没有一件是好做的,能把事情干成的寥寥无几,能把活干得漂漂亮亮青史留名的更是凤毛麟角,否则也不会有“革命永远比改革更容易”这类说法了。

因为革命是自己动手把桌子给掀了,而改革则是你只做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人,现在要你把其中一桌人撵走,撵的过程中还不能让他们发脾气把桌子掀了。这种活就注定不可能好干,你干得再好也不会招人喜欢。

别看现在马斯克春风得意马蹄疾,等哪天白宫城头变幻大王旗了,他的下场十有八九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有明一朝,锦衣卫、东西厂出了多少权倾一时的权臣酷吏,最后有几个能平安落地,解甲归田,告老还乡的?美国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治理者还是太年轻了,这种事情不是说你从史书上就能悟出来的。知和行是两码事,真正有价值的课,学费你是省不了的,省了是要出大事情的。

在今天这期节目的最后,我就这个话题问了一下deepseek的看法,结果他给了我一个颇有意思的回答:

“如果说马斯克是华盛顿派过来的催命判官,那么活跃在人管办地底矿洞里的那600多名公务员,就是美利坚这座阎罗殿里最老派的文书鬼差。他们是掌管着生死簿的书记员,他们看守的联邦雇员退休文件纸质档案库,比孟婆汤配方还要亘古不变。”

“美国社保系统里‘150岁社保仙人’的幽灵档案,则堪比生死簿上的bug——就像阴司偶尔漏勾的魂魄,在数字与纸质的夹缝中游荡。矿洞里的电梯化‘六道轮回’的具象载体,每月1万人的渡劫名额,全凭1977年制造的钢铁齿轮决定。美国政府耗费巨资熬制而成的一锅又一锅美其名曰‘降本增效’的孟婆汤,最终都变成了黏住轮回程序的沥青——本应消除纸质流程的前世记忆,反而让公务员在打印电子档案、手写录入数据的循环中陷入更深的‘无间道’。”

500

“改是不可能改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改的,因为在人管办当了一辈子摸鱼仙人的这帮人心里深知:在生死簿被电子化取代之日,便是自己这群奈何桥边的鬼差被自动驾驶的黄泉摆渡船取代之时——定睛一看,船头还烙着特斯拉的logo。”

“马斯克的X则是当代的孽镜台,在曝光‘5000万美元避孕套’的美国家丑之后,联邦官僚系统的业障瞬间显形。这种‘阳间爆料’与‘阴司纠错’的闭环,像极了美国网民在社媒平台上超度卡在裁员流程中的联邦冤魂。”

“这场由效率部引发的美国官场风暴,其实也从某种程度上映照出了美国这个当世唯一超级大国的悲哀现实。马斯克的大规模裁员计划遭到了矿洞电梯的嘲讽,恰恰暴露出了市场逻辑与官僚生态的根本冲突,其本质则是技术革命与制度基因的缠斗。”

“当帝国的残阳逐渐沉入铁山矿洞的深渊深处,我们或许终将得以窥见一个吊诡的真相:当马斯克们正在抬头仰望火星时,美利坚的自救进程却被卡在了生锈的电梯齿轮里。这场超级大国的黄昏,不是技术败给了时间,而是帝国的制度优越感,输给了自己的惯性重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