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片或许应该缩短片长
中国动画正在爆发性发展。《哪吒1》已经轰动,《哪吒2》是彻底的现象级了。但是,中国动画可能陷入了“需要和故事片一样的全幅片长”的怪圈。
《哪吒1》和《哪吒2》的片长都在2小时23分钟左右,《长安三万里》的片长达到2小时48分钟。《白蛇·缘起》好很多,只有1小时39分钟,《大鱼海棠》是1小时45分钟。
动画片不必是只给孩子看的,但孩子肯定是主要观众。片长太长,对孩子不友好。
对比迪斯尼,《白雪公主》1小时23分钟,《小美人鱼》1小时23分钟,《美女与野兽》1小时27分钟,《狮子王》1小时28分钟。也就是说,都控制在1小时30分钟以下。
电影长度当然要由内容决定,但也需要考虑观众的注意力可持续窗口。慢说孩子,就是大人,看累了、看困了,再精彩的电影也效果好不了。
动画片还和常规电影不一样。除了孩子观众的因素,动画片本身的特点也需要控制片长,节约使用观众的注意力可持续窗口。
动画片就是要快节奏、高夸张、强冲击力,才能抓住好动的孩子,才能发挥动画片的想象力。不管是画面效果,音响效果,动画片都不能不温不火。尤其是画面,不仅要“动”,还要各种夷所思和魔幻,否则动画片就失去特色了。动辄深思、慢镜头与动画片是八字不合的。
但这样的高强度视觉冲击也容易引起感官疲劳。孩子看累了,回家路上呼呼大睡就是了;大人看累了,回家路上还要操心后面一天的事呢。
迪斯尼把动画片片长控制在1小时30分钟以内,是有道理的。
动画片也需要“良心满满”,但堆足料不是增加片长,观众的感官享受涨停了就是涨停了,再加就是折磨了。
相信中国动画片控制片长的话,会有更好的效果。《大闹天宫》的1小时54分钟和《哪吒闹海》的1小时45分钟已经是极限了,不宜更长。
另外,中国动画片从中国神话入手是很好的开端,但不必拘泥与神话题材。《水浒传》、《三国演义》也可以成为很好的题材,更有大堆成语故事。同样,不必拘泥于“不够2小时的题材啊”。“揭竿而起”、“烽火戏诸侯”、“东施效颦”、“沉鱼落雁”都可以拍,1小时的动画片又如何?早看完早回家,还不耽误写作业。还应该大拍动画短片,10-20分钟那种,作为电影正片前的插播,也是很好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