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下台进入倒计时?
2月18日,美俄两国围绕结束俄乌冲突的第一轮接触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进行了四个半小时,双方决定成立工作组就俄乌停火展开实质性谈判;此外,两国还同意就“共同地缘政治利益、经济和投资合作等奠定基础,这些合作将随着俄乌冲突结束而出现”。当事方--乌克兰和欧洲被排除在外,成为舆论关注的一大焦点。德国最大的国防承包商--莱茵金属公司行政总裁帕佩格表示,“过去三十年,欧洲多国国防投入不足的后果是,当美国和俄罗斯讨论乌克兰未来时,欧洲人就像被放在另一桌的小孩”。欧洲一些人愤怒不已,一些人伤心落泪;更有一些人很好奇,欧洲人这些年不是一直充当美国的小弟,怎么突然不适应这个边缘化角色?
当记者问特朗普对此次沙特会谈的看法时,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对协议的达成更加充满信心;至于欧洲和乌克兰被排除在外,他表示,已经给欧洲三年的时间,但都被浪费了,哪怕有个半成熟的政治家,也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他狠批泽连斯基就不该打这场战争,特朗普还特别提到乌克兰还没有举行大选这件事。显然话中有话,看来“不换脑筋就换人“这个想法已经在特朗普的脑子里存在一段时间了。
2月1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带着“以稀土换安全”协议奔赴基辅,但泽连斯基总统拒绝签字,认为乌克兰没有在安全方面得到明确保障。他同时表示,没有乌克兰参与的谈判,乌克兰不会接受这个结果。这位硬汉算是在节骨眼上放出了一些狠话,但“弱国无外交”属于基本常识。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乌克兰死伤数十万,连征兵年龄都从25岁降到了18岁,乌克兰手上还有多少讨价还价的资本?可以预料,如果泽连斯基成为未来俄乌谈判的绊脚石,通过选举把泽连斯基赶下台也只是时间问题。普京多次提醒国际社会,泽连斯基的任期去年届满,现在已不是合法总统了。泽连斯基以国家处于战争状态为由,无限期推迟了大选。看来,大选问题已纳入美俄领导人的政治视野,不知道人气颇高的乌克兰驻英大使扎卢日内(前乌军总司令)有没有新的想法?
在特朗普的眼里,乌克兰的战后安排完全是一门生意和交易。既然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数千亿美元,那么乌克兰就需要用稀土资源作为抵押或偿还。特朗普的开价是持有乌克兰稀土资源收益的50%。乌克兰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其中一半在俄罗斯占领的顿巴斯地区,在乌其他地区的分布相对分散。不知道美方提供的地图中,是否包括俄占区的稀土资源开采,如果包括这些地块,接下来俄乌新的军事分界线怎么划分,则成了一大问题。至少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看,普京不会退出已占领的乌克兰领土,这包括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顿巴斯地区。此外,俄罗斯已明确要求,停火协议还应包括西方国家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解封被扣押的三千亿美元外汇资产等内容。欧洲虽然成事不足,但在解封问题上,还是可以扮演“败事有余”的角色。
俄罗斯盯上了乌克兰的土地,美国看上了乌克兰的稀土,这注定了乌克兰被瓜分的命运。俄乌两国的停火谈判,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以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换取《英德协定》,但最终没能阻止希特勒对欧洲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2月,美英苏三巨头齐聚雅尔塔,将世界摆上餐桌,奠定了战后雅尔塔体制。尽管雅尔塔体制有很多致命的弱点,但是联合国的诞生是人类用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换来的,或多或少维护了欧洲几十年的和平。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前身)的成立,对推动世界贸易的大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但80年过去了,美国却亲手掀翻自己打造的一套国际体制,让世界被迫重回“从林法则”的旧时代。
乌克兰过去成为棋子,今日成为弃子,这是一个小国的悲哀。已经作古的基辛格生前多次强调,乌克斯应当成为俄罗斯与西方的桥梁,而不是战略对抗的前沿。很不幸的是,乌克兰领导人显然犯了战略性错误,居然将加入北约写进宪法。俄罗斯作为“双头鹰”,左顾右盼,有着天生的不安全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正像一个少女整天衣着暴露,虽然不应成为被糟蹋的理由,但这会让从你身边走过的坏人产生邪念,让这位少女沦为受害者的概率大大提升了。乌克兰处境险恶而不自知,如今弄得家破人亡,令人扼腕叹息。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美副总统万斯反映强调,欧洲需要防卫自保,“美国需要把精力投放到东亚”;“俄罗斯做中国的小兄弟不符合俄的利益”等,借机挑拨中俄关系。而美俄利雅得会谈中的所谓双方“共同的地缘政治利益”措词有何内涵,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