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锋》国服回归,这个世界还需要更多英雄吗?
《守望先锋》回不去2016年的夏天,但这已经不再重要了。
文|星晖
编|陈梅希
今天,告别中国市场两年之久的《守望先锋》回来了。
2024年末,《守望先锋》官方正式公布了重启国服的日程安排,并在2025年1月进行了一轮公开技术测试。官网信息显示,开服前夕有超过300万玩家响应召唤,重新预约了这款陌生而熟悉的游戏。
图源《守望先锋》官网
激昂的旋律搭配“集结”的字眼,让人很难不回想起多年前初见那只猩猩科学家时的澎湃心潮。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情怀仍有声量,但如今“特工们”所面临的世界已然剧变。
细细算来,从2023年1月24日正式停服到2025年2月19日大门再启,国服玩家已经等待了整整757天。更早之前,《守望先锋》自身的运营及电竞布局已经遭遇了不少挫折;而在它缺席国服的这段时间内,本土市场又迎来了更多变数,其所立身的英雄射击赛道格局大变,新一代的挑战者近在眼前。
游戏背景里解散又重生的《守望先锋》,在现实中亦面临着相似的命运与挑战。
回归竞争的《守望先锋》
对国服玩家而言,世界上有两种《守望先锋》。
第一种《守望先锋》,是2016年的TGA年度游戏。
那年5月,它以惊艳之姿横空出世、席卷全球,最终在年终的TGA(The Game Awards)颁奖典礼上摘得“年度游戏”“最佳多人游戏”“最佳电子竞技项目”等大奖,并助力开发商暴雪娱乐赢下了“年度最佳工作室”的勋章。
作为“年度游戏”,《守望先锋》的网游身份曾在海内外玩家中掀起无穷无尽的口水仗。不过即使是再激进的反方辩手,也很难于彼时否认它那妙趣横生的玩法和现象级的影响力。
第二种《守望先锋》,则是2023年“Steam差评榜”头名的有力竞争者。
2023年8月,二代版本的《守望先锋》正式登陆Steam平台,当即引来了如潮骂声。此前,由于网易暴雪合作破裂,包括《守望先锋》在内的暴雪游戏已经全部离开国服,玩家的愤怒可想而知。
很快,《守望先锋》的Steam好评率便跌到了惨淡的个位数,成功赶超恶名在外的《三国杀》,登顶“差评榜”。接着,《守望先锋》与《三国杀》开启了缠缠绵绵的擂主攻防战,你来我往强强对决。直到今天,前者依然维持着“多半差评”的Steam评级。
图源Steam
回头来看,两种《守望先锋》间的裂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成因,包括更新停滞造成的积怨、电竞布局错判酿就的苦酒,以及突如其来、退出国服的灾难性事件。
两年过后,随着公司层面的收购案尘埃落定、内部团队的动荡告一段落,《守望先锋》总算回归了广阔的中国市场。那么,如今的它还有多大的竞争力,收复失地胜算几何?
要知道,在9年前的游戏市场上,兼具“多人联机”“英雄射击“定位的《守望先锋》几乎是个孤例。那之前,“FPS”与“MOBA”元素的玩法融合从未如此和谐过。因此,自2016年这一产品初入中国市场开始,“OW无代餐”就一直是国服玩家的共识。
然而到了2025年,《守望先锋》的竞品越来越多,这种稀缺性正在不断减弱。一方面,《穿越火线》等老牌枪战游戏依然牢牢占据着一批核心受众;另一方面,将英雄技能融入射击玩法的后起作品声量渐盛,国服市场今非昔比。
2023年7月,出自拳头游戏之手的《无畏契约》国服正式上线,官方介绍为“5V5英雄战术射击游戏”——倘若如今的《守望先锋》使用相同的定位措辞,恐怕也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一年多的时间内,国服《无畏契约》及本土电竞事业高歌猛进。2024年7月,《无畏契约》官方宣布国服单日最高在线数已稳定突破100万。2024年11月,腾讯Q3财报提及了《无畏契约》等游戏对公司增长的醒目贡献,并指出《无畏契约》季均日活跃账户数创下新高。
图源微博@无畏契约
就在腾讯《无畏契约》日活走高的同时,另一行业龙头网易也在英雄射击赛道落下了重磅棋子——《漫威争锋》。由于玩法设计存在一定相似性,《漫威争锋》自2024年12月6日公测以来,便在全球范围内与《守望先锋》构成了直接竞争。
据GameLook估算,《漫威争锋》仅Steam平台的首月预估流水收入在4亿元以上,全球首月预估流水收入可能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首月海外市场收入接近1亿美元。并且随着赛季更新后“隐形女”“神奇先生”等新角色加入游戏,《漫威争锋》的Steam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新高,来到64万以上的高点,超越了公测初期的40余万人,后劲不俗。
图源《漫威争锋》官网
再加上以《三角洲行动》为代表的泛射击新品打入市场,再崛起的“塔科夫like”“战地like”等玩法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本土端游竞争。
作为同样被腾讯财报点名表扬的产品,《三角洲行动》的用户留存率和日均使用时长均十分可观。顺网星研社发布的“2025年1月网吧网游热力榜”显示,上线不久的《三角洲行动》已经杀入了榜单前5名,紧跟《无畏契约》《穿越火线》等枪战前辈的步伐。
图源顺网星研社官方公众号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在射击类端游竞争加剧的中国市场中,留给《守望先锋》的发挥空间注定不及2016年第一次开服时那般宽阔了。
彻底转向的商业化策略
外界风云变幻之际,《守望先锋》自身又经历了哪些变化?
事实上,早在国服停运前夕,这款曾经红极一时的游戏就已经走过了漫长的下坡路,也因此不得不踏上彻底的自救之旅。
自救的起点,是《守望先锋》于2022年下半年所推出的覆盖本体的二代版本。只不过,当时国服玩家刚体验完换代后的首个赛季,便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停服事件。
此后,在国服玩家缺席的两年间,《守望先锋》在二代基础上不断迭代,渐渐演化出了新的面貌。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改变在于商业化机制——《守望先锋》完全实现了由“买断制”转为“免费游玩+外观内购”的大改造。
二代新增的战令内购,图源《守望先锋》官网
不久前,《守望先锋》游戏总监Aaron Keller在接受外媒GamesRadar+采访时再次回应了这一话题。他说:“在《守望先锋》推出之前,就有免费游戏,但现在免费游戏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如果不免费,运行一款大型射击游戏将非常非常困难。”
看看《无畏契约》,看看《漫威争锋》,再看看《守望先锋》自己的惨痛教训,我们很容易理解Aaron Keller在说什么。
在网游的范畴里,《守望先锋》的买断制特征曾经别具一格,它是暴雪精品大作理念的产物。但事实也表明,其单薄的后续变现能力并不足以支撑团队的长线运营,《守望先锋》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当商业回报触及瓶颈时,过去的领导团队选择闷头开发续作,本体的内容更新反倒因此陷入停滞。于是玩家们不得不忍受反复回锅的节庆活动,和逼近1000天的英雄上新间隔。
初代末期的新英雄“回声”,图源《守望先锋》官网
种种回头看来堪称荒唐的决策,对《守望先锋》的人气造成了巨大的消磨。同时,伴生的电竞体系由于过分“曲高和寡”而萎缩,民间赛事的生命力也早已被暴雪自己掐断,再加上公司丑闻不断、高层震荡频频,《守望先锋》注定成为暴雪娱乐走下神坛的具象符号。
幸运的是,转机仍然存在。在Aaron Keller等主创人员的推动下,《守望先锋》二代转为免费制并提前发布,苦熬无果的PVE开发被决然暂停,其遗产被拆分上线,大大加快了游戏的后续更新节奏。
基于免费游玩扩大受众的前提,《守望先锋》团队开始高频更新付费外观,使这款游戏终于具备了一个和同行一样能赚到钱的商城。
《守望先锋》从主打性价比的“高级战令”做起,推出了最高规格的“神话皮肤”,开始探索人们呼吁多年的技能特效设计。2024年,它又推出了具备定制选项的“神话武器”——你很难相信,一款射击类网游过了这么多年才开始高价售卖武器皮肤……
未来赛季的“神话武器”,图源《守望先锋》官网
国服停运期间,《守望先锋》甚至开启了周期性的“联动”活动,补上了《堡垒之夜》等后辈早就实践过的商业化必修课。
从《变形金刚》到韩国女团LE SSERAFIM,从保时捷到暴雪自家的“魔兽”“暗黑”IP,《守望先锋》的联动越做越娴熟,让偶尔刷到“前任”的国内玩家时不时生出一种惆怅的陌生感。
国服即将复刻的联动,图源《守望先锋》官方公众号
种种迟来的改变,让《守望先锋》获得了稳定的收益,帮助它走上了内容更新的正轨。转为免费制后,《守望先锋》推出的新英雄数量已经逼近了前六年的总和,核心玩法的变动幅度更是远超以往,这还不包括大刀阔斧的英雄重做与地图更迭。
改头换面的《守望先锋》活了下来,然后,在今天重新站到了国服玩家面前。
面向未来的冒险故事
“2016年的夏天”,是《守望先锋》国服玩家之间最经典的接头暗号。
起初,它是玩家们抒发青春情怀的惯用开头,后来,它成了新老版本优劣之争的开战信号。随着停服的时间推移,厚古薄今的“遗老”不再能占据论坛舆论的上风,因为还在关注《守望先锋》的玩家们渐渐达成了共识:拥抱变化总是好的。
国服上线前夕,有玩家在NGA发帖褒扬Aaron Keller这位乱世挑大梁的游戏总监,并一一罗列了他任职期间作出的诸多改变。这个帖子很快得到了破百的点赞量——国服沉寂的两年里,冷清的《守望先锋》板块少有意见如此一致的时刻。
图源NGA玩家社区
事实上,就在大约一周前,《守望先锋》团队还举办了一场规模极大的内容发布活动,并邀请了世界范围内的社区创作者和媒体到场,包括来自中国的代表。
于是,在全球《守望先锋》玩家的注视下,Aaron Keller带领开发者们公布了诸多大新闻,包括带有天赋树色彩的“威能”系统、以“角斗领域”为名的新模式、人们期待已久的英雄禁选功能……
即将上线的“威能”系统,图源《守望先锋》官网
在步入第十个年头之前,《守望先锋》似乎终于与玩家达成了共识,选择开启它前所未有的冒险。
有些冒险来自开发者内部的思考,比如,《守望先锋》总经理Walter Kong在接受NGA专访时表示,团队在思考“如何把守望往前再推进一步,然后同时还能给玩家保持新鲜感”。
为此,《守望先锋》制作团队的结构有了一些改变,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去负责更面向玩家的新内容,“角斗领域”这一MOBA色彩浓郁的新模式便是其中之一。
开发中的“角斗领域”,图源《守望先锋》官网
另一些冒险则是玩家反馈和业界验证的结果,比如谈起禁选功能时,Aaron Keller坦言:“我们计划在2025年做这件事,但一直存在一些反对意见……当你看到它在《漫威争锋》中出现,你知道吗?你意识到这些反对意见是合理的,但被给予了过多的重视。”
显然,不论是在国服还是全球市场,《守望先锋》团队都察觉到了加剧的竞争压力,这促使着他们做出改变。
“我认为对于《守望先锋》来说,我们以前从未真正面临过这种程度的竞争……看到另一款游戏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你之前考虑过的一些事情,这真的很好,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这是一种推动团队的力量——不再是为了安全起见。”游戏总监如是解释《守望先锋》未来几个赛季不走寻常路的理由。
图源《守望先锋》官网
直到国服回归的这一天,摆在暴雪和网易眼前的难题还是很多,比如:凭什么说服新玩家加入一款已经接近十个年头的“老”游戏?如何重建包括二创作者、职业选手、解说主持等关键角色的核心社区?怎样召回那些已经流失到其他产品的用户?
好在,暴雪久违地掏出了一些让我们难以预测的答案。依靠新一代商业模式的驱动,新的玩法、新的模式蓄势待发,面向未来的《守望先锋》成为可能。
尽管玩家们总在争吵,但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没有一款游戏能永远停留在2016年的夏天。只不过,对于此刻而言,这一点已经不再重要。
正如Aaron Keller所说的那样:“人们心目中存在着几个不同版本的《守望先锋》,这可能取决于你对游戏的关注程度以及你对它的投入程度。我理解人们的批评,但从团队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打造出这款游戏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