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国外市场提供最好产品的蒙牛,也曾声明出口与内销产品为同质量产品

据中国网财经报道,在2019年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的“全球经济展望:亚洲视角”分论坛上,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卢敏放在被主持人问及2008年牛奶丑闻后如何解决质量问题时表示,蒙牛的酸奶业务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发展得非常快,“主要原因是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产品,把优质的、高质量创新的产品放到这些市场,这就改变了大家对我们的看法”。

500

500

随后,有网友指责蒙牛把最好的产品给中国内地以外的市场,把差的留给内地的消费者。

在查阅这条消息的来源时,我发现卢敏放的原话是用英文说的。媒体引用的卢敏放的这段话,其实是达沃斯论坛所提供的官方同声传译

7月5日上午,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发布了上述截图中卢敏放回答的英文片段视频。在回答记者问的关于“2008年牛奶丑闻后,蒙牛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到影响”这一问题时,卢敏放说并没有完全摆脱这件事的影响,卢敏放在回答中提到了蒙牛在印尼、新加坡、中国香港的经营状况,卢敏放表示在这些地区酸奶业务的表现非常好。

紧接着,卢敏放顿了一下说,……the main reason is because we always want to go there with the best product, premium product, high quality innovation.....so that change the perspective......

这句英文,也就是报道中那句“主要原因是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产品,把优质的、高质量创新的产品放到这些市场,这就改变了大家对我们的看法”的英文原文。

以下为中国经济网对这个片段的翻译:

交流中,论坛主持人、彭博社记者史蒂芬·恩格尔问及,是否已克服2008年质量危机后消费者对中国乳品形成的偏见?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中国企业是否因此受到影响?

卢敏放说,蒙牛如今已经打入了香港、印尼、新加坡等许多境外市场,其中,酸奶业务势头非常强劲。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总是希望向当地展示最好、最高端和高水平创新的产品,以此来改变他们对中国乳品的偏见。目前,蒙牛的品牌、产品和质量等方面工作都已经做得很好,但要彻底改善国内外消费者的看法,还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多下一些功夫。

视频链接:https://proapi.jingjiribao.cn/detail.html?id=185186&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卢敏放在讲话中还说,“在中国,确实要做更多的工作,来进一步改变大家对我们的看法,但是看一下我们的做法,我们的品牌、质量建设已经没有问题了。确实,我们还需要花几年的时间,继续努力。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来自官方同声传译)

2019年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主页:https://cn.weforum.org/events/annual-meeting-of-the-new-champions-2019

“全球经济展望:亚洲视角”官方全程视频:https://www.iqiyi.com/v_19rsbsjrhw.html (27分左右)

从这段原视频中我们可以听到,卢敏放确实说了会把最好的产品提供给新加坡、中国香港这些市场。但与此同时,这就意味着中国内地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不是最好的吗?

今天在浏览蒙牛集团官网时,我发现,2016年蒙牛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通过了国家出口内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审核。这个就非常有意思了。

500

人民网报道,2016年9月28日,蒙牛出口产品的加工基地(和林基地三厂、生产四厂),清远事业部通过了国家出口内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审核并全国公示,成为国内获得此认证的乳品企业。

据悉,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启动了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同线同标同质”是指出口食品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此项工程旨在适应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引导国内相关产品进行提质升级。

据人民网报道,蒙牛的出口产品与国内相同品牌的产品一直是在相同的生产线生产,执行同样的质量标准,完全符合国家的“同线同标同质”要求。

根据人民网在报道中的后注,该报道为“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

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主任顾绍平介绍:“同线是指企业必须来自国家检验检疫部门备案的企业,同时还要有实际出口;同标的话,企业要自我声明,我要内外销,一个标准生产;同时还要获得第三方的HACCP认证。”

“同线同标同质”公共服务平台介绍,进入“同线同标同质”平台的企业需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企业获得出口备案资格并有实际的出口业绩;二是企业自我声明投放内销市场的产品符合“同线同标同质”相关要求;三是加工企业需获得HACCP认证。通过“出口企业备案+企业自我声明+第三方认证”模式,以及信息平台与交易平台对接的溯源机制,确保相关企业及产品真正达到“同线同标同质”。消费者可登录相关交易服务平台选购,并通过国家认监委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查询验证。

通过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审核的企业,会通过“同线同标同质”公共服务平台公示。

最新查询结果显示,蒙牛集团依然属于“同线同标同质”企业。

500

在该平台上,可以看到蒙牛集团公示的投放内销市场的产品符合“同线同标同质”相关要求的自我申明,HACCP认证等证件。

500

500

但是,“同线同标同质”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在网站首页声明:

获得出口备案/注册企业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可在本网站发布信息。出口备案/注册企业通过自我声明,承诺生产过程和在本网站发布的产品符合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要求,并对其通过本网站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如发现登录本网站的企业不能持续符合出口备案和认证要求,或通过本网站发布信息存在不实情况的,欢迎社会各方向企业所在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或国家认证监委反映,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对企业实施监督。

500

各位一起来看看,这个声明的意思是不是,这个所谓的“同线同标同质”,关键在于企业自我声明?

首先,作为消费者,我不清楚蒙牛是否严格执行了“同线同标同质”这个要求,是否履行了自己在声明中的承诺。如果严格遵守了这个要求,那么蒙牛首席执行官卢敏放所说的“we always want to go there with the best product, premium product, high quality innovation”,也就同时意味着,国内消费者购买到的蒙牛的产品,同样也是蒙牛最好的产品。

如果是这样,那就会出现一个悖论,既然都是最好的产品,那就是蒙牛在各个地区的产品质量都是一样的,无所谓最好,也无所谓最差。因此,所谓的“蒙牛总是把最好的产品,把优质的、高质量创新的产品放到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市场”,只是为了说明蒙牛现在高度重视产品质量而已,并没有将出口与内销产品区别对待。造成这样的误解,应该是同声传译造成的信息转述不准确。

如果说蒙牛并没有严格执行“同线同标同质”这个要求,那也就不能怪网友们对卢敏放的话造成误解,反而是网友们对蒙牛的看法是正确的。

其实,从卢敏放讲话中我们可以听到,他除了提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外,还提到了印度尼西亚。卢敏放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是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并列的。

在蒙牛官网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蒙牛在印度尼西亚新开了一个工厂,这个工厂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为印尼消费者提供世界级的产品。

或许,如果卢敏放所说的为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提供最好的产品,根本就不是中国工厂生产出口出去的。那么这也就不牵扯什么“同线同标同质”了。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