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郭靖对杨过谈论侠之大者时

郭靖跟杨过讲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在《神雕侠侣》里提到襄阳。特意让郭靖吟了杜甫的诗:“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非让郭靖这个傻孩子吟诗,可见金庸先生是非得将这段话放出来才爽。

后来郭靖更对杨过这么说:“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八个字。”

最后他也的确做到了。

后来杨过手下诸位,将杨过与羊祜并论,提到了堕泪碑,提到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确,羊祜当年也驻在襄阳。

郭靖比诸葛亮,杨过比羊祜,是明比。还有个隐藏的:

《射雕》的隐藏主角,是岳飞。开场杨铁心郭啸天和曲灵风就在聊岳飞。后来半本书在争《武穆遗书》。郭靖让《武穆遗书》在屠龙刀里传了下去,《倚天屠龙记》末尾,张无忌将《武穆遗书》转交给徐达。“徐大哥,这部兵书转赠于你,望你克承岳武穆遗志,还我河山,直捣黄龙。”

《射雕》、《神雕》、《倚天》,岳飞→(郭靖、杨过、张无忌)→徐达。

一路传承。

500

为什么是襄阳?

顾祖禹先生的《读史方舆纪要》里写:

“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

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顾祖禹先生那时代的荆州,如今的湖北省荆州市,堪称楚地的核心。历史上伍子胥定了这里,就能鞭尸报仇。白起定了这里,楚国只好东迁。周瑜和曹仁争这里争了一年多。吕蒙背后捅刀关羽,抢的也是这里。

武昌汉口,是为武汉。九省通衢,直下东南:李白都要送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襄阳,南可走江陵,东可下武昌。南军北上,必取襄阳。所以关羽围襄樊,岳飞自襄阳北上。桓温北伐,也是走襄阳。

而北军南下,也得定襄阳。故此说: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南北交织,一定会在这里碰头。

正史没有郭靖。但襄阳还是扛了小半个世纪。

岳飞麾下曾有一将,叫孟安;他儿子孟林也在岳飞麾下,代代岳家军。孟林的儿子孟宗政,守襄阳。孟宗政的儿子,叫孟珙。

公元1234年,即岳飞逝世九十二年后,宋蒙合军,在蔡州攻金国。蒙古军攻北,孟珙带宋军攻南。金国灭亡。金哀宗的遗骸被孟珙带回了宋都临安,供在太庙中。靖康耻到此刻,才算是雪了。之后,孟珙常年在荆襄一带镇守。逝世后的谥号:忠襄。

孟珙自是一代良将,整个南宋也就岳韩可比,但他故世后,襄阳又撑了近三十年。蒙金之战时蒙古无常备水军。只有“船桥军”:临水造船或架浮桥用的。蒙古名将之后阿术曾很无奈地说:“所领者蒙古军,若遇山水寨栅,非汉军不可。”“围攻襄阳,必教练水军、造战舰为先务。”

蒙古当时专门训练了七万水军,围城五年,终于逼得襄樊1273年陷落。当时围城五年,守将吕文焕依然坚持,忽必烈和阿里海牙都很感佩——《射雕》与《神雕》里的吕文德,是吕文焕的哥哥。襄阳一失,两年后临安开城。

金庸以郭靖持《武穆遗书》守襄阳,是以他为岳飞后身,当然也凝聚了诸葛亮、孟珙等许多人的光彩。

郭靖无敌天下但终于殉城的情节背后,夹杂着金庸先生不知道多少“如果岳飞还在”的遗憾。《神雕侠侣》末尾,大汗蒙哥在襄阳城下被杨过击杀。正史里蒙哥是攻打钓鱼城时殒命。但金庸先生安排在了襄阳,让郭靖杨过,成就如此大功。

十六年前,郭靖教导杨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十六年后,杨过当了神雕大侠去行侠仗义,去做三件大事给郭襄过生日,是给郭靖看的——郭襄甚至不明白那些礼物的意义。

到结局,当杨过来帮忙解了襄阳之围后,郭靖拿一杯百姓呈上的美酒转敬杨过,杨过大声说:“郭伯伯,小侄幼时若非蒙你抚养教诲,焉能得有今日?”

——是这个教导,闭环了。

南宋临危之际,出了许多传奇。孟珙、吕文焕、李庭芝;当然也包括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他们。田中芳树有小说《海啸》,就是写这些义士。

但想想金庸选的角度:

郭靖和杨过,都是民间来的。他俩在小说里设定,从头至尾就是布衣大侠。至死如此。

大概金庸的视角:世上当然有力挽狂澜的英雄,但大多数时候,是许多无名的个体的英雄侠客。

《三毛从军记》末尾,有这么段对白。

之前的号召令曰:

“以无数无名华盛顿,来塑造一个有名的华盛顿;以无数无名的岳武穆,来塑造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

身为士兵,经历过战争后的三毛知道:

“三毛知道自己就是华盛顿,就是岳武穆,只是无数的,无名的,而已。”

《射雕》的时代,已经没有了岳武穆,但金庸希望郭靖代替岳武穆。

正史上并没有郭靖和杨过,但也许当时襄樊每个军民,都可以是郭靖与杨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