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看待Deepseek
Deepseek风靡中国,轰动世界,成为春节期间中国社会的一股滚滚向前的暖流,成为最提升我们中国人科技自信的一款AI产品。
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警惕和排斥这一款来自于中国的生成式AI大规模语言模型,把它视为“威胁产品”。那么,日本社会是如何评价和对待Deepseek的呢?
专门研究推广美国ChatGPT的日本フィクスドスター株式会社(恒星公司)发表了一篇对Deepseek的分析文章。
文章说,同样规模的大型模型,开发成本在1亿美元左右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OpenAI的GPT-4的开发成本据说就高达数亿美元,而DeepSeek仅用两个月时间就能以 550 万美元的价格开发出来,这种降低成本和快速开发让许多的AI公司大吃一惊。尤其是在美国商务部对Nvidia H800 这款 GPU 出口中国实行了限制的背景下,DeepSeek公司是如何在短时间内维持一个大型 GPU 集群并学习大量参数,这非常令人关注。DeepSeek V3 拥有 6710 亿个参数,可为全球人工智能界提供新的选择。
但是文章也指出,随着参数数量和训练数据量的增加,成本、监管和性能方面的障碍也越来越高,DeepSeek能否真正成为OpenAI 和 Meta 的竞争对手,将是真正的考验。同时,最终是否能够被全球采用,将是未来面临的一大重大挑战。
野村综合研究所战略分析师長谷佳明在日本经济新闻上发表文章说,DeepSeek威胁了美国,而且以低成本、高性能,堪称“人工智能的人造卫星”,中国人工智能的创新力颠覆了人们的常识。
不过,他也指出,DeepSeek压倒性的低成本得益于模型的结构和学习方法。尽管有一些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现,如强化学习的有效应用,但其中许多基本的技术与结构大多是对现有理论的发展和改进。换句话说,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对世界已有的开源技术与理论的整合,以及实现这些理论的技术,它还不是全新的理论。但是,作为一家小规模的初创企业,能够开发出如此高性能的模型,将会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被称为“日本研究AI第一人”的东京大学教授松尾丰先生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说,中国的AI水平相当高,可以与美国比肩。至少从顶尖(学会采纳的)论文数量来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另外,中国还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其他很多实力强劲的企业,拥有众多优秀工程师。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AI不断得到开发与应用,出现DeepSeek这样极具实力的企业,并不令人惊讶。
松尾教授指出,DeepSeek的技术很出色,性能与运营“ChatGPT”的美国OpenAI接近。日本也需要努力开发生成式AI模型。像DeepSeek这样并非大型科技企业、也没有雄厚资本的公司,竟然能够实现世界最先进的精度,这对日本的初创企业来说也是一种鼓舞。
对于如何看待使用DeepSeek的安全风险问题,松尾教授认为:“是利用DeepSeek的开源还是使用其服务?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风险也不同。开源可以下载程序并在本地运行。这样的话,数据不可能被发送到某个地方。另一方面,DeepSeek的APP服务在中国的服务器上运行。一旦输入数据,这些数据就会发送到中国的服务器,在中国进行处理并返回。这一点,不管对于中国的DeepSeek还是美国的OpenAI来说都一样。这是一个你对对方投以多大信任的问题。”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
那么,日本政府目前是如何看待DeepSeek的呢?
2 月 3 日,日本政府的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指出,Deepseek 的隐私政策只有中文和英文版,日本用户很难理解其内容。而且包含个人信息的数据存储在中国的服务器上,并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处理这些数据,存在风险。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4 日的记者会上表示,目前日本政府无意实施全面禁止使用的措施,各机构可自行决定是否使用这种外部服务。
但在6 日的记者会上,林芳正又发表谈话说:“政府对DeepSeek的性能和风险不予置评。但政府关注人们提出的担忧和媒体的报道,我们正在采取适当的措施”。
DeepSeek是否只是成为“中国的DeepSeek”,还是最终成为“世界的DeepSeek”?对于梁文锋领导的这一支年轻而优秀的团队来说,确实面临考验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