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实判断,什么又是价值判断?这一切要从香和臭说起
多少次,当我徘徊在马桶上思考人生,我想的最多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翔是臭的?
进而,我会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动物,都会觉得自己的翔是臭的呢?
至少在我童年时期,我就隐隐约感觉到应该不是。因为狗子就经常吃人类的翔啊。
所以问题就来了,屎的味道到底是不是臭的?
人没法接受吃屎,别说吃,连看见都觉得恶心,闻到甚至会呕吐。这是一种强烈的排斥反应。
但狗子能接受吃人的屎,而且众所周知,狗的嗅觉要比人类强太多,按理说如果人能闻出屎是臭的,没理由狗子闻不出啊?
所以有两个可能。第一,屎确实是臭的,人类无法忍受,但是狗子能忍受;第二,屎对于人而言是臭的,但对于狗子可能就并不臭,不仅不臭,甚至还很香。
这就意味着,狗子的感知系统,和人的感知系统,肯定有差异。
在接触世界越来越多以后,我逐渐认识到,像狗子这种喜欢吃便便的动物,并不是少数。
比如兔子和水豚。
兔子会二次进食这些,所谓的盲肠便,就像牛会反刍一样,兔子的消化系统也没法一次完全消化掉吃进去的草,所以只好通过这种方式,曲线救国。当然兔子进食的普通便,明显区别于最终排泄物,尤其是色泽、含水度等指标,明显不一样。
虽然人和兔子差别比较大,但在人类看来,大多数动物的便便都臭,兔子的便便自然也不例外,养过兔子的人应该都懂,即使是这种盲肠便,也臭。
动物的便便,基本成分都差不多,毕竟不管吃的是啥,都会经过肠道菌群分解,所以没啥区别,像引发臭味的硫化氢这些气体,还有其它一些化学物质,比如尸胺啊
吲哚啊,注意这个玩意,划重点,下面要考。
兔子能吃进去,这意味着它也不会觉得自己的便便臭。
就比如尸胺这个玩意,狗子很喜欢它的味道,所以很多狗粮当中会刻意添加一定剂量,当然也不能多,太多也会中毒。
所以,顺便插一句,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吃狗粮。
总之呢,这么多动物,都会吃便便,足以证明,人类才是异类啊。在动物界,能够接受便便的种类太多了啊。
更不用说,大量猫科动物都是用尿液来标记领地,它们每天要干的最重要事情,就是撒尿,然后闻不同地方的尿液味道。
你说,它能觉得自己的尿很难闻吗?
但养过猫的人都知道,猫尿味道非常冲,很难闻。
你看,这还是说明了,在自然界,人类才是异类。
明明是同样一种东西,人觉得恶臭无比,狗子可能觉得是珍馐美味——当然也不一定哦,至少是不排斥,所以,这就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出现了偏差。
什么是事实判断?什么是价值判断?
事实就是客观事实,比如像便便,它到底臭不臭?存在一个客观事实。
在了解这么多动物习性以后,我们理应怀疑,也许便便客观来说,并不臭,对吧?
但人觉得便便恶臭,也就是人的认知体系下,觉得便便臭,这就是价值判断。它可能和客观事实,并不是一回事。
所以,我们常常说价值观,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观念。
观念是可以通过训练强化的。
那么,人类觉得便便臭,这个观念,是不是就是被训练强化出来的呢?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价值观也有一点点松动?
别急,咱们继续说。
既然说到臭味,那咱们就必须要说到香味。
而我们常用的香水里面居然有一种重要成分,和便便里面的成分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浓度不同,它就是上面提到的吲哚。
吲哚这种玩意,闻起来表现出香与臭的感觉,只在一线之隔,就是浓度不同,在较高的浓度下会产生强烈的粪臭味,但是高度稀释后则会有清新的花香味。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1/20250211222923351.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这就是所谓的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吲哚就是如此奇葩,浓度偏低闻起来是淡淡香味,浓度偏大就变成了恶臭味。
这是什么道理呢?
正如香和臭互相对立,原本是两个极端。但是,香到了极致,臭到了极致,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老子道德经专门讨论各种价值观念辩证对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所以香味和臭味也是相对,有香才有臭,这一切都是人类价值判断体系之下,才会出现的观念,是价值观。
换句话说,自然界本身这个味道的存在,到底是香味还是臭味,它本来是一种客观存在,本来无所谓香和臭,是人类自己给出了区别判断。
标准是什么呢?
为什么有些味道被判断成香味,有些就判断成臭味了呢?
根据某些研究,有这样一种解释,吲哚浓度低的地方,一般都有花朵或者果实,人类早期采摘为生,这种味道意味着食物,所以代表了好的方向,是让人愉悦的味道;吲哚浓度高的地方,一般都是腐败植物发酵散发,腐败植物有毒,吃了会拉肚子,所以腐败发出的味道,就都是那么不愉悦。
同样,人类为什么讨厌便便的味道?因为便便同样对人有毒,吃下去也会拉肚子,代表了死亡。
在人类漫长进化时期,肯定有人尝试过去吃腐烂的植物,甚至可能也有人曾经像狗子那样食粪,但尝试过的人下场都很可怕,可能都死了,这个味道,在人类观念里面就必须是臭的。
更进一步,人类为什么特别害怕、讨厌尸体的味道?
也是因为在漫长的进化时期,人类遇到同类尸体,就意味着周围有巨大的威胁,尸体本身也有大量病毒足以致命,所以尸体的味道,就成为人类最害怕,最讨厌的味道,最后刻在了人类基因里面,一代代遗传下来。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1/20250211222923719.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但对那些食腐动物来说,比如秃鹫,甚至狗的祖先,原始野狗和狼,也是食腐动物,它们的胃酸更强,消化能力更强,不怕那些致命的病菌,所以根本不怕尸体,也不怕便便,吃下去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秃鹫也能进化出智慧,在它们的文化表达体系下,尸体的味道肯定不臭,在狗子的文化里面,便便的味道也不臭。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成。
而这种价值判断,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生存。是长期的生存压力,进化出了这种机制。形成了这种刻在基因里面的价值判断。
进化的过程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本来该是令人厌恶的臭味,后来很多人也喜欢闻。比如很多人都喜欢闻自己的臭袜子。
这又是为何呢?
有一个解释是,因为人在野外遇到同类的粪便,就意味着周围比较安全,久而久之,便便的味道又变得......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1/20250211222923918.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所以,最后这个味道,就像吲哚那样,让人又爱又恨,即代表了死亡的气息,又代表了生存的可能。既可以是香味,又可以是臭味。
香味和臭味,最后就成了,可以互相转换的存在。
而原本,它们就是人类价值观念的一种折射。
这就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的差异。
从香味和臭味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价值判断,或者说价值观念,是如何深刻影响,并且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
由此推而广之,什么是美?什么又是丑?难道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这个世界,可能本来无所谓美,也无所谓丑,就像地球上有那么多山,那么多地形,这正反映了自然界丰富多样性。但在人类看来,有的山就很美,有的山就很丑,青蛙就比较好看,癞蛤蟆就丑得不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的价值判断。
那么,到底美和丑的判断标准在哪里呢?是什么让人觉得这个美,那个丑呢?这背后是不是和香味臭味的区别一样,存在某种人类生存机制的自我选择呢?
所以,这都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别所在。
再推而广之,人类的一切价值观念,包括道德观念也是如此。什么是伟大光荣正确?什么是正能量,什么又是负能量?
6、70年代,天天批评资本主义大毒草,天天要打倒臭老九。又是毒,又是臭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曾经的价值观念,短短几十年就沧海桑田了。
所以吧,所有的价值观念,都是因为符合某种生存需要而存在。
因此,当这种生存需要改变了,价值观念也就随之改变了。
就拿大家最关心的婚姻和爱情问题,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不允许自由恋爱,这符合古代社会生产力条件,到了现代社会自然就要被摒弃。古代男权社会,去青楼根本不是道德问题,现在却是法律问题,古代通奸是重罪,要浸猪笼,现在只是个人品行问题。你看这里面道德观念发生了多大改变?
说到底,一切人类的价值观念,哪怕是刻在基因里的价值观念,无非都是某种生存需要,并不代表着天然真理。并不是一成不变。
昨天的道德,并不符合今天的道德。
你的道德,也不一定符合他人的道德。
所以老子道德经这种辩证思维很值得我们学习,善与不善,美与不美,一切都是相对的,是因为有了善,才有了不善。当你有了善这个观念,才对应出现了不善。
当某些人觉得自己最有道德观念,他就有了批判其他人的勇气。
这可能就是当下社会,正能量这么流行的原因吧。
王小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道德高地上总是站满了蠢人?》很有意思。推荐大家看一下。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1/20250211222923752.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为什么蠢人经常喜欢用道德观念来攻击别人?大概是因为,除了自以为自己道德高尚,他实在没有其它可以拿的出手的东西了。
但他可能没有意识到,当然他也没有那个能力认识到,人的一切观念,包括道德观念,都是相对的,都是一种价值判断,都是可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