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团队新发现,对我们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相信很多同学已经看到了关于屠呦呦团队在青蒿素的研究方面有新成果的新闻了,但对于这个成果到底有多大意义,很多新闻都解释得不太清楚,甚至屠呦呦团队还出面表示有些媒体报道得太夸大了。那么很显然,这就有必要请袁老师帮我们彻底理一理这里面的科学问题了!袁老师为我们指出了,要理解屠呦呦团队的新成果,关键就要理解“克服抗药性”这一点。大家基本都知道,一种药物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它所针对的病毒细菌就会产生抗药性,使得该种药物逐渐失效。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以前同样曾被用来对付疟疾的奎宁,就因抗药性问题无法再有效针对疟疾。那么按照一般的思路,青蒿素显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关键就在于什么时候。而之前的一些迹象,似乎说明了对青蒿素的抗药性已经出现在一些疟原虫身上,在2015年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的时候,她也着重强调了必须要注意抗药性的问题!然而,通过屠呦呦团队之后的研究,他们逐渐发现并证实了,其实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的所谓“抗药性”还并不存在!原来,青蒿素对疟原虫的破坏是相当彻底的,所以之前虐原虫实际上是通过“潜伏”的方式,在青蒿素浓度高的时候,“藏”了起来,当青蒿素消退后再活跃起来。所以只要持续使用青蒿素,抗疟疾的效果还是很明显。只要“药不停”,疟疾就并不能真的能抵抗青蒿素!而证实了这一点,就是屠呦呦团队这次所公布研究成果的最大意义!说到这里,其实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何屠呦呦团队认为不应该夸大这次成果。因为确实,客观上来说,这种药效的研究本就是屠呦呦团队一直在做的,甚至在这些科学家眼里,这是自然而然的发现,甚至或许没把它作为一种“成就”来看待。但是小猿觉得,当成千上万还被疟疾所困扰的病人,知晓了青蒿素这样一种他们用得起的高效药物被证明了还能在很长时间里发挥作用,那这算不算一种怎么夸大都不为过的“成就”呢?还记得袁老师在提到《我不是药神》那期节目里最后的总结吗?这世界上真正的药神,就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懈奋进的科学工作者,他们守护着人类的尊严和希望,而拥有屠呦呦和他的同事,也是中国之幸,人类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