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吃瘪,第二个任期还能为所欲为吗?
前两天,美国马里兰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裁决,叫停了特朗普发布的废除“出生公民权”行政令。
所谓“出生公民权”,就是指,只要在美国生下的孩子,不管孩子父母是不是美国人,孩子自动拥有美国国籍。
特朗普上任的第一天,就签署了“终止出生公民权”行政令。
而且,他早为这事铺垫了许久,狠话说了一大堆,让各国“润人”焦虑不已。
有性格刚烈的孕妈,甚至冒险提前剖腹产,或转战加拿大。
可没想到,特朗普的大招刚放出来,瞬间就被掐灭:美国22个州联合起诉特朗普违反宪法,“终止出生公民权”被禁止。
“母凭子贵”的大梦又续上了。
但对庞大的移民群体来说,危机并未解除。
在美国,非法移民们往往承担着收入最低,也最辛苦的劳动,却可能长久地被排除在美国之外。
而短期内,计划进入美国的人,可能要经受严格审查。
表面来看,美国的自由权利与价值观正受到颠覆。
但事实上,这只是美国历史不断重演的课题之一:老移民反对新移民。
看似行之有效,其实永不彻底,只能无限循环。
自有历史以来,美国就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
在美国1790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美国主要族裔是英格兰人占60.14%,其次是9.5%爱尔兰人,8.6%德意志人,8.1%苏格兰人,以及少量来自荷兰、法国、瑞典、西班牙的欧洲人。
他们在不同时期,陆续来到美国。
比如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国内爆发粮食危机,有大约200万爱尔兰人到美国避难。
最开始他们也被瞧不起,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
但这却推动了美国运河、铁路、城市下水道等工程的建设。
这些早期移民,是建设美国的重要力量,甚至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中坚力量。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们一点点积累财富,拥有合法身份,慢慢得到尊重。
大量的移民,是美国发展的动力。
而移民的质量,也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美国的发展走向。
为此,美国制订了一系列吸引优质移民的政策。
比如曾经的“优先移民计划”,就包含许多对知识分子有利的条款,吸引了大批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美国。
二战末期,美国还推出了“回形针计划”,将大批德国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带到美国,其中包括冯·布劳恩等顶级科学家,奠定了美国科技霸主的地位。
所以世界上本无美国人,谁来到美国搞建设,谁就是美国人。
1855年,时任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在一封信中写道:“作为立国之本,我们曾宣布‘人人生而平等’。”
这封信谴责了将黑人、外来者刨除在外的所谓“人人平等”,新移民们也开始拥有政治地位。
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1880年,第一位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裔纽约市长,威廉R·格雷斯上任。
而四年后,又一位爱尔兰裔天主教徒,休·布赖恩,成为波士顿市市长。
从现在回头看,美国历史上有多位总统,都有爱尔兰血统,比如奥巴马、布什父子、克林顿、里根、卡特、尼克松、肯尼迪、杜鲁门等等。
熬成老移民后,曾经的新移民也可以站在公权力的制高点,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甚至选择、压制和剥削新移民,推动美国继续沿着历史的循环前进。
到如今,移民对美国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
所以当特朗普提出要取消“出生公民权”的时候,全美22个州联合起诉,指出他的这一行为“非法剥夺数十万美国出生儿童的公民身份”,违反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
现在,面对强力反对,特朗普“终止出生公民权”政令被取消。
但他却留有后手,在同一天还签署了另一项行政命令:《保护美国免受外国恐怖分子以及其他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威胁》。
扣上了“保护国家安全”的帽子,外国人就连入境的难度都大幅提升,更别提成为美国公民。
如此强度的行政令,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特朗普上任的第一天,虽说只是美国历史的一个微小切片,却集中反映了特朗普坚持多年的一个态度:“欢迎合法移民,反对非法移民”。
这是特朗普的立场之一,同时也是他阴阳拜登的一种手段。
曾经,为了获得支持,前总统拜登曾与非法移民有过一段“双向奔赴”。
移民们热心提供选票,拜登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此,在2020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一共遭遇了1080万起非法入境事件,是特朗普上一个任期内的3倍还多。
最主要的副作用,就是非法移民中的不安分子,将美国的社会治安水平大幅拉低。
2024年2月,佐治亚州22岁学生莱肯·莱利在晨跑时被非法移民何塞·伊瓦拉杀害。
特朗普的支持者拿着莱肯·莱利的照片
而此前,这位何塞·伊瓦拉就是一个惯犯,曾伤害儿童、零元购,却一直未被拘留。
在莱肯·莱利事件后,美国人对非法移民的抵制情绪无限高涨。
抵制越是极端,制裁越是残酷。
去年,美国有近30万非法移民被遣返至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大部分来自美墨边境,创下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向美国进军的非法移民大部队
特朗普带头抵制非法移民,虽安抚了民意,却也牺牲掉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根据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美国有1.68亿就业人口,平均年薪是59428美元(约合43万人民币),一年的薪资总量就是大约72.24万亿元人民币。
我们对比一下:
德国,总人口8328万,其中就业人口有4711.9万,平均年薪43842欧元(约合32.47万人民币),总量约为15.86万亿人民币。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有就业人口7.4亿人,平均年薪约12万元,合计年总收入为88.8万亿。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美国人的平均年薪≈德国人平均年薪+中国人平均年薪。
2、跟发展中国家比,美国以中国22%的就业人口,就赚得了相当于中国81%的财富;跟发达国家比,美国又以德国3.5倍就业人口,赚得了德国4.5倍的财富。
这样的工作岗位,如果分给非法移民,企业主和资本家们就可以获得大笔利润。
因为很多非法移民都是打“黑工”,收入连每小时7.25美元的最低标准都达不到。
所以不仅是在美国公民与非法移民之间有暴风眼,普通人和资本之间也有。
特朗普要呵护民心,又不敢触碰资本利益,就只能得罪非法移民。
看看历史上美国对移民做过什么。
1950年代,因不愿接收美墨边境的北上难民,美国居然出动军事力量,沿着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边境开始,途经南德克萨斯边境,直到芝加哥,突袭了墨西哥裔美国人社区,将大约130万墨西哥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驱逐出境。
既然有前车之鉴,特朗普就按照历史早已写好的剧本,演了一遍“老移民反对新移民”的俗套故事。
他癫得越有诚意,老百姓就越是支持。
哪怕在桌子下面,问题的核心又被悄悄盖了起来。
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难度,成熟版特朗普还用了“要拆墙,先拆房”的博弈手段。
他先提出夸张且难落地的“终止出生公民权”方案,虽然失败了,却寻得利益双方“各退一步”。
总统位子,也就坐得更稳了。
从历史角度看,美国的移民矛盾,正是它自己亲手炮制的。
来自各国的普通人,削尖了脑袋去美国当非法移民,其实就是为了过上躺赢的好日子。
2013年,票房5.2亿的热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汤唯饰演的文佳佳,就是为了给腹中孩子一个“美利坚公民”身份,只身到西雅图的月子中心待产。
《北京遇上西雅图》剧照
现在,随着中美之间信息的透明化,中国人对美国籍的期待虽已大幅降低,却仍有很多人通过美国身份赚利差。
这种行为模式,被知乎上一位网友概括为:“人流的方向不是文明的方向,而是正确薅羊毛的方向。”
意思就是,很多有美国身份的中国人其实是候鸟:在美国赚钱,回中国花;在美国带薪健身,等老了在中国颐养天年。
当然了,这些人如果赚了美刀,那也是为美国发展出过力的,轻松惬意的生活过得心安理得。
所以这一次,面对特朗普的政令,中国人不必对号入座。
美国抵制的,主要是受教育程度偏低、工作能力较差的欠发达国家移民。
这些人受够了贫穷、战乱,不惜为偷渡花光积蓄。
即使缺乏工作能力,去美国“零元购”,甚至加入黑帮走私枪支、毒品,也比在本国活得好。
而更残酷的是,只要美国与拉美国家的贫富差距仍在,穷国难民就会源源不断北上求生。
富人越想筑墙躺赚,穷人就越要破壁革命。
2025年1月27日,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官员在马里兰州银泉市使用手铐更舒适地束缚被拘留者
曾经,美国也愿意被薅点羊毛,毕竟拉美朋友能提供廉价劳动力。
但现在美国想关上门。
看一组数据:
截至2024年10月8日,美国国债已增至35.68万亿美元,在过去两年内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亿美元。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下,美国的大笔资金通过服务业、金融业沉淀到企业主和富人的腰包。
只要不清算,这些财富还会继续被夯实成他们的老钱。
现在,美国的钱真要不够花了。捉襟见肘的社会福利,逼着美国必须想办法极限节流。
2月3日,特朗普同意关闭“美国对外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暂停所有对外援助90天,数以千计援助项目被迫暂停。
可以想见,现在美国在移民矛盾上的各种动作,还只是短期内转移普通公民的注意力,掩住悠悠众口。
美国可以不顾体面,非法移民却几乎没有退路。
聊到这里,想必很多人都希望美国能真正伟大起来,大庇天下寒士。
但很显然,它仍在走一条相反的路。
回到开头。
这次特朗普气势汹汹要取消出生公民权,却不想很快吃瘪。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可能远没有预想的那般强硬,和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