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没有,这些年创造中国影视游戏文化辉煌的,都是非科班出身人士

《流浪地球2》的导演郭帆本科是海南大学法学院,《哪吒》的导演饺子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黑神话:悟空》的主创冯骥本科读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一个法学生,两个医学生,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最好看、最成功的一部科幻片和一部动画片,创造了中国游戏史上最成功的一部3A游戏。

文化艺术这种事情,最终需要非圈内人来搞,才能有所成就!为什么?

我们对比一下,上一代的那些大导演的学历和专业,他们大多数都是XX电影学院的艺术生毕业,有点甚至没有正经接受过高等教育,比如某大导演,出身是个摄影师,镜头拍的好;比如某大导演,是个混圈子打下手的美工助理;比如某位大导演,因为他爹是导演,所以他就是导演;比如某些大导演就是混子,拍三国不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拍红楼梦不读《红楼梦》,拍大决战根本不研究军史党史革命史……

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读过书、刷过题、解过方程、做过微积分……甚至,他们连文科专业的大部头都没有好好读过,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更是地摊文学阴谋论级别,因为以他们的水平,是看不懂《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

而郭帆、饺子、冯骥们不同,你看他们聊天访谈就会发现……他们的文学、哲学、艺术、政治、历史上的修养,都远超那些“第X代大导演”,郭帆自己就能动手写出几百万字的设定和剧本,冯骥能够写出非常有古典中国韵味的歌词,饺子对国际政治、资本主义的理解,放在键政圈,都是顶级……不信,可以看他十几年前的个人作品《打个大西瓜》。

说的简单一点,就算是比文学艺术上的修养,“老导演”们也比不过“圈外的年轻人”。

其实很简单,这是由中国的教育机制决定的,中国教育对人的培养方向,是向着工程师、科学家去的,以至于最好的智力、最强的理解思辨能力,在中学阶段就出现了分层……稍微有点学习天赋的,都去走正常做题家的高考路线了。

你上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顶级的理科生工科生,其实他的文学水平也是顶级的,数学物理学的好,语文历史政治也不会差……甚至就连画画、音乐,他们学起来也很轻松,因为他们拥有顶级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什么书看一遍就懂,什么画摸几下就能看出结构和脉络,什么小说扫两眼就能看懂在说什么。

在中学教育中,一般情况是,最好的学生读理科去了,次一点的学文科去了,再次一点的当体育生去了,学习能力最差的——走艺考路线去了,实际上,真拼艺术上的天赋和学习能力,艺术生未必就比得上普通走高考路线的做题家。

他们不爱画画,不爱音乐,不爱影视,不爱表演,不爱动画……他们只是没办法。

一个人文化上的深度和广度,和他的智力和学识成正比,一个人的审美和价值观,和他前半生所经历的一切强相关。他生活里有什么,他平时接触的是什么人,他对世界的认知,决定了他“文艺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比如说,从前有一种类型的片子,叫做“青春片”,里面的人物总是打架、胡搞、堕胎……就是不学习;从前有一种类型的片子,叫做“伤痕片”,主角下农村是受苦,进工厂也是受苦,似乎全社会围着他转,一切最好的都给他,才算称心如意;以前还有一种魔幻片,似乎中国的问题总需要“洋大人”来解决,白人堂而皇之成为“救世主”……这些人拍电影是有公式的,无论拍战争片、悬疑片、仙侠片、剧情片,主线一定是谈恋爱,天下兴亡众生疾苦都没有谈恋爱来得重要……这就是这些“老一辈大导演”们的认知。

上一代的X代大导演们都喜欢“混圈子”,因为他们以及他们的父辈都是这么来的,以前是“梨园子弟”,后面就是“艺术世家”,这些人不需要好好读书,不需要参加竞争,从小就能在圈子中获得资源和庇佑,花花轿子人抬人,一个小小的扛摄影机打下手的机会,都能让他们轻松镀金,成为圈内的“人上人”。

但郭帆、饺子、冯骥们不一样,他们的起点是一无所有,没有前辈护航,没有资源加持,没有圈子帮他们开路……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千锤百炼出来的学识、爱好和理想。

从另一方面说,这些年轻的“圈外人”,拥有了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一无所有、能力超群、又充满热爱,这是“另起炉灶,换个世界”的最好机会。

500

500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