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邮政政策 “短命一日游”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2月4日,美国邮政局(USPS)突然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包裹。然而,在不到12小时后,美国邮政局又迅速推翻了之前的决定,转而宣布恢复接收中国包裹。如此短时间内便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政策,特朗普政府施政的随意性和混乱程度可见一斑。

500

为什么USPS会有这么一出呢?

这背后与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紧密相连。

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取消了从中国出口到美国商品的“低值免税”政策。此前,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能免税且无需详细报关,凭借这一“小额豁免”政策,Shein、Temu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将大量衣物、家居装饰品、玩具、智能手机等商品以低价输向美国市场,每周投递量达数百万件。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小额豁免” 条款进入美国的货物预计突破13.6亿件,较2023年增长36%。美国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2023年6月报告指出,每日按此政策运往美国的包裹中,近一半来自中国。过去十年,适用于“小额豁免”的货物数量增长超600%,从2015年约1.39亿件增至2023年超10亿件。

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该政策对中国跨境电商贸易的重要性,也解释了美国政府为何要如此针对它。

500

但为什么不到12小时,USPS又恢复接收包裹了呢?

因为特朗普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一拍脑瓜子做出的行政命令,让USPS 根本就来不及反应。

USPS平常每天要处理的包裹数量本来就特别大,现在“低值免税”政策一取消,报关流程变得超级复杂。以前“小额”包裹可以合并清关,海关一次能处理成百上千批货物,大家配合起来也都习惯了。

可新政策一下来,每个包裹都得单独清关,这工作量简直是呈几何倍数增长。USPS的工作人员和海关人员都被搞得手忙脚乱,根本应付不过来。要是不暂停业务,那货物积压肯定会非常严重,整个物流系统都得瘫痪。所以USPS只能先暂停业务,声称要“升级系统”。

就像跨境电商数据专家马丁·帕尔默与供应链顾问莫琳·科里说的那样,这政策变得太急了,下面的人根本没法一下子适应,全然就像无头苍蝇。这就是特朗普不切实际、盲目决策的后果。

500

从本质上来说,此次停收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政治表态”,是为了迎合特朗普的政治意图而刻意为之的“走过场”之举。

然而,这种缺乏对市场实际影响充分权衡的 “政治表态”,终究难以经得起现实的考验。

由于USPS停收包裹的举动,使得诸多依赖邮政渠道的企业运营受阻,进而引发了大量的企业投诉等实际压力。面对这些来自市场的强烈反馈,USPS最终不得不迫于现实压力恢复接收包裹业务。

这一先停后复的过程,恰恰将其最初停收包裹时 “政治表态”的本质暴露无遗,也再次印证了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政府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而罔顾市场规律的行为,往往难以持久,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理性与现实的轨道上来。

500

尽管此次USPS事件带来了不小的波澜,但从长期来看,也给中国企业提了醒,打了预防针。中国跨境电商的崛起可不是偶然的,靠的就是性价比高、供应链完善这些实打实的优势。

500

其实,在应对USPS政策变化上,中国电商企业一直展现出强大的供应链韧性和灵活性。像Shein就加速在美国建仓,这样可以提前把货物存好,等有订单了能更快地送到消费者手里,减少物流环节的影响。Temu则通过“半托管模式”,批量把货运到美国本土,也能有效降低对USPS这类物流渠道的依赖。

一些快递企业也很有眼光,已经开始布局跨境电商递送网络了,在美国建立转运中心,还和当地递送企业强化了合作。以后随着国际邮政小包成本上升,“海外仓”“落地配” 这些新型快递方式肯定会更加有效。 

500

这些年贸易战比拼下来,中国企业深知美国政府试图通过物流限制来打压中国电商背后的不良居心,所以迅速行动,制定并实施了诸多应对措施。这些措施犹如一道道坚实的防线,有力地抵御了美国政府的无理打压企图,让其霸道行径很难落地实施。

与此同时,针对美国邮政政策这般反复无常、肆意妄为的表现,中国外交部也及时站了出来,站在维护国家和企业正当权益的高度,明确回应并严正敦促美方,必须停止这种毫无道理地打压中国企业的行为,避免对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美国邮政上演的这出短命的“一日游”闹剧,恰似一场毫无章法的滑稽戏,仓促开场又匆忙落幕,在国际经贸舞台之上徒留混乱与荒唐,更让世人看清了特朗普政府在经贸事务中那难以捉摸又不负责任的做派。而失去的人心、上涨的物价、美国普通民众的沉重负担,便是它闹剧过后留下的最直观“残局”。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