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带货150万杯!这款“小众奶茶”成开年第一杯爆款
“初一到初六单品共卖出150万+杯,销量同比上涨125%、多家门店供不应求。”
谁能想到,开年第一个爆款,竟是被春晚捧红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单品该不该跟?
销量大涨125%
“春晚同款”奶茶开年卖爆
作为一年一度的爆款制造机,今年春晚的泼天富贵砸中了新茶饮。
春晚节目中一句“我们小仙女喝的都是薄荷奶绿,少冰、三分糖、加珍珠”。
让这个单品,成了女孩们的“开年第一杯”。
“白天刚点了益禾堂的薄荷奶绿,晚上春晚小品就cue到了,是在我家装监控了吗?”
海外华人也同时被安利,东南亚的博主们发文,“马来西亚的小仙女们也可以喝到春晚同款”。
社交平台上推荐
已经卖出过亿杯薄荷奶绿的益禾堂,也成了此次热点的大赢家,这个茶饮行业的12年老兵,在新年第一天被全国人“看见”。
节目刚播出半小时,其迅速在微博认领这一热门话题,推出“益禾堂新年送10000杯薄荷奶绿”活动,覆盖微博、小红书、抖音三大平台。
与此同时,#益禾堂薄荷奶绿上春晚#的话题,阅读量突破4300万,1.9万人参与讨论。
“去益禾堂get春晚同款小仙女奶茶”,也成为假期聚会最应景的社交货币。
“春晚播出后,薄荷奶绿仅初一当天就卖出20万杯,初一到初六共计卖出150W+杯,单品整体销量同比上涨125%,多家门店供不应求,不少门店的复购率超过30%”。益禾堂公关负责人透露。
这个曾被吐槽有“牙膏味”的薄荷奶绿,到底是怎么让年轻人越喝越上头的?
深耕3年
益禾堂如何打造出“大单品”
大单品之于餐饮品牌的意义,就像是巨无霸之于麦当劳,伯牙绝弦之于霸王茶姬。
而大单品的价值并不止于“卖得好”,它本质上是品牌在高度竞争市场中实现“战略聚焦、效率革命和心智占领”的核武器。
早在去年,益禾堂的薄荷奶绿就已成为继益禾堂烤奶后的新爆款,上市至今累计销售破亿杯,连续5个月销量top1,北方市场单品销售占比近40%,益禾堂因此被沙利文授予“中国茶饮市场薄荷奶绿第一品牌”称号。
伴随着在春晚的持续破圈,益禾堂卖了3年的薄荷奶绿,有可能成为茶饮行业继柠檬茶、杨枝甘露后下一个超级大单品。
意外的是,薄荷奶绿并不是一上就爆,而是一个“静待花开”的产品,是益禾堂团队大胆押注小众品类,用心运营的结果。
3年前刚上市时,“有股牙膏味”成了薄荷奶绿的槽点,有人爱有人骂。
但基于对薄荷这一高生命力原料的信心,益禾堂没有放弃,反而以共创思维和用户一起玩起“听劝式营销”。
被吐槽有牙膏味,益禾堂就和蓝天六必治联名,“做实牙膏味奶茶定位”,将“牙膏味”槽点转化为“提神醒脑”卖点,主打考试季、加班场景,用自黑营销破圈。
用户反映薄荷奶绿像是“嘴巴里开了空调”,就联名空调品牌推出“薄荷清凉季”,植入“降温神器”心智,还帮粉丝找到了搭配绿箭、螺蛳粉等新颖喝法,引发广泛关注。
益禾堂还把爱喝薄荷奶绿的粉丝召集起来,成立薄门社群。与此同时不断迭代、精进,就像东方树叶、果蔬茶一样,做好产品等待市场爆发。
2025年升级slogan“益趣东方 敬年轻”——致力于做“好喝会玩听劝”的茶饮品牌,与消费者站在一起。
益禾堂用“慢战略”从茶饮内卷中突围,验证了长期主义才是最高级的产品营销。
大单品思维的本质是“少即是多”——用一款产品穿透市场。益禾堂已经通过“精准选品、用户运营、营销助攻”形成闭环,将单品势能成功转化为品牌资产。
用“大单品思维”做产品
是茶饮未来大趋势
咖门《2025中国饮品行业产品报告》显示:多个大品牌已经退出茶饮“上新竞赛”,一个新品带动一个品牌,依靠高频上新推动增长的路径逐渐失灵。
此时,大单品的力量逐渐显现。
押注一个大单品,长年累月投入资源,把产品打磨到极致,静待市场爆发,用大单品思维做产品或成未来茶饮趋势。
为什么这么说?以益禾堂的薄荷奶绿举例:
1、从“产品竞争”升维到“认知战争”
益禾堂有三大爆款,益禾烤奶、泷珠奶茶和薄荷奶绿。其中,薄荷奶绿是益禾堂大胆押注小众风味,深挖产品亮点,持续强化记忆点的结果。
大单品通过“极致聚焦”,帮助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品类=品牌”的强关联,如毛肚=巴奴、益禾堂=薄荷奶绿等,从“什么都有”转向“代表某个品类”。
通过集中资源打造一款或几款具有强认知度、高复购率和标准化能力的明星产品,可以快速占领用户心智,让品牌跳脱产品竞争,进一步升维到“认知战争”。
2、大单品极致效率,构建生态壁垒
在益禾堂点一杯薄荷奶绿,店员接茶汤、按压薄荷糖浆、加冰块,一气呵成,用不了10秒就可以交到顾客手上。
这种高效率正是店员在大量订单、多次重复练习中习得,熟练出品下不容易出错,标准化程度也会更高。
这就是大单品的另一个力量,提升人效平效,形成竞争优势,构建生态壁垒。
与此同时,在北方市场点单率约40%的薄荷奶绿,在核心原料规模采购时具有较强议价权。就像蜜雪冰城的柠檬水(占销量40%以上)通过锁定四川安岳柠檬基地,实现原料成本低于行业20%。
或许别的品牌能在很短时间内上新一款薄荷奶绿,但背后的培训、组织力、供应链能力却很难短期达到。
3、降低消费决策成本,更好承载品牌价值
在信息过载时代,大单品扮演“选择过滤器”角色。消费者面对一条街的奶茶店,想喝薄荷奶绿可能优先选择益禾堂,因“被验证过的好产品”能减少试错成本。
而能触达消费者的大单品,则是品牌情绪价值的载体,比如借鉴发疯文学,创造“薄门文学”,将产品上升为年轻人的精神图腾。
益禾堂薄荷奶绿此次破圈,给行业两个启示:
一是长期主义者致胜:用3-5年打磨一款产品,等待市场认知的拐点到来。
二是用户共创非口号而是战略:建立实时反馈机制,让消费者参与产品进化。
从柠檬水到珍珠奶茶,从杨枝甘露到多肉葡萄,茶饮行业的终局,属于那些“用一款产品定义一代人味觉记忆”的品牌。希望薄荷奶绿只是开始,更多的大单品能迎来自己的“春晚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