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21世纪初一点记忆

世纪之交,台湾娱乐涌入内地电视台。

我看大S和她妹子,上吴宗宪的综艺《我猜》,经常打扮得像泡沫气球。

21世纪初,她去《流星花园》演了杉菜,这剧当时在国内,主要是红了F4(的各类海报)。女角色,当时学校里小姑娘们普遍更喜欢钱韦杉,觉得那是美丽高雅的女神,“静学姐!”也有许多人爱朱孝天和杨丞琳那对。

大S的杉菜形象,渗透剧里剧外;她看周渝民,吼言承旭,敢爱敢恨,当时我周围的孩子,说起大S,还觉得她与杉菜一体同心,“一个普通女孩子”,只是闯入了F4的梦幻世界。

500

当时我身边喜欢任贤齐许茹芸萧亚轩孙燕姿周杰伦的歌迷,喜欢焦恩俊林心如萧蔷苏有朋们的剧迷,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大小S。他们之中,许多会觉得综艺和偶像剧“很吵”。

我有个喜欢萧亚轩的朋友,不喜欢《爱上一条街》时期的蔡依林、《我是女生》时期的徐怀钰,也跟我说,她不喜欢大小S:歌也不好,剧也平平,《我猜》里也没她妹妹放得开,就是吵吵闹闹的普通台湾小姑娘。

题外话,后来蔡依林七十二变之后,我这朋友反而能接受了,“有点腔调,不是小女生了。”

再过两年,大S出了有名的《美容大王》,立起美女形象。我那位朋友,一边看康熙一边说:也蛮励志的。

又过了些时候,这位朋友开始借我手机,给她喜欢的某无名超女刷票。

很多年后,大家都有年纪了。跟那朋友聊起她追超女那些年时,她说:

回想21世纪初,台湾那一波剧与歌的流入,也是个大众接受娱乐泛化的过程。以前大家说起娱乐,剧影歌,追捧偶像。赶上互联网发展、人手一个手机,综艺多了,娱乐明星普及了,娱乐业泛化流进每个人日常。

以前觉得明星嘛,要好看,要脱俗,要有好歌好剧好电影,不喜欢那些讨论话题的。但她后来知道,也有这样的产业:从杉菜到爱美女王那三年,回头是一个挺平民的故事。不是将已有的完美成品给你看,而让每个人都看清一个形象如何塑造。娱乐明星作品之外的生活成为公众话题,让普通人参与与代入。他们也要赶场通告吃便当,在另一个看似闪亮的世界里摸爬滚打。

就是21世纪初娱乐业泛化之后——我那个朋友说——她开始放弃对“静学姐”和F4的幻想,开始能意识到娱乐业许多人,就像日常生活中一样,大家都是杉菜。

于是也能更轻松看待娱乐业、世界和自己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