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失去增长势头原因何在?和中国有类似之处,劳动力市场过于拥挤

1. 从经济增长数据来看,增长率显著下滑。印度是按财年算的,2023-2024财年(截至2024年3月底),经济增长率8.2%,国际上说出去都很有面子。但2024 年7月至9月增长了 5.4%,这和中国四季度增长率一样。印度国家统计局提前放风,2024-2025财年,经济增长率将是6.4%,显著下降。

2. IMF将2025年印度经济增长率预期调降到6.5%。大多数国家,如果有6%以上的增长率,会非常满意。但是印度希望保底有8%,冲击10%双位数字,只有6%将无法实现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目标。2047年,印度建国100年,要实现发达,这是莫迪许下的宏愿,也是印度人的期盼。

3. 印度的发达标准低一些,大致相当于中国现在1万多美元人均GDP,如果2047年真有中国现在的水平,也是非常惊人的成就。但是印度人现在明白了,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在2000年代,中国与印度现在发展阶段类似,平均增长率是12%。低于7%的增长,即不符合“潜力”预期,也难以完成快速的生活水平提升。

4. 按印度内部人士的观察,如学者斯瓦吉特·达尔,问题在于私人消费与投资低于应有的水平。2021年以来,私人消费支出有两个季度超过了GDP的60%,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多保持在55%左右,甚至在2023至2024财年的第三季度下降到了53%。另一个不好的迹象是私人投资情绪不高,2024年4月至11月,资本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

5. 过去几年中,中央政府严重依赖更高的公共投资,支撑高经济增长率,这有利于铁路公路等基建发展。但如果没有私人投资与消费的配合,就难以达到8%以上的增长。例如一个不好的数据是,2023年印度汽车销量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三,但2024年初增长势头就失去了,12月销量同比为负,全年预计将只有3%的增长。

6. 一个严重问题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过于拥挤,普通人的实际工资并没有增长。印度工商联合会报告,虽然六个主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行业的名义工资增长了0.8-5.4%,但零售通胀率也有4.8%至5.7%。这个问题更多发生在非正规就业部门,劳动力过多,没有议价权,即使低工资也得干。正规公司一般受益于经济增长,利润上升,员工收入有实质增长,但人数远少于普通劳动力。而且也有小一些的正规公司没有受益,员工同样遭受了工资实际下跌。

7. 在人口同样众多的中国,也有类似情况。虽然发展阶段不同,中印都容易发生劳动力局部拥挤的现象。在非正规部门,也就是中国的“私营企业”,以及农民工就业的领域,有时会收入增长不佳,许多人都来从事同样业务,压低收入。

8. 当初中国实现了较高经济增长,没有面对印度现在的问题。这是因为全球制造业在向中国转移,中国也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钢铁水泥房地产业务。现在,中国需要找到这样规模的业务,让教育水平不低的人群获得高收入。而印度,也需要给7-8亿劳动力创造充足的、能够增收的就业机会。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