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一下医保目录、集采、回扣之间的关系
@成一虫
很多人不懂医保目录、集采、回扣之间的关系。我再简单说一下。
中国基本药物进医保,不一定都要集采,集采只是五六百种药物(几千个企业产品,有的有三五七八个同时中标),还有几千种没集采。新药也不集采,因为它新,还没有过专利期,没有仿制药,怎么集采?独门独家,没法招标。
新药是谈判。医保局说,你进医保给你报销,但你得降价。不降不行。大家谈一个价。谈不出来,就崩,不进医保。谈得出来,就进了医保。这几年进了3000多亿创新药。
老药如果有几家同时过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就可以集采了。没有,也没法集采。
集采本质是招标。招标竞价在市场经济中非常非常非常常见。不是计划经济。大家别搞错了。日本人也搞集采。好多年了。
仿制药也是全球通用,西方非常多。
集采为什么可以大幅甚至消灭回扣?
因为集采从制度上就设计成不可能有回扣。集采是以量换价,用保障药企的销量,来换得药企降价,这样就不需要销售费用了。不用回扣,因为医保局会要求各医院保障开出来的药量。但这样搞,医生没法有回扣了。
回扣是想换得医生开药。
集采已经保量了,医生必须开集采药,所以不用回扣,他也得开。
因此,医生普遍很不爽。
为什么不爽,你我应该能猜到吧:)这个说破了,就是钱的事。
如果医生有自主开药权,你猜猜会发生什么?
就是以前的故事重演:药企为了换得医生开药,必须给好处。
目前非集采药,都有这个问题。包括医保的非集采药,包括创新药。只有集采才可能省下这些销售费用,让百姓不用年年大幅上涨医保保险费,让百姓可以用上创新药,让百姓不用担心未来医保基金破产。
老年化、少子化,未来医保压力非常大。只能想办法省钱,没有第二个办法。
还有人说,医保这么省钱,我不高兴,感觉不能让我享受到非常好的医疗服务。————是有可能,但医保本质就是国家基础福利,主要是托底作用,帮助穷人、老人,不是帮助富人,不是帮助用上高品质医疗,不是。它只能是照顾大多数人,没法顾及少数人的高要求。
有钱人可以上私人医院、外资医院,出国看病,自己花钱买商业保险等等。医保给不了太好的。这个是事实。
@佛在莫远求
医生版自由裁量权没了,可以这么理解吧
@成一虫
不是啊。医生可以开A化学药,也可以B,只是不能指定企业品牌。比如,你感冒了,你去医院,医生有开给你布洛芬的自由,也有开阿斯匹林的自由,但不能指定这个品牌非集采的布洛芬。医生能指定品牌,就会有利益,就会为了利益而伤害医保基金或病人。
@akirakirakira16
按这个说法,让高质量的药进入集采,医生也没法收回扣呀,不是更好?现在被诟病是集采并不是看性价比(花小钱用好药)而是就少花钱不保证质量
@成一虫
绝大多数原研药不想参加集采,不降价。你说错了
集采欢迎所有制药公司去投标,原研药不去,或者不降价,不怪医保局的。质量靠药监局的监管检测抽查,靠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静然小碎
集采后和原来的价格差了十几块,有款抗生素达力新,真便宜,本人也很喜欢用这款。(集采前要二三十块)。我觉得大部分集采药物都挺好的,很多身边的老人说高血压糖尿病减负了,一次开药也就几块钱,十来块。但也有听到一部分人说药物副作用大,比如拉肚子,这个是应该让药监进行抽检吧。
@长白山1883野山参
集采里那些中药不但数量多价格还高,先把他们价格打下来吧
@成一虫
中成药集采三批了,降价大约五成
@定风波2025
只要有利于老百姓的我就支持,集采降低了成本我就觉得很好,这些年偶尔看病也没觉得药有啥问题,至于觉得集采药的质量会降低的,也很简单,去找证据找数据,否则都是白扯
@卡怂怂wuwu
查查这一两年倒闭了多少会议公司就知道了,自从集采和医疗反腐之后,医药公司举办的各类医学研讨会可是锐减。要知道当年商k的大客户除了工程商就是医药公司了,你猜他们接待的都是谁?而且这次出来说话的医生基本是公立的主任院长,而基本没临床的说集采不好,猜猜为什么。
@种金子的时光里
医保兜底的是基础医疗,决定医保目录清单药品结构,医疗机构收入约60%由医保金支付。医保局需要维系收支总平衡,尤其面对人口结构不均衡的加深。省钱,集采降本是唯一优解,集采重构医保金流向比例的利益分配格局。而drg/dip结算增效,大体跑赢病种均费,但需改进。医患保三者的博弈为长期复杂现实。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说的很清楚!医生不爽,是因为原来吃拿卡要的乱象没有重典。本来,药品、食品、粮油这些是底线,出问题,谁碰谁死;一个是制度要完善,比如管理上医药分离、收支两条线,没做到、出问题加重处罚;一个是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