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吉祥话难找,吉祥物却有一堆
题图 /图源网络
二次元没有恐蛇症
新历新年刚过去不久,人们又将迎来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每年这个时候中文互联网上便会进行年末保留节目——“评新年吉祥物”。今年是乙巳蛇年,候选者自然是要与蛇有关系,于是网友们无论新旧,将动漫、游戏、影视等众多作品当中与蛇有关的角色都扒了出来。
稍早之前,网友间还掀起了一场线下蛇年吉祥物的晒图热潮。当中有蛇“丑得出奇”,也有蛇“美得发昏”,只是比起AI味过重的美蛇,网友普遍更偏爱丑得大大方方的丑蛇。
图源网络
当然无论候选者出身何处,只要不是现实里的真蛇,大家伙还是能展现出极强的包容度。这样本体令大部分人感到惧怕的生物,能拥有人畜无害的众多衍生形象实则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又惧又喜,蛇的多重寓意
蛇类在地球上已经繁衍生息上亿年,也在人类文明长卷上处处留有印记,仅是中华文化里的蛇就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变化而被赋予多重意义。
原始社会的先民将能够蜕皮重生的蛇视作“再生”“繁衍”的象征,中国神话中的创始神女娲和伏羲人身蛇尾的形象便融入了蛇的特征。
伏羲女娲像
封建统治时期,龙作为统治者、上位者的象征,蛇则代表着追随者,帝王穿龙袍和臣子穿蟒袍便是权力关系的体现。
在民间文学里,蛇既可以寓意美好,也可以作恶作祟。有的地方会将蛇盘踞在家中视为吉兆,认为在家中放置蛇形装饰可以镇宅辟邪;蛇与龟组合而成的四灵之一“玄武”更是祥瑞和长寿的象征。
玄武图
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里的蛇精则以迷惑男人为乐;唐代小说《博物志·李黄》里的美女蛇因企图害人性命被镇压在西湖塔下。这些故事里的蛇被人格化的同时又保留了野兽本性。之所以作恶的多是美女蛇则是出于蛇自古与繁育有关、出没阴湿之地、身躯柔软、封建社会女性地位受打压等种种原因。
如果说唐宋两部文学作品里的美女蛇故事是封建社会的缩影,那么明清时的反封建思潮便体现在《白蛇传》对美女蛇的别样塑造上,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里包含着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赞美。
从“神性”到“兽性”再到“人性”,具有多重寓意的蛇已然是中国文化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符号。当然与之产生交集的并非只有中国文化,诸如古希腊、古埃及以及古罗马等地区文明当中,蛇是具有神性与超凡力量的存在,象征着永恒、疗愈、毁灭等复杂含义。也正因此,后世内容创作者才能尽情将创意和想法融入其中,衍生出更丰富的蛇形象。
世界卫生组织会徽
想象力催生的多样蛇形象
蛇在现代内容创作中依旧有着很高的登场率。如《白蛇传》就在现代创作者手里经历多番改编,白素贞、小青等角色在不同版本里都有全新解读。
70后、80后印象最深刻的版本莫过于叶童和赵雅芝主演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以及徐克导演的电影《青蛇》,前者塑造的白素贞贤淑端庄、知性优雅,她与许仙纯粹的感情正是迎合了观众对“真爱”的想象,后者则是将众角色颠覆重塑,直面人性与情爱欲望。
再往后又有追光动画制作出品的《白蛇》系列动画电影,从许宣甘心为小白“人变妖”,小青堕入修罗界探求自我等情节能感受到主创团队想要在角色和剧情两方面做出创新,将同样的故事打造得更贴近当代年轻人审美。
除了创作者自我表达这一因素,作品定位和面向受众也影响着蛇形象的呈现结果。比如面向低龄观众的《葫芦娃》《小鲤鱼历险记》当中,身为反派的蛇精和赖皮蛇就十分符合人们对蛇类“狡诈”“恶毒”的负面印象。同样是蛇精,无厘头搞笑风格的《十万个冷笑话》就塑造出了集合反差萌和笑点于一身的“女王大人”。
在国外内容创作当中也常常能看到蛇的身影。比如西方现代内容创作里的蛇大多意味着诱惑欲望,《哈利·波特》的蛇宠纳吉尼和蛇佬腔都是邪恶力量的体现。而在日本ACG作品里,《元气少女缘结神》瑞希、《鬼灭之刃》蛇柱、《邪神与厨二病少女》邪神酱,蛇所具有的特征被融入角色外在形象和性格当中,最终成为角色魅力的一部分。
可以看到蛇本身形象特征和其具有的多重含义都被延续到了现代内容创作当中,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作者加入,蛇的衍生形象和与内容结合的方式还在不断拓展。得益于蛇及其象征意义足够深入人心,创作者无需展示全貌也能让人自觉产生联想。
比如《斗破苍穹》中的美杜莎,人们仅需看名字就能联想到希腊传说里那神秘强大的蛇发女妖,进而自动填补对角色的认知。又或是蛇年吉祥物评选人气极高的“小狗蛇点点”,创作者“yogin幺了个菁”将小狗和蛇类外形等特征相结合,形成这一极具辨识度的可爱形象。
蛇形象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能够衍生至今不仅是因为丰富的文化含义,更离不开一代代创作者用灵感和想法为之注入新活力,正是有了时尚新颖要素与原有蛇形象的不断融合,才能让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象长久传承和发扬下去。如此看来,临近新春期间网友热情参与的蛇年吉祥物评选,又何尝不是蛇文化活力依旧的体现、迎接传统佳节的全新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