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史泰龙想到的

       这几天有个话题是米国军人待遇,今天在首页看到史泰龙,忽然联想起个事来。本来这是个回复,但写多了,单发吧。

       一般而言,米国二战军人在米国社会风评最好,地位最高。二战以降,随着米国不义战争、侵略战争、无厘头战争的长期持续,以及60年代反战运动兴起,米国军人在社会上的评价越来越低。另一面,由于米国滥战和资本牟利笼罩一切的现实,其财政也不足以支持米国政府照顾好那么多老兵(都不要说海外打仗的老兵,即便是米国人日常切身感受最深的消防员也是如此,看看米国政府是怎么对待911那批舍生忘死的消防员的)。因此,米国军人无论社会地位还是实际保障,都难以到位。米国老兵的生存问题已经成为米国社会问题之一。

       史泰龙最著名、最有社会意义的影片当属《第一滴血》(《洛奇》也可以,但还是偏向个人励志意义),其中的反战意义、反思意义充分拔高了这部电影的立意,改变了它单纯爆米花片的地位(跟第一部相比,续集全都是玩笑)。我猜大部分观友应该都看过这部电影,但可能没读过原著小说,原著小说从立意到角色塑造跟电影有很大区别。《第一滴血》原著小说由米国畅销作家David Morrell于1972年写成。小说与电影的主要差别如下:

500

500

500

       1.照小说设定,《第一滴血》不会有续集,因为兰博在小说结尾死了。

       2.在人物塑造方面,电影里的兰博是满腹心酸,被逼无奈的英雄,是正面角色;而小说里则是被逼咬人,但自己也根本收不住嘴,走向自我毁灭的疯狗;小说里几乎没有正面角色,人人都是互相伤害的野兽。

       3.在主题设置方面,电影版主题是反战,这是电影成功的最大价值基础;小说有一定反战意义,但根本主题是讲一个现代传奇故事好卖钱,要说精神价值,作者更多是想要借这个故事来阐释人性悲剧。

       4.原著小说中是双主角,两条人物线。兰博一条,警长一条。电影里集中塑造兰博,对警长角色做了相当大削减。

500

500

       下面我们来简单谈谈小说情节。这个故事本质上是两代米国老兵,两名战争PTSD的对抗。兰博是越战PTSD,警长是朝战PTSD,两个被战场折磨出来的精神障碍不幸地碰到了一块。但作者对他俩的PTSD各有安排:

       警长虽然对战场有痛苦回忆,譬如长津湖,但还是对自己的从军经历抱着自豪和骄傲,他是朝鲜战场训练出来的猎犬。

       兰博对战场的回忆则只有痛苦,只有悲哀,只想逃避,他之所以漫无目的流浪就是在逃避过往,逃避对战场的记忆。他作为一名米国大好青年,被派到越南参与了一次从头到尾都充满邪恶、残酷、毫无道义可言的侵略战争,所以兰博只有伤痛,只有自责,只有恐惧,没有任何荣誉感,在越南战争里被逼成了疯狗。

       (诸君请注意,这种对比安排是作者的观念,小说里就这么写的,不代表我的认识。按我的看法,米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角色跟在越战的没有任何不同,都是卑劣的侵略战争,米国鬼子被我志愿军打死打疯纯属活该。)

       更不幸的是命运安排他俩在一个小镇,以又脏又臭流浪汉和想要维持安宁的警长的不同身份相遇。他们因为各自的烦恼和痛苦而互相刺激、较劲、对抗,不断升级矛盾。期间哪怕有一个人稍退一步,都不会有后来的大悲剧。但俩犟种比着犟,把一件小事情弄成了大事件。

       矛盾总爆发是因为警长毕竟有抛瓦,把兰博拘了,在警员摁着兰博洗澡,要强行给他刮胡子时,剃刀把他在越南的惨痛回忆勾了起来,PTSD彻底爆发,简单说疯了(这个桥段电影保留了)。于是兰博大开杀戒,从警局开始杀戮,一个警局的人几乎被他灭干净(电影里改成兰博只是打翻众人逃了出去)。

500

500

       事情越闹越大,参与捕捉兰博的人也越来越多,兰博在逃亡路上把凡是对他有威胁的人员,不问身份统统宰了,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理智和反抗道义。兰博再强也架不住人多,在嫩死很多人,把小镇几乎翻过来,且重伤警长之后,他自己也走上了穷途末路。

       小说里也有上校这个角色,但上校可不是跟兰博情同父子前来拯救,而是作为训练兰博的军校校长代表军方前来参与对兰博的围捕。但上校对于兰博始终抱着很大悲悯,他开了最后一枪,击毙了兰博,让他归于平静。也许对于兰博而言,这也算来自同袍的最大慈悲吧。而警长在目睹兰博被击毙之后,也终于伤重而亡。

       上校这个角色出场很晚,着墨不多,仿佛只是为了安排一只结果兰博的手,以便收束故事似的。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上校这个角色并不简单,大有深意在焉。

       上校的身份是米军特种兵学校校长,他训练了兰博,把这个米国小伙变成了锋锐的刺刀,趁手的工具,凶猛的斗犬,为了米国及其股东们为了各种目的在全世界捅刺、干活、撕咬。但当兰博和警长这样的人耗尽了体力和人性,变得不再锋利、好用、听话之后,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抛弃、销毁、处死。兰博和警长的悲剧本不该发生,但米国让这种人类相残痛苦成为可能,为这两个人以及更多这样的人的毁灭早早写好了大纲。所以,说上校是小说第三主角,甚至是最重要人物都不为过,因为他象征着悲剧来源——米国政府和米国军方。

500

       警长和兰博两个老兵都没有死于各自所属的枪林弹雨的战场,却死于偶然相遇的平静安宁的米国小镇,死于彼此的憎恶和伤害,死于米国滥用武力对米国人造成的永恒伤痛。

       《第一滴血》原著小说最大的反思意义大概就在于这个名字。意思是一旦人类冲突中开始流了第一滴血,那就止不住,只会以血流成河,大家血都流尽,才会结束。看看世界,翻翻历史,瞅瞅眼下的中东、俄乌,似乎确实如此。

       米国在世界上让别人流了那么多血,终究也免不了为此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