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天天学申论怎么写,不如在单位每天写一期简报。
【本文由“落雕都督”推荐,来自《恕我直言,脱产备考公务员的,都不知道公务员考试是考啥的》评论区,标题为落雕都督添加】
公务员考试科目早就定了:行政能力测验、申论,结构化面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一种职业能力测试。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的一门。主要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这五个方面。行政能力测验考的是考生履行公务员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所以它的面很广,但深度较低,因为公务员本身是行政管理岗位,需要熟悉方方面面的知识,但全部精通也做不到,毕竟还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政府也是社会服务最大的购买商,所以,公务员岗位的一个特点就是:什么都得懂一些,不然无法与专业技术人员对话,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宏观指导。
申论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的一种考试形式。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申论是指针对给定材料或者特定话题而引申开来、展开议论的一种文体,是随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而出现、推行的一种新兴文体。它是在充分吸收策论、基础写作和公文写作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目标的科学的测评方式。
结构化面试不是简单看一个人的谈吐、口头表达,甚至颜值仪表,而是要通过题型设置,系统考察考生政治理论水平,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政策解读和贯彻落实能力,统筹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
就拿申论来讲,申论考试绝不是普通的作文,考察书面表达能力。申论每一个题型的设置,都在有意识地考察考生的调查研究能力、信息解读能力、理论指导实际的能力,决策谋划能力。这些能力最终要通过书面表达的途径表达出来。所以,优秀的申论表现在,它的思想符合上级文件精神,内容符合各级政策安排,对策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它的行文具有“信、达、雅”的特色。大家一定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思想性着手,才是破解申论的王道,不讲思想只讲写作技巧,会犯下舍本逐末的错误。
比如,下面一份申论题的作答要求中:
1、请根据给定资料2,概括⼩孙为带领村⺠脱贫致富做了哪些主要⼯作。(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考察调查研究能力。主要考察概括的技巧。写作特点:字数少,一段话。
2、请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你对“企业家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格局与胸襟,也要有坐住板凳的定⼒和意志”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考察政策把握能力。主要考察提炼的技巧。写作特点:需要分出层次。
3、某省正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假设你是宣讲团的成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撰写⼀份“布⾐院⼠”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宣讲提纲。(25分) 要求: (1)紧扣材料,内容全⾯;(2)语⾔准确,有逻辑性; (3)字数不超过400字。
考察理论指导实践能力。主要考察提炼、总结、归纳的技巧。
写作特点:需要分层次,提炼小标题。
4、给定资料5中画线部分提到,“⼈与城市互相依赖着,每⼀⽅都使另⼀⽅丰满有据。”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拟题⽬,写⼀篇议论⽂。(40分)要求: (1)⾃选⻆度,⽴意明确;(2)内容全⾯,结构完整;(3)思路清晰,语⾔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考察谋划决策能力。主要考察提炼、归纳、推理、判断的技巧。写作特点:层次分明,逻辑合理,小标题整齐。
申论考查的四种能力分别是:
1、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创新工作的根本方法。
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一些现象是扭曲地表现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起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效果。
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调查研究不仅是做好自身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更是履职尽责必备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
公务员考试不可能把考生放到一个指定地点去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只能通过书写申论的方式进行。给定材料就充当了调查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面对同样的材料,进行研判运用,也相当于在相同的起跑线上考察研究能力,这就是申论的优势所在。
2、政策把握能力。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把握政策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只有全面把握政策,有效落实政策,才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提高把握政策的能力,首先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政策意图。写好申论就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新思想,学习全国、各省的两会精神,对一些新理念、新提法、新部署做到心中有数。给定材料往往体现的是细节,本质上是基层落实政策的具体行动。看到这些举措,应该知道对应的政策,特别是要知道对应的规范化表述。
提高把握政策的能力,关键看能不能用好用足用活政策。政策的效用是推动发展,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因地制宜创造性落实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申论练习中要注意多学习《半月谈》记者调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等素材,积累上级的权威解读,各地的创新做法,在考试中特别是“不拘泥于给定材料”的大作文中灵活运用。
3、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学习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以恰当的方式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用理论指导工作,用实际工作检验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了理论、学会理论、学到理论。
在完成申论大作文时,分析给定材料一定要有深度,直达本质,看清楚材料中表述的工作是哪个领域,思想认识上升到党和国家关于此项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上,再结合材料中的实际情况,给出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无论是根据给定材料,还是参考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材料,一定要有“拨云见日”的自觉,看到理论和政策依据,这样的作文才会有深度。
4、谋划决策能力。在申论大作文中,要求考生就某个主题展开议论。申论的议论不是坐而论道、空谈清谈,而是要谈出这一主题的理论意义、时代价值,落实措施。
理论意义要找到它在新思想中的理论依据,此类素材需要结合日常积累政治理论,给定材料中也会给出一些提示。
时代价值要找到它在上级政策中的安排意图,此类素材需要结合日常积累的时事资料,给定材料中也有一些表述。
落实措施要找准落实上级政策的可行举措,此类素材需要对给定材料中经验做法进行提炼归纳,如果能巧妙化用日常积累的素材,则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这些能力不是你闭门造车写作文就可以的,你天天学申论怎么写,不如在单位每天写一期简报,办公室主任,副局长给你改,对你的帮助,比辅导班的小白讲的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