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5,Rokid Glasses疯狂“圈粉”

500

撰文 | 雁秋

题图 | Rokid

CES(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是科技圈的狂欢,也是行业的风向标。厂商会拿出压箱底的宝贝疯狂“秀肌肉”,一旦错过这波“热点”,你就有可能错过未来几年的技术风口。

今年,约有超1400家中国参展商(含港澳台)带来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其占整体展商数量的三成以上。其中,以AI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成为今年展会的主流。

在@中国驻欧盟使团 发布的一条环球网关于 CES 2025 的报道中,不少老外被来自国内AR品牌推出的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惊掉下巴”,想体验的人已经拍成长队,彰显出强大中国科技力量。

500

图源:环球网

令人惊喜的是,今年Rokid不仅首次站在国际舞台,还获颁了Best of CES 2025,Best of Kickstarter等多项奖项,象征着中国AR技术站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500

一、凭实力“圈粉”老外

在过去的科幻片里,主角戴上一副外观平常的眼镜,瞬间就能看到任何网络资讯,不受任何场景约束,与人交流自如。如今,这个科幻的画面被Rokid 推进了一步。

CES现场人群密集,环境嘈杂,而在Rokid Glasses展台体验的中外友人,却能实现收放自如的友好交流。

当工作人员询问一名佩戴Rokid Glasses的外国观众:“你喜欢喝什么咖啡?”外国观众回答:“Dunkin’ Donuts.”

Dunkin’ Donuts是一个流行于美国等海外地区的咖啡品牌,在中国鲜有门店。一般情况下,中国人听到这一品牌名难以迅速理解,或者听懂但无法拼写出来,但是Rokid Glasses的镜片上就会实时显示翻译内容,省去过程中二次搜索的麻烦,真正实现跨文化的无障碍交流。

500

这种「无障碍交流」还体现在对于语句的判断理解上,现场的工作人员向一位外国小哥提问“家乡在哪里”,得到回答后紧接着又问了一句“那边的天气跟这边(拉斯维加斯,CES 举办地)的天气比起来,更喜欢哪边的天气?”

Rokid Glasses可以迅速判断出“这边”“那边”的定义,并实时翻译给小哥。在这场中英对话中,丝毫没有无法理解对方的尴尬场面。

500

除了英文,Rokid Glasses还支持多种语言翻译,当工作人员用中文向日本小哥提问:“你什么时候到这里的?”“你喜欢这座城市吗?”对方可以通过镜片中的屏幕翻译get到问题内容,并做出相关回答。

翻译对话,只是 Rokid Glasses 支持 AR 显示的一个切面。在实际使用中,它还有很多地方大有作为。

举个例子,当你在厨房做饭时,戴上它可以一句话查找菜谱,烧菜步骤直接呈现在你眼前,双手可以自由操作,烹饪更加轻松;在博物馆或景点时,Rokid Glasses会识别展品并提供背景信息,充当私人导游,提升参观体验。

500

这样看一圈下来不难发现,Rokid Glasses 以及整个 Rokid 品牌在 CES 上受到的高关注度和高认可度,绝非偶然。事实上,其背后承载了该品牌对于AR产品的独特理解。

Rokid Glasses采用一体式设计,在49g的整体重量下,配备了一颗12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摄像头。镜片具备显示功能,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可以识物、解题,甚至估算炸鸡的卡路里,非常适合日常使用。

作为智能眼镜圈中的“网红”, Rokid Glasses 并没有立即上市,而是选择了继续打磨产品细节和体验,并计划在 2025 年第二季度正式发售。

二、AR是AI最好的载体

智能眼镜的星星之火正起燎原之势,这其中经历了人类漫长的摸索与探寻。

2012年,谷歌发布了初代Google Glass,揭开了VR(虚拟现实)/AR发展的序幕。但由于眼镜的重量始终无法适用日常佩戴,再加上贫瘠的应用和内容生态,AR/VR眼镜在C端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大众对AR眼镜认知的真正转变,是在2024年。

2024年11月,Rokid 推出一款与BOLON眼镜联名的新一代 AI + AR 眼镜—— Rokid Glasses,市面至此也形成了3条技术路线,即:

具备AR功能的智能眼镜

具备AI大模型的AI眼镜

侧重于音频体验的音频眼镜

行业进一步有了新的共识:AI+AR会成为一定阶段的发展趋势,从长期看,AR才是AI的最佳载体。

至于如何理解这一趋势,还是要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在人类接收信息的方式中,大约有80%至9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感知的,如果没有影像方面的交互,单凭语音是无法成为人类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新入口。

这一点在手机上得到了验证。手机作为目前AI大模型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带来包括视觉、语音、文字等多维度的交互,这也是其在C端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若AI眼镜不能实现诸如手机一样的交互体验,甚至超越手机作为独立个体存在,消费者对其吸引力将大打折扣。以Ray-Ban Meta为例,虽有拍照、听歌这些实用的工具,也可以提供人机交互的功能。但由于没有屏幕显示能力,交互略显单一。

Rokid认为,未来有两件事情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一个是AI,一个是AR,而且它们最终会变成一件事情。

在Rokid看来,未来人类获得信息的效率会越来越高。当同时获取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甚至更复杂的空间信息时,信息的展示和交互就会变成最重要的瓶颈。

而信息终端和信息科技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让人们更自然、更方便、更平等地获得信息;第二是如何更丰富、更有效、更自然地与这些信息沟通。

500

Rokid Glasses可以说为行业打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它有跟人类几乎一致的视觉能力,摄像头就在眼边,AR眼镜能「看你所看」,还可以把“看见”的信息以图像、文字或语音的方式快速传递给用户。

尽管智能眼镜的发展初在起步阶段,但几乎可以判定,它或将成为我们未来和工作中最为便捷且不可或缺的智能伙伴。

三、“百镜大战”,看Rokid如何突围

当眼镜成为AI落地硬件的绝佳载体,巨头争先涌入,相关应用下载量呈现暴增态势,产业链上下游厂商也争相布局。

除Rokid之外,去年百度也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小度AI眼镜”,小米、苹果、谷歌等都被曝光有对应的产品正在计划或正在研发,市场对AI智能眼镜的需求日益强烈。

这是一场消费的狂欢,更是一场对技术积累的极大考验。

随着智能眼镜的加速发展,产品将愈发趋向多功能整合,而非单一功能竞争。在未来的行业洗牌中,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提供实用功能的品牌才能脱颖而出。

自2014年创立起,Rokid已经走过十一年的时间,在AR赛道这种细分领域,其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沉下心来精心打磨产品。Rokid深知,只有经过细致入微的产品优化和用户反馈整合,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的心。

回顾去年发布的AR Lite,这款产品不仅凭借其卓越的设计理念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更是在发布后的不断优化过程中,收获了用户的高度评价。该产品在发售仅12小时便突破万台销量,日均用户使用时长更是达到2小时45分钟,这些数据无不证明了Rokid对产品质量的执着追求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再看Rokid Glasses,在大部分AR眼镜都采用BirdBath光学方案的情况下,Rokid把目光放在了技术难度更高、重量更轻的光波导技术方案(准确的说是衍射光波导方案),让镜片在更加轻薄的基础上可以呈现更清晰的画面。

除此之外,Rokid Glasses还吸引了9000+的企业开发者,构建起6200+开发者共同打造的庞大应用生态,不仅实现了包括与钉钉的合作,为AR办公开辟了新的可能,还与淘宝一起将AR引入了在线购物体验——好的生态就是品牌的土壤,拥有一个健康又开放的AR生态,也是Rokid在百镜大战中的站立脚跟的基础。

市场分析师也对Rokid Glasses寄予厚望。据调研报告,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Rokid Glasses感兴趣,并愿意尝试购买。特别是那些对科技产品有较高要求的专业人士和年轻消费者群体,他们认为Rokid Glasses不仅是一款创新的产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Rokid Glasses的推出,不仅是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是其长期专注于提升用户体验的结果。换种角度看,Rokid在2025 CES上的热闹,只是未来“百镜大战”的序幕。

毫无疑问,Rokid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智能眼镜未来可以是一副好眼镜,更是AI+AR技术向更广泛的日常应用场景的重要里程碑。我们有理由相信,Rokid本着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策略,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产品研发和优化,无疑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若无特殊标注,文内图片均为企业供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