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的飞行员被称为国家英雄,而韩国机长连基本的盘旋都不做
【本文由“惘筌”推荐,来自《机场跑道外混凝土设施加剧空难?韩国土部:设施符合相关设置规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呼呼猫
很多新闻都故意不说完整的情况。
历史上有个类似的例子,
巴西机场,
一家飞机冲出机场,
穿过马路,
撞到自家航空公司大楼和加油站,加油站!
不仅飞机上的人员全灭,
地面人员也死很多。。
所以,只考虑飞机的需求是不是不全面?
回到韩国这起事故,
一开始我也只看到这个混凝土坡导致了飞机爆炸,
但随后看地图,
就发现过了土坡就是楼,
由于飞机在加速,还有很多油料,
所以如果没有这个墙,
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爆炸结果,
实际上这墙还保护了地面人员。
另外还有很多事实是新闻不提供的,
以下是综合专业人员的分析:
1、韩国机长能力普遍非常差,很多人是靠自动驾驶降落,
不会手动降落,处理事故能力更加孱弱。
2、起落架是在空中就要放下来的,
如果在空中发现放不下来,
要联系塔台做地面准备,
例如安排长跑道和喷洒消防泡沫,
但这次机长什么都没做。
3、跑道长2800米,有300米维修,
外面缓冲区到墙还有250米,
而737迫降有800米就够了。
所以正常操作是完全碰不到墙的。
4、737-800和现代飞机不同,
当时的工程师为起落架设计了多套冗余系统,
即使液压出故障,也可以多种方法手动放下来,
简单说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业内人士认为这个起落架会放不下来,
结果没看到起落架放下来。
5、高速接地,这是最大的疑点。
不知要菜到什么程度才能用这么高的速度去降落,
如果发动机有问题减不了速,
那也要在空中盘旋,
用尽油料后再滑翔低速降落。
6、墙实际上是跑道的起点,
这机长飞反了方向。
正确方向降落压根碰不到墙。
7、机长没有在跑道的一侧下降,
而是到了跑道1/2甚至可能2/3的位置才触地,
这样只剩900米左右的跑道了。
8、实际上900米也够了,
这机长在加速,在加速!
9、墙是背锅侠,
没有墙,这速度也肯定撞楼,
加上油料那么多,爆炸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对比,
阿塞拜疆的飞行员,
在飞机被外力破坏尾部,
尾部的操纵部件可能受损之后,
在比撞鸟严重n倍的情况下,
依然坚持飞到很远的地方,
在空中盘旋,
把油尽量消耗,
最终失控坠毁的时候,
依然有很多人幸存。
所以这机长被称为国家英雄。
而韩国机长连基本的盘旋都不做,
随便找个跑道,方向都不看就高速落地,
因为高速,能量充足,所以飞机姿态的确很好看,
不想阿塞拜疆飞机那样歪歪扭扭的,
于是一堆无知的人就拿着这姿态说“机长尽力了”,
隔行如隔山到了颠倒黑白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