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个价格”与“扩大消费”的矛盾

这两个价格分别是——商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

现在的问题是,这两个价格没有互相协调好。商品价格涨幅大,而劳动力价格涨幅小。也就是后者相对前者在下滑。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利润率降低,经济在利润下滑周期里。所以,资方为了维持利润不得不提高商品价格,降低劳动力价格。或者,让商品价格的涨幅涨速大于劳动力价格的涨幅涨速。

但是这样一来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力价格(即薪酬)相对减少,无法扩大消费。消费低迷又造成商品有价无市,即产能过剩。产能过剩迫使资方减薪裁员,又让劳动力价格更低,消费力更差,产能变得更过剩,形成恶性循环,把经济推向危机。

所以,现在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协调两个价格

换言之,就是在经济进入利润下行周期后,怎么让资方认清现实,不要在利润减少的时候还非要争夺利润,以致于通过涨价来不公平地拿走劳动者应得的财富,结果是导致“两个价格”的协调关系被破坏,即产销平衡被破坏。

简单说就是,如何阻止资本的“无序竞争”?

反对“计划”的市场经济有能力阻止“无序竞争”吗?

现在不少专家说,解决当前经济问题要“扩大消费”。那意味着劳动力价格要提高,其涨幅涨速要大于商品价格。即,资方的利润要减少。请问,市场经济能做到吗?资方同意吗?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能遏制竞争吗?

【补充说明】

有人说现在不是涨价,是降价,是在“通缩”。

我想说,请不要只盯着最近几年,多回头看看,多看几年,还有什么商品没有涨价吗?

人们的生活是更轻松了,还是更难了,从消费低迷和生育下滑等现象中还看不出来吗?

正是食品、教育、医疗、住房……等必需品领域的价格升高,才抑制了消费,导致在非必需品领域率先出现了价格战。这才有了所谓的“通缩”。这是“假通缩”。通胀引起的打引号的“通缩”。此时,货币越多,消费就越低迷,越被抑制,致使“假通缩”进一步恶化。这就是“流动性陷阱”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章:

《百年变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内涵》

《一文说清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

《“刺激消费”为何美国易,别国难?》

2024.12.31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北京市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
最热 最早 最新

  • 深思的蓝 作者
    育愽
    如果,全世界成为一个国家,就可以平均分配人类的物质成果。但众多的民族国家,建立了等级化的国际秩序,使得单个的国家必须进行竞争,否则整个民族都会进入国际秩序的底端。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建立理想化的制度。
    处理救济之外,不应该进行平均分配。
    竞争是必要的,只不过不一定是追逐利润的。
    经济处于上升周期,利润不断增多时,就竞争逐利,创新者多拿多分。
    经济处于下降周期,利润不断减少时,创新也减少,就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一定有利润。
    这样,聪明的人和勤劳的人不吃亏,懒人也别想占便宜,吃大锅饭。分配公平公正,就是比较理想的社会。
  • 星海小卒 道虽迩,不行不至
    重新温习劳动价值论,学习体会为什么要重视按劳分配。
  • 如果,全世界成为一个国家,就可以平均分配人类的物质成果。但众多的民族国家,建立了等级化的国际秩序,使得单个的国家必须进行竞争,否则整个民族都会进入国际秩序的底端。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建立理想化的制度。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