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猜想我觉得有几分道理,因为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例子:三德子的21型潜艇
【本文由“可爱的虎子”推荐,来自《全程超音速巡航的战术价值》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将军的猜想我觉得有几分道理,因为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例子:三德子的21型潜艇。
最初21型潜艇设计要用高大上的过氧化氢发动机,当时技术限制不能造出直径很大的耐压壳,为了容纳足量的过氧化氢燃料,就设想把两个耐压壳按照“8”字形连接在一起,下半部分用来储存燃料。但后来过氧化氢发动机一直解决不了安全性问题,迟迟不能装艇,而这时盟军对三德子潜艇部队形成了技术压制,德军急需新型潜艇,军方召集工程师们商量怎么办,两个工程师提出了应急的办法:当时的潜艇由于电量有限,大部分时间都得呆在水面上,逃不开盟军海空搜索,21型潜艇干脆还用旧的柴油发动机,原本设计用于装过氧化氢燃料的“8”字形下半部用于装载比当时潜艇多数倍的蓄电池,一次充电电量足以在水下潜航三四百海里,这就解决问题了。
于是,这个看似急就章的构想让21型潜艇成为现代柴电潜艇的始祖,二战后设计的常规潜艇基本上都是这个思路。我们的六代机也一样,如果三台普通涡扇就能抓住主要指标——隐身+全程超巡,那真没必要死等到新原理发动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