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加拿大家长周一联合罢课 抗议极端性别教育

4月23日,加拿大、美国、澳洲三国12个城市将共同发起家长罢课静坐日,以对目前一些学校的跨性别教育进行抗议。

500

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担心,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在学校被教育如何肛交、口交、自慰,被规定不能够用“爸爸”或“妈妈”来称呼家长,回家后还困惑地问家长他们到底是小男孩还是小女孩、是否可以变性。

500

发起人宣言《放过我们的孩子》中说道:

“我们作为父母,对学校给我们孩子进行的性别教育忍无可忍!我们拒绝对孩子进行图像化的、扭曲的、支持滥交的性教育!我们要求学校立刻停止去把我们的孩子当成小白鼠!我们要求学校尊重孩子父母的价值观。

我们绝不接受我们的税款被用来促进我们孩子的性开放、性异常、性别困惑。4月23日,我们这些父母将带着孩子一起,静坐抗议!”

500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温哥华居民Kari Simpson。他曾经揭露温哥华西区知名公校Lord Byne中学举办的性爱午餐会“Sex at Lunch”。这场午餐会中,老师和孩子们讨论交流的话题有口交、发裸照、性爱中的角色扮演等。

Simpson怒斥:“如果一个成年邻居或亲戚邀请孩子观看色情影片、讨论自慰、穿上动物服装性爱等,这个人会被逮捕。但老师公开在学校讨论这些,却不会有事。”

500

联合罢课静坐的发起人之一说:“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是让他们去学习阅读、写作、科学、历史,而不是让他们回来我们,他们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BC省一名作家Laura-Lynn TylerThompson也是该活动的组织者,她说:“一个国家没有权利打着人权和自由的幌子,去把性别流动理念强加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然后告诉小男孩他其实可能是个小女孩。”

500

去年10月,温哥华的Johnston Heights中学,在一堂课上要求所有的学生假装同性恋,并练习如何“出柜”(Comingout),引起很多家长的愤怒。

温哥华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多元化项目SOGI 123要求不能再把家长称作“爸爸和妈妈”,也不能再把孩子叫作“男孩和女孩”,而“一夫一妻制”也不再适用于这个社会。

素里的刘女士作为两个女儿的妈妈表达了她的担忧。

500

她认为,向心智并不成熟的学生灌输过多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概念,可能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

比如,本来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正常的孩子,会在教育的外力影响下发生改变;有些孩子在学习以后会好奇地想去尝试,从而改变他们原本的成长轨迹。

她认为,教育部门为了使学校变成一个看似包容的环境,过早地教育孩子懂得这些问题,用力过猛。

4月23日的三国联合该抗议的在BC省有两个举办地点:

Vancouver

主题:SOGI123 SIT OUT

地点:110 - 550 W 6th Avenue, Vancouver, B.C. 卑诗教联

时间:早上11:00-12:00

Victoria

主题:SOGI123 SIT OUT

地点:501 Belleville St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V8V 2L8 Canada 

时间: 11:00 AM - 01:00 PM

联合静坐抗议签名页:http://www.citizengo.org/en/fm/160082-fed-parents-plan-sex-ed-sit-out

Facebook主页:https://www.facebook.com/SitOutProtest/

活动官方网页:https://sexedsitout.com/ 

链接阅读:瑞典性别平等走向极端 “男人避难所”红火


一直以来瑞典都是举世公认的在确保性别平等方面最成功的国家。早在1998年,联合国在一次人文调查中把瑞典选为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其“参数”主要是在性别平等和穷人富人之间的经济分配两个方面。

10年后,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各国性别平等排行榜上,排在最前面的依然是瑞典。

但在很多瑞典人看来,性别平等是不够的,还应该达到“性别中立”或“不分性别”的高度,政府和社会应该对所有性别差异实施“零容忍”,彻底消除传统观念中的性别角色定位。所谓“物极必反”,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正在瑞典展开,一些人认为瑞典在性别平等方面走得太远了。

幼儿园教育不分男女

本次争论的焦点主要放在“无性别教育”话题上。这个概念兴起于本世纪初,主要是反对传统观念对男女学生的角色定位,反对用这种带有偏见的方法教育学生。从2008年开始,瑞典教育部花了1.1亿瑞典克朗(约合1630万美元)来促进“无性别教育”。

2010年,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瑟德马尔姆区的埃加利亚幼儿园开园。为模糊性别界限,埃加利亚幼儿园煞费苦心,从房间配色、玩具摆放到书籍选择都经过仔细考虑,防止孩子对性别产生思维定式,力图推动两性平等。幼儿园教师说话时尽量避免性别特征,回避“他”和“她”之类字眼,而使用第三人称中性代词“Hen”。

500

500

Egalia幼儿园中所有儿童都是一个装扮

500

Egalia幼儿园中使用的没有性别的表情娃娃

园长洛塔·拉亚林说,当有医生、警察、电工或水管工来幼儿园时,教师会使用第三人称中性代词来指代这些人,没见到真人前,“孩子们可以把这些人想象成男性或者女性,这能令他们视野开阔”。

与此同时,瑞典一家儿童服装公司也在商店中取消了“男童区”和“女童区”的划分,一家玩具公司在产品目录中让穿蜘蛛侠套装的男孩推着粉红婴儿车,瑞典保龄球协会宣布将男女赛事合并,很多父母也在博客中热议把孩子打扮得中性化的话题。

今年4月初,“Hen”这个无性别的代词终于得到了国家百科全书网络版的承认,一本在各大城市均有发行的杂志《娱乐指南》开始使用这个词。

妇女要求“裸胸游泳”

从2007年开始,瑞典兴起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运动:众多女性要求男女平等,努力捍卫在全国各地游泳池内不戴乳罩游泳的权利。

这场“裸胸运动”始于当年8月,当时,两名年轻女子在瑞典南部的乌普萨拉市一家休闲中心游泳时没有穿比基尼泳装的上衣,工作人员要求她们遮住胸部。由于两位姑娘拒绝这样做,她们被强行赶出了游泳池。

一些对此不满的女性遂成立了“裸胸”活动小组,积极组织裸泳活动。其中一名22岁的当事人拉格尼尔德卡尔森说,男女享有一样的权利,如果女人必须戴胸罩的话,那么男人也应这样,“男人无权指责女人裸着上身,因为男人们就是这样”。

500

2008年1月,“裸胸游泳运动”已取得了首个重大胜利,一家游泳馆公开表示,将允许妇女们在游泳池内不戴乳罩游泳。2009年,经法院裁决,女人拥有了和男士一样“无上装游泳”的权利。瑞典一些社会民主党政客还提议安装男女混用厕所。

开设“男人避难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瑞典及其他北欧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名为“男性综合征”,表现为离婚率、自杀率上升,心理焦虑的人数增加。有研究表明,这是“由男人地位失落产生的危机感导致的”。瑞典人为此特设了“男人避难所”,专门对患有“男性综合征”的人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生意相当红火。

但比起女权组织来,瑞典的男权组织还没有形成气候,许多组织都是刚刚成立不久便“夭折”了。因为和其他国家的男性一样,瑞典男人也很好面子,真正请“组织”出面打抱不平的人并不多。

并非所有人都赞同

如今,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正在瑞典展开,一些人认为瑞典在性别平等方面走得太远了。

“无性别教育”,被指责是在提倡极端女权主义。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动机是促进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但方法有点“过”。这种刻意模糊性别概念的做法会让孩子感到困惑,难以面对幼儿园以外的世界。

曾任瑞典职业联盟男女平等专家的专栏作家克拉松表示,成年人不应该打扰孩子自己对性别的探索和认知。综合广州日报报道(2012年5月1日发)

综合:加西周末公号、金陵晚报、广州日报等

站务

全部专栏